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研究

中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研究

中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研究
国有企业的运作无论在过去还是将来都对我国经济、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的职责,进一步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

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和管理安排有了较清晰的条理和原则。

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一般包括:国家(政府)投资者、经营管理者、企业职工和债权人。

国有企业收益在收益分配主体间的分配关系到国有企业经营业绩、收益管理、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人力资本的投入效率等。

本文从国有企业收益在国家(政府)投资者、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制度和现实情况入手,主要围绕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工薪制度和激励机制三方面进行相关实证检验和研究。

先从中央企业、中央企业控股及参股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的对比三个角度考察了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

然后,集中讨论了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市场化问题和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与垄断程度对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影
响程度。

最后,梳理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占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经济学理论,从国
有企业的特殊性入手,探讨了国有企业特有的委托-代理问题。

结合对国有企业现状的宏观分析,本文得出结论认为,应要明确和规范国有企业的经济权力,适当加大国有企业外部与内部治理中的竞争水平、减少行政干预,完善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劳动市场秩序。

这些是目前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实现收益分配效率的要求。

同时也是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共同发展和兼容的前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