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接触网规章与检修工艺

高速铁路接触网规章与检修工艺

锚拉线基础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式基础
二 主要规章简介
4 . 4 接触网
4 . 4 . 3 非绝缘锚段关节宜采用四跨或五跨形式,绝缘锚段关节宜采用五跨形式。 4 . 4 . 4 接触网主要设备和零部件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分段绝缘器应具有消弧功能,渡线分段绝缘器应能满足渡线最大允许通过速度的要求; 2 电力机车过分相宜采用地面装置感应、机车上自动切换的过分相方式,接触网中性段由 分相关节构成; 3 高速正线道岔处,接触线宜采用无交叉布置形式,并应满足道岔侧向最大允许通过速度 的要求; 4 定位器宜采用铝合金定位器; 5 张力补偿装置宜采用铝合金滑轮组式结构; 6 吊弦宜采用整体式吊弦; 7 腕臂绝缘子宜采用高强度的瓷棒式绝缘子; 8 接触网的主要受力零部件应强度高、耐疲劳、耐腐蚀,线夹紧固件宜采用不锈钢材质。
一 概述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相关标准主要有: 2003 《京沪高铁设计暂规》 2006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2006 《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007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2007 《客运专线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008 《时速200~350km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2009 《200~250km/h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 2009 《300~350km/m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 2009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2009 《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2009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2010 《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11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定》
二 主要规章简介 高速接触网相关规章制度和方法
高速接触网相关规章制度和方法
为确保铁路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必须加强铁路 技术管理,制定统一、科学的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规定了铁路的基本建设、产品制造、验 收交接、使用管理及保养维修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二 主要规章简介 4 . 4 接触网
4 . 4 . 5 接触网的主要技术参数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 接触线悬挂点距轨面连线的高度宜全线采用 5 300 mm ;
2 接触线高度变化时,其坡度一般不大于 1 ‰;
3 采用简单链型悬挂时,高速正线接触线宜设置 0 . 5 ‰~ 1 ‰ L 的预留弛度, L 为跨距) ;
二 主要规章简介
二 主要规章简介
《 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 铁建设[ 2003 〕 13 号
本暂行规定系根据铁道部建设管理司 1999 年 298 号电报“开展 《 京沪高速铁 路站后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 编制工作”要求进行编制,其主要设计参数及技术标准 依据京沪高速铁路近几年来前期研究的科技成果,并总结和吸收了国外高速铁路规 范内容和运营经验。
二 概述
电气化初期主要借鉴苏联的相关规定;
90年代,主要借鉴EN、IEC、UIC等标准; 部分标准条款来源于国内电力、机械、建筑等领域规范。 中国普速铁路的电气化标准已基本完善,涵盖了设计、施工、设备 及零部件、验收、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 中国高速铁路电气化标准自秦沈客运专线制定各类暂行规定开始, 到目前己初步形成体系。涵盖了设计、施工、测量、设备及零部件、验 收、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
本标准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二 主要规章简介 4 . 4 接触网
4 . 4 . 1 接触悬挂主要技术要求应满足以下规定: 1 接触网宜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或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2 高速正线接触线宜采用铜合金或复合材质线,额定张力不宜小于 20 kN ; 3 承力索宜采用铜或铜合金绞线,其截面应根据牵引供电计算结果进行确定; 4 当接触线磨耗面积为 25 %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 . 0 。
4 高速正线接触网的结构高度不宜小于 1 400 mm ; 5 当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有效工作宽度为 1250 mm时,高速正线接触线在最大风时对受 电弓中心的偏移不宜大于 375 mm ; 6 高速正线接触线与承力索的张力增量宜控制在 5 %以内; 7 接触网跨距一般取 60m ,最大跨距不大于 65m ,最小跨距不宜小于 50m ,相邻跨距之 差不宜大于 10m ; 8 正线接触网锚段长度一般不超过 2 x 700m ,困难情况下不宜超过 2 X 800m ; 9 区间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按不小于 3 . 65m 进行设计,并应符合 《 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 行规定(上册) 》 的规定限界。
高速接触网相关规章和检修工艺
主讲人 董昭德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2.11.14 成都 4318
高速接触网相关规章制度和方法 一 概述
为确保铁路安全正点、 方便快捷、高速高效,必须 加强集中统一管理,为此, 必须制定统一的、科学的管 理规章体系。
接触网系统运行安全规章规程体系示意图
高速接触网相关规章制度和方法
4 . 4 . 2 支柱、基础与支持结构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高速正线区段接触网支持结构应采用旋转腕臂结构形式,动车段、机务段等低速
场合宜采用软横跨结构。 2 单腕臂柱宜采用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高架桥上可采用环形截面或“ H ‘ ,
形截面钢柱,硬横跨支柱可根据荷载大小采用环形等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或钢柱。 3 单腕臂柱宜采用杯形基础或钢管桩基础,高架桥上预留法兰连接形基础,接触网下
本暂行规定共分 15 章,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行车组织、电气化、通信、 信号、综合调度系统、通信信号供电及其他规定、电力、动车组运用检修设备、给 水排水、综合检测、综合维修、防灾安全监控、环境保护。其编制内容和深度满足 站后有关专业进行京沪高速铁路设计的需要。
Hale Waihona Puke 本暂行规定由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主编,其中电气化部分由中铁电气化勘测设 计研究院编制,通信、信号及综合调度部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编制, 防灾安全监控由铁道科学研究院编制,其余部分由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铁道 第三勘察设计院参加了编制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