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豆类蔬菜栽培技术

豆类蔬菜栽培技术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菜豆播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菜豆出土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4、苗期管理

播种后地温15~20℃,气温20~25℃,3~4天左右可出苗,1 周之后子叶开始展开,降低温度,防止徒长,白天20℃左右
,夜10~15℃,当第1对基生叶充分展开,为了促进根、茎叶
的生长和花芽分化,应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5℃,夜 15~20℃,定植前一周锻炼,白天15~20℃,夜5~12℃,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二)栽培季节
时期 育苗期 定植期 始收期 拉秧期 大棚早春 3 月下 4 月中下 6 月上 7月 温室春茬 12 月下 2 月初 3 月下 6月 大棚延后 7 月直播 9 月上 10(5℃) 节能日光温室秋冬茬 7~8 月直播 9 月中 12 月
4、播种育苗技术

整 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前 茬未种过豆类作物的地块,翻耕晒垡。畦宽
70~75公分、沟宽40~45公分,沟深25~30公
分。

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
生物有机肥150~200公斤、蔬菜专用复合肥
30~50公斤作基肥,行中间开沟施入。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再浇水。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菜豆基生叶和三出复叶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菜豆壮苗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二)适时定植

10cm土温稳定通过10℃以上, 最低气温稳定通过5℃以上。 晴天上午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棚内施有机肥4000kg/亩,垄作50cm, 穴距20~25cm,穴保苗2株(温室栽培 为1株),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2、茬口与栽培季节

茬 口:避免与豆科作物连作,与粮食作物、 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最好,也可与葱蒜类、瓜类 、薯芋类、茄果类等蔬菜轮作。

栽培季节:长江流域主要以春季和夏秋季栽培 为主,一般2月下旬至8月下旬均可分批排开播 种,5月至11月收获。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3、品种选择

春豇豆栽培:宜选用早熟、丰产、耐寒、抗病力强、品质优 良、植株生长势中等、适于密植的品种,如之豇28-2、湘豇1 号、一丈青等。
2~3次。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豆荚螟:成虫产卵于花蕾和嫩梢
,孵化后侵入花蕾危害,继而侵
入荚内蛀食幼嫩豆粒,使荚内和 蛀孔外堆积虫粪,不能食用。

防治方法:与水稻或玉米等轮作
;注意田间检查,掌握在虫卵孵 化高峰期用药,用2.5%的溴氰
菊酯或2.5%杀灭菊酯2000倍液
喷雾防治2~3次。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菜豆栽培技术
一、菜豆对环境的要求
1. 温 度 : 生 长 适 宜 的 范 围 是 18~25℃ , 最 低 温 度 为 8℃~14℃,能忍耐最高温度为 35~36℃。菜豆种子在 8~10℃开始发芽,但以 25℃最为适宜。菜豆花粉发芽 的适宜温度为 20~25℃,当温度提高到 25~30℃时,发
芽率显著下降。土壤温度低于 10℃根系发育不良,气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定 植 :大棚栽培3月下旬定植,小拱棚栽培4月 上旬定植,地膜栽培4月中旬定植,露地栽培4月 中下旬定植。 定植密度:每畦种2行,蔓生种畦宽65~75公分, 矮生种70~80公分;蔓生种行距50~60公分,穴 (株)距20~25公分;矮生种行距55~65公分, 穴(株)距25~30公分。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早豇二号:中熟,嫩荚绿 白色,荚长70~80厘米, 荚面光滑,肉质密,耐贮 运,鲜荚商品性好。主侧 蔓均可结荚,开花采荚期 比之豇28-2早,产量比之 豇28-2高。春夏两季均可 播种。江蔬种苗科技有限 公司供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长豇100:中早熟,植株蔓生, 生长势旺盛,以主蔓结荚为主 。耐高温,抗病能力强,适应 性广,主蔓三节以上连续着生 花序,嫩荚淡绿色,荚长平均 82厘米,最长可达110厘米,荚 条直且匀称,商品性好,鲜食 加工均可。春播至采收60天左 右,春夏均可播种。江苏镇研 种业有限公司供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潜叶蝇:成虫、幼虫都能对豇豆造成危害。幼虫在叶片的上
、下表皮间食害叶肉,致使叶片上布满灰白色迂回曲折的虫
道,严重时使叶片枯黄、脱落;成虫以产卵器刺破叶片表皮 ,吸取植物汁液,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田园杂草、残叶、并集中烧毁;在幼虫
发生高峰期,选择残效短、易于分解的药剂,如2.1%灭杀 毙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2.0豇豆:中早熟品种。植
株蔓生,生长势强,主侧蔓同 时结荚,始花节位3~4节, 嫩荚绿色,荚长90~100厘米 ,荚面光滑顺直,上下粗细均 匀,籽少肉厚,无鼠尾。品质 好,耐贮运,适应性广,是目 前南菜北运主栽豇豆品种之一 。北京圣尼亚种业科技有限公 司 生产。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豆类蔬菜栽培技术
陈学军 博士/研究员
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豇豆栽培技术
1 、豇豆特性

豇豆又名豆角,原产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豇豆 适应性强,耐高温,35℃左右仍可正常生长;喜 光,较耐旱但不耐涝;易受霜害。 豇豆营养丰富,每100克嫩豆荚含蛋白质2.9~3.5 克,碳水化合物5~9克。嫩豆荚肉质肥厚,炒食 脆嫩,也可烫后凉拌或腌泡。干豆粒与米共煮可 作主食,也可作豆沙和糕点馅料等。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5、大田管理技术

追 肥:前期防徒长,后期防早衰。豆荚盛收期, 每采收3~5次,应追肥1次。越夏生长的春豇豆, 开花结荚期长,应注意后期追肥。
水分管理:生长前期要适当控制水分,防茎叶徒 长而减少花序;开花结荚期需水较多,晴天7天左 右浇1次水。整个生长期间遇雨应及时排除田间积 水,以免烂根、掉叶、落花。
温低于10℃影响开花结果。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2.光:短日作物,但在幼苗期仍然需要较长和较强的光
照,对光强要求较高,光补偿点1500lux,饱和点为2.5 万lux,光不足会引起落花落果,在设施内栽培密度不能 过大。 3.土壤:耐旱不耐涝。开花结荚期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 度最敏感,如果此时期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干,空气相对 湿度80%以上,花粉不能正常发芽而影响授粉受精,导
土。

爬蔓后,进入开花结荚期,结合搭架进行追肥,每隔 10~15天磷酸二铵20kg/亩,连续追肥3~4次,另外可施 微肥,0.1~0.3%钼酸铵和硼、Zn等微肥进行根外追肥, 对菜豆的早熟性和前期产量都有提高。在水份管理上掌
握“浇荚不浇花”。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5.病虫害防治
• 1)锈病
•症状: 叶片和茎蔓染病,初现边缘不明

播种育苗:直播或育苗移栽。春季气温低,发芽慢,易发霉 烂种,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正常情况下播后6~7天可出苗,
出苗后,棚内白天保持温度20~25℃,并注意通风和换气。

播种期:大棚栽培播种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拱棚为3 月上旬,地膜覆盖或露地栽培为3月下旬。

用种量:每亩需种量约2.5公斤。采用营养钵或苗床育苗。 每钵播种3~4粒种子,播后盖细土1~2公分厚。

夏季露地栽培:宜选用丰产、抗病、耐热、耐脊、在不良气 候下落花落荚少的品种,如高产4号等。
秋豇豆栽培:宜选用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弱光、抗病、 丰产、耐贮运、适应性广的品种,如秋豇512、紫秋豇6号等 。 脱水加工栽培:宜选用出干率高的绿荚品种如绿冠1号、浙翠 2号、高产2号等。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豇豆大田栽培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6、采收、留种

采 收:开花后10~13天、嫩荚已饱满、种子痕迹尚未 显露时,为采收适期。早熟品种一般在播种后40~50 天、中晚熟品种播种后60~80天开始采收。每亩产量 一般为1500~2000公斤、半蔓生或矮生品种为 800~1250公斤。 留 种:选择无病虫害、符合品种特征特性的中部豆 荚留种。种子可用生石灰杀虫防虫,每50公斤豆种放 入2~3公斤生石灰防虫效果较好。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三、棚室春茬菜豆早熟栽培技术
㈠ 培育壮苗 ㈡ 适时定植

定植后的管理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一)培育壮苗
1. 日历苗龄:矮生20天,蔓生25~30天
2. 生理苗龄:1~2片真 叶 3. 床土配制:腐熟有机质30%,大田土40%,炉渣或河沙30% ,磷酸二铵2kg/M3 ,2kg/M3 ,混均过筛—钵,浇透底水, 每个育苗钵内直播2~3粒种子(不必浸种催芽)。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8、品种介绍
垂柳118:极早熟品种,株高
3米左右。主蔓结荚为主,侧 枝旺,花白色,嫩荚绿色, 荚长1.18米左右,横径
0.6~0.8厘米,单荚重30~35
克,抗病力强,适宜日光温 室、早春大棚及秋延后栽培
。山东冠县振生种业供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油青8号:早熟、丰产。豆荚
深绿色,籽粒黑色,荚长6065厘米,肉厚,肉质嫩甜, 纤维少,品质佳,耐贮运。 生长势强,双荚率高且整齐 ,叶片较细小,分枝力强, 结荚节位低,抗病。春夏秋 均可种植。珠海农富种苗有 限公司生产。
致大量落花而不能结荚。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选择及栽培季节


品种选择
矮生菜豆:早熟品种,主枝自封。五月先,沙克 沙(从波兰引入)早油豆(鸡西种子公司农家品 种)
蔓生菜豆:无限生长型,需搭架,增产潜力大。 紫花油豆、花生米油豆、红旗油豆、八月绿、一 棵树、五常油豆、一粒王、将军、冠军、榆树油 豆等。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