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安全施工技术要求正式版

管道安全施工技术要求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管道安全施工技术要求正式版管道安全施工技术要求正式版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市政排水管道系统是城市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对道路完好、城市环保以及城市安全渡过汛期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确保其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优劣,涉及到排水管道铺设前(如排水管材问题、测量放线等)、铺设中(如沟槽开挖、管道基础施工、管道铺设、检查井施工等)和铺设后(管道严密性检验、沟槽土回填等)的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

1 排水管道铺设前施工质量问题和防护措施1.1 排水工程管材在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会出现管材质量差,管材所用混凝土标号低,存在裂缝或局部混凝土疏松。

抗压抗渗性能差,容易被压破或产生渗水。

管径尺寸偏差大等现象。

防护措施:1)所有排水管道均要选用正规厂家产品,要检查出厂合格证及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

2)对于出厂时间过长、质量降低的管材应经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管道外观要表面平整无破损,管节内外应无裂纹、脱皮,无松散露骨、蜂窝麻面、空鼓、保护层脱落、接口掉角等缺陷。

4)硬物轻敲管壁其响声清脆悦耳,对外观检查不合格管道不得使用。

1.2 排水工程施工前测量放线在测量的时候出现差错会导致管道位置产生偏移,立面上产生积甚至倒坡现象。

防护措施:1)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换桩复测与保护,不得擅自变更管道走向。

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深和设计要求及规定放样。

2)施工时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依照设计图纸确定的桩号、走向、水准测量复测一遍,看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尤其是现状排水管道的管底高程,避免出错。

3)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接连通,连接并转角应大于135°。

2 排水管道铺设中施工质量问题和防护措施2.1 沟槽开挖在沟槽开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边坡塌方、槽底泡水、槽底超挖、沟槽断面不符合要求等一些质量问题。

其防护措施为:1)合理确定开挖断面。

合理确定沟槽开挖断面,有利于简化施工程序,为管道施工创造方便条件,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任务。

选择沟槽断面通常要根据:土的种类、地下水水位,施工排水方法及施工环境等,并按照设计的基础、管道断面尺寸、长度和埋设深度等进行,以减少开挖土方量。

沟槽若与原地下管线相交叉或在地上建筑物、电杆、测量标志等附近挖槽时,应采用相应加固措施。

2)防止边坡塌方。

沟槽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沟槽挖出的土,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弃土应随挖随运出现场。

支撑挖槽是防止沟槽土壁坍塌的一种临时性挡土结构,由木材或钢材做成。

沟槽支撑与否应根据土质、地下水情况、槽深、槽宽、开挖方法、排水方法、地面荷载等因素决定。

当土质较差,地下水位较高,挖深较深时,沟槽开挖应采用支撑挖槽。

在施工期间,应经常检查边坡或支撑的稳定性,槽壁不能有裂缝,有隐患处除采取加固措施外并应说明,施工中注意观察。

尤其在流砂地段或雨后,更应检查。

如发现槽壁有塌方预兆,应加设支撑,而不应倒拆支撑。

沟槽内工作全部完成后,才可将支撑拆除。

拆撑与沟槽回填同时进行,边填边拆。

拆撑时必须注意安全,继续排除地下水,避免材料损耗。

3)做好沟槽排水,防止槽底泡水。

施工排水包括地下水和地面雨水的排除。

沟槽主要是降低地下水,以保证沟槽的开挖及下管。

雨水的排除主要是利用地面坡度设置沟渠,将地面雨水疏导它处,防止流入沟槽或基坑内,一旦流入应及时排除。

沟槽排水通常采用水窝子降水法,降水深度超过6米时,可用大口井法,确保使地下水降低至沟槽槽底地基基面以下不小于0.5米,且槽底始终处于疏干状态,地基不被扰动。

雨季施工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采取防泡槽措施,一旦发生泡槽,应将受泡土城清除,用砂石料换填。

为保证边坡稳定,边坡应放缓一些或加设支撑,并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工作。

雨季施工应适当缩小排水的井距,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排水井,增加排水机械。

当槽壁、坑壁土质较差、作业期较长、地下水涌量大、作业面地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线需要保护时,应在开挖前对槽壁进行处理。

一般处理的方式有: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灌浆加固处理;灌注桩护壁。

4)防止沟槽槽底超挖。

为防止槽底超挖,开槽时用水平仪对槽底高程进行控制,不同管底标高的管道同槽施工时,其槽底高差必须保持上层管道基础下土体的稳定,在槽底设计高程以上预留20cm图层人工清理,以免机械对槽底的扰动。

如遇超挖或土质较软时,可用填碎石分层夯实打到要求的密实度。

挖槽过程中若发现坟穴、枯井、土质不均匀等特殊问题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并办理变更设计手续。

2.2 基础管道施工中槽底基础质量问题:管道施工中采取平口管材:槽内有积水、淤泥的情况下就浇筑混凝土,造成局部积水,导致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或出现管道断裂、接口开裂现象。

基础混凝土厚度不能保证,混凝土跑模、有蜂窝空洞现象。

施工中应该保证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管道基础形式一般有弧形土基础、砂垫层基础、灰土基础、混凝土基础。

采用混凝土基础,当槽底土质较差时,应进行换土处理,以提高槽底基础承载力。

严格控制砼基础厚度和高程,在浇筑混凝土基础前,支搭模板时,要复核槽底标高和模板顶弹线高程,当确定无误时,方可浇筑砼。

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按图纸设计要求和标号施工,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要振捣密实。

2.3 管道铺设管道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般有:在检查井中管伸进井壁的距离过长或过短,管道局部位移超标,直顺度差,管道反坡错口。

管道接口抹带砂浆质量差,接口抹带空鼓、开裂、铁丝网与管缝不对中,铁丝网长度不够等。

保证管道铺设质量的措施:1)铺设管道宜由低向高进行。

这样有利于管道稳定;管道内进水时可将水通过管道向下排放,当采用热灌材料接口时不致外流。

2)下管防护措施。

根据测放的中心线,用细绳控制好管道的一侧边线。

要采用吊车下管。

下管时用专用吊钩或柔性吊索,严禁用钢丝绳穿入管内起吊。

同时有专人指挥,绑管子应找好重心,平吊轻放,避免扰动基底管道相互碰撞。

在施工现场狭窄不便机械下管的地段,采用人工压绳下管。

管节下入沟槽时,避免与槽壁支撑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严格控制水平与方向。

3)管道的安装一定要符合质量要求: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

4)正确计算管道铺设长度。

根据规范确定两检查井间管道铺设长度,管伸进检查井内长度及两管端之间预留间距,在铺设管道时严格控制,防止管头伸进井壁过长或过短。

5)要严格控制管道接口的抹带质量,保证水泥砂浆强度及和易性,抹带前先将抹带部分的管外壁进行凿毛处理,接口缝内要干净,刷水泥浆一道。

管径大于400mm 时分2层抹压,管径小于400mm时可一次抹压,管径大于等于700mm的管道,抹带应在管内接口处用薄竹片支一脱垫,将管缝内的砂浆捣实,再分层施做。

抹完后应覆盖草袋并洒水养护,防止抹带空鼓、开裂。

6)要控制内管缝与管内壁间的平整度。

管径小于600mm的管道,在抹带的同时,配合用麻袋球或其它工具在管道内来回拖动,将流入管内的砂浆托平,管径大于600mm管应勾抹内管缝,用膨胀水泥砂浆抹平,使其饱满不漏水。

2.4 检查井的砌筑砌筑检查井中的质量问题:井壁与井底的结合处渗漏,井壁与管道的结合处渗漏。

带水浇筑检查井基础,井墙砌砖砂浆不饱满,抹面起鼓发裂。

井盖和安装质量差。

防护措施:1)控制检查井基础质量:开挖沟槽时即可将检查井中心桩依井基圆圈相应尺寸挖好井基,经测高程正确无误后连同条基同时浇筑制做完成,经保养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下管,预留井筒位置即可介入砌检查井的工序中。

2)严格控制井墙砌筑质量:井壁内砂浆抹面要平整、圆顺、坚实、不得有空鼓、裂缝、脱落现象。

3)严格控制井身与管道结合处质量:井身与管道结合处要一律用砂浆填满并捣实,井身外壁应用砂浆搓缝,井外壁管口处做好管箍。

井外壁处用砂浆抹成坡角不小于10cm的破面。

4)严格控制井圈、井盖、踏步的安装质量:要使用灰口铸铁踏步,安装要牢固。

污水井踏步要涂防锈漆,安装井圈要座浆饱满,井盖和井圈要配套。

交通量大的道路上必须安装重型井盖。

检查井盖修筑高程应与规划路面标高持平,收水井井口高程应低于规划路面高2cm~3cm。

3 排水管道铺设后施工质量问题和防护措施3.1 管道严密性检验管道闭水闭气检验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做闭水闭气试验前就回填土,闭水试验的水位和测定渗漏时间不符合要求。

规范规定污水、雨污水合流及大孔土、膨胀土地区的雨水管道,回填土前应进行严密性试验,即闭水和闭气实验。

管道闭水检验按下述方法进行:管道水压、闭水检验前,应做好水源引接及排水疏导路线设计。

管道灌水应从下游缓慢灌入,在检验管段的上游管顶及管段中凸起点应设排气阀,将管道内的气体排除。

闭水检验的管段应按井距分隔,长度不宜大于1km,带井检验。

闭气检验按下述方法进行。

将特制的管堵装设在试验管段的两端,用打气筒给管堵充气,加压至0.15~0.2MPa将管道密封。

用空气压缩机向管道内充气至3000Pa,关闭气阀,使气压趋于稳定,气压从3000Pa降至 2000Pa历时不应小于5min。

测定并记录管道内气压从2000Pa下降到1500Pa所经历的时间,不小于现行标准规定的时间数值为合格。

检验中的防护措施:在闭水试验中难免出现两三次不合格现象,应先在渗漏处一一做好记号,排干管内水后对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可采用水泥涂刷或防水涂料涂刷,较严重的应返工处理。

对严重的渗漏应更换管材、重新填塞接口处,处理后再做闭水试验。

3.2 沟槽回填沟槽回填经常出现槽内积水和淤泥没有清除就回填,土质不符合要求,没有分层回填,对回填土密实度控制不严等问题。

排水管道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为防止沟槽坍塌,尽早恢复地面交通,沟槽应及时回填。

管道安装完毕并经水压试验合格后,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及时进行管沟回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