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林业食叶害虫防控方案为科学有效地做好2018年美国白蛾、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毒蛾等重大林业食叶害虫防控工作,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根据青岛市关于报送2018年重大林业食叶害虫防控方案的要求,在认真总结2017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林业食叶害虫越冬基数和越冬死亡率调查数据及我市实际,制定本防控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森防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突出重点、分类施策,专群结合、联防联治”的防控原则,以机制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监测预报为核心,加强生物防治示范区和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实施飞机防治与地面防治、人工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专业队防治与群众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降低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减少发生为害面积,为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二、2017年重大林业食叶害虫发生防控情况(一)重大林业食叶害虫发生防控情况1、美国白蛾2017年美国白蛾在我市发生3代,累计轻度发生面积3万亩,范围涉及17个镇(街道)。
第2代重复发生面积1.2万亩,均属轻度发生,第3代几乎没有重复发生。
主要发生区域是崔家集镇、新河镇、大泽山镇西部、明村镇南部和同和街道西部等。
全市累计对美国白蛾疫情防治作业面积44.2万亩次(其中飞机施药防治40万亩),主要是无公害药剂防治,共投入防治资金710万元,投入人工0.28万个,喷洒无公害药剂34.5吨,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测报准确率100%,种苗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100%,无公害防治率100%。
第一代叶片保存率99%以上;第二代叶片保存率95%以上;第三代叶片保存率95%以上,平均有虫株率控制在0.9%以下,风景区等重点区位有虫株率控制在0.1%以下,达到了有虫不成灾的防控目标。
2、杨小舟蛾和杨扇舟蛾2017年杨小舟蛾在我市发生面积为4.5万亩,全部为轻度发生,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白沙河街道、仁兆镇、南村镇、崔家集镇、新河镇的部分路段。
杨扇舟蛾发生面积2万亩,全部为轻度发生,发生区域主要是古岘镇、新河镇、同和街道、店子镇和明村东南部、大泽山镇西部等,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防控目标。
(二)各防控区域特殊情况说明1、生防区与无公害防控区治理对比2017年我市使用BT飞防作业面积10万亩。
其中蓼兰镇南张家丘村、原白埠镇驻地一带,飞防前美国白蛾网幕株率5.6%,飞防后直到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期,网幕株率均低于飞防前水平,杨小舟蛾和杨扇舟蛾危害也较轻,叶片保存率95%以上;明村镇南埠村一带,飞防前美国白蛾网幕株率低于1%,飞防后到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期,网幕株率均低于飞防前水平。
BT飞防作业区杨小舟蛾、杨扇舟蛾也没有出现大发生现象,叶片保存率95%以上,表明BT对杨小舟蛾、杨扇舟蛾防治效果也比较明显。
2017年我市使用烟碱苦参碱飞防作业面积30万亩。
其它区域使用喷药车、烟雾机或者担架式喷雾机喷洒无公害药剂除治。
烟碱苦参碱飞防作业区美国白蛾、杨小舟蛾、杨扇舟蛾防控效果也较好,其它非飞防区域喷药2-3次,由于喷洒不均匀或不普遍等原因,防治效果不如飞防区域。
2、水源地和特殊养殖区治理情况旧店镇和大泽山镇东部作为青岛市的饮用水源地,主要采取了杀虫灯诱蛾、剪网幕等生物、物理和人工措施控制美国白蛾、杨小舟蛾和杨扇舟蛾等食叶害虫,杨小舟蛾和杨扇舟蛾大发生时喷BT等无公害药剂防治1-2次,达到了有虫不成灾的防控目标。
新河镇一带养虾区在采取剪网幕、杀虫灯诱蛾等防控措施基础上,地面喷药防治2-3次,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防控目标。
三、2018年防控形势预测(一)去冬今春越冬基数调查情况由于受冬季气温变暖等气象因素影响,2018年度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虫口呈上升趋势,舞毒蛾、杨柳毒蛾呈下降趋势。
2017年11月份,我们对全市17个镇(街道)重大林业食叶害虫发生区域越冬基数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美国白蛾。
共设85块标准地,调查树木4675株。
平均虫株率0.36%,最高单株虫口12头,平均虫口密度6.8头/株。
2、杨小舟蛾。
共设85块标准地,调查树木4675株。
平均虫株率5.14%,最高单株虫口27头,平均虫口密度15.37头/株。
3、杨扇舟蛾。
共设85块标准地,调查树木4675株。
平均虫株率4.79%,最高单株虫口12头,平均虫口密度9.9头/株。
4、杨毒蛾。
共设85块标准地,调查树木4675株。
平均虫株率0.83%,最高单株虫口6头,平均虫口密度4.74头/株。
5、其他林业有害生物。
光肩星天牛、桑天牛和杨树溃疡病分别设立了85块标准地,各调查树木4675株。
经调查,光肩星天牛平均虫株率0.26%,最高单株虫口2头,平均虫口密度1.91头/株;桑天牛未发现活虫口;杨树溃疡病平均病斑株率0.98%,最高单株病斑4个,平均病斑密度4.63个/株。
赤松毛虫和松梢螟分别设立了21块标准地,各调查树木735株。
经调查,赤松毛虫平均虫株率0.33%,最高单株虫口3头,平均虫口密度2.55头/株;松梢螟平均虫株率0.21%,最高单株虫口3头,平均虫口密度2.29头/株。
(二)2018年发生趋势预测2018年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防控的压力和严峻性并存。
2017年全市各镇(街道)普遍发生美国白蛾、杨小舟蛾和杨扇舟蛾,范围广,危害重,虽然通过防治控制住了疫情的危害,但越冬基数调查显示,虫口密度较高。
预测2018年我市美国白蛾发生面积为3.5万亩左右,杨小舟蛾发生面积为5.5万亩左右,杨扇舟蛾发生面积为2.5万亩左右,若防治不及时,局部地区极有可能暴发成灾。
四、2018年防控目标任务(一)防控目标及防控对策1、防控区域划分全市统一划分为重点防控区和一般防控区。
重点防控区为:同和街道、李园街道、东阁街道、凤台街道、白沙河街道、蓼兰镇、明村镇、田庄镇、店子镇、南村镇、仁兆镇、云山镇、大泽山镇、新河镇等14个镇(街道)辖区内国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区域及大沽河林带。
一般防控区为:崔家集镇、古岘镇、旧店镇等3个镇。
2、防控目标(1)重点防控区防控目标。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要求,2018年度我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2.1‰以下,测报准确率95%以上,平均有虫株率控制在0.8%以下,叶片保存率达到90%以上。
今年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工作,准确掌握虫情发生情况,监测覆盖率100%;进一步强化检疫检查,严防疫情扩散,种苗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98%以上,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采取人工剪除网幕、杀虫灯诱杀、喷洒无公害药剂等综合措施,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0%以上,最终实现有虫不成灾的目标。
(2)一般防控区防控目标。
因害设防,协调运用人工剪除网幕、杀虫灯诱杀、喷洒生物制剂和无公害化学药剂等综合措施,无公害防治率90%以上,美国白蛾有虫株率3%以下,全年叶片保存率85%以上。
其中的生物防控示范区,实现有虫不成灾的防控目标。
3、防控对策按照“推动科学防控为主题,提高防治成效为主线”的总体要求,继续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建设。
根据树木分布类型特点,地形地貌,加强防治设计管理,科学制定防治实施方案,实行分类施策、分区治理。
重点防控区: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林带、片林和村庄林木及主要河流林带实施以飞机防治为主,地面喷洒无公害药剂补防、人工剪除网幕、杀虫灯诱蛾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般防控区:生物防控示范区采取喷洒生物BT、杀虫灯诱蛾、剪网幕等生物、物理和人工措施控制美国白蛾、杨小舟蛾和杨扇舟蛾等食叶害虫,达到有虫不成灾的防控目标;其他区域采取以无公害药剂防控为主,人工物理防治为辅的防控措施。
(1)人工挖蛹。
2018年初春农闲季节,组织群众人工挖蛹,以降低重大林业食叶害虫虫口密度,减轻防控压力。
(2)杀虫灯诱杀、人工捕捉成虫。
每30亩悬挂一盏杀虫灯(性诱捕器),悬挂的高度为距地面1.8~2.5米处,挂灯周围要避开高大障碍物。
开灯时间为每天傍晚19:00至次日凌晨6:00时。
每天上午分雌、雄蛾统计,记录当天诱蛾数。
针对刚羽化的美国白蛾成虫对直立物有较强趋性的特点,组织群众于傍晚和凌晨人工捕杀成虫,集中销毁。
(3)人工剪除网幕。
根据美国白蛾3龄前幼虫在网幕内集中危害的习性,组织群众人工利用高枝剪剪除网幕,集中销毁。
(4)生物防治。
争取在生物防控示范区释放赤眼蜂和周氏啮小蜂,控制美国白蛾、杨小舟蛾和杨扇舟蛾等食叶害虫的危害。
(5)无公害药剂防治。
涂毒环(药环)、打孔注药、地面或飞机喷洒无公害药剂防治。
药剂种类:BT、病毒、印楝素、甲维盐、苦·烟乳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等。
组织人员在各代幼虫防治结束后检查防治效果,及时汇总重大林业食叶害虫的发生和防控情况。
(二)防控任务1、开展宣传培训,普及防控技术和监测普查知识。
充分运用多种媒体,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全市计划集中举办预测预报、检疫、飞防技术规程、防控器械使用方法等培训班1期,预计培训业务骨干40人次,发放培训和宣传材料3000份。
2、加强监测普查与测报站点的建设与管理。
一是组建以森林资源管护队员为主的专业普查队伍,统一制定普查技术方案,全面开展普查工作。
二是按照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办法》和《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管理办法》,加强美国白蛾直控监测点建设和部分市级监测点的建设。
各镇(街道)固定专人,认真做好美国白蛾、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等重大林业食叶害虫的虫情调查与监测,及时上报,按时发布预测预报,为防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实施飞机施药、人工喷药、物理作业等综合防控措施。
在全市高速公路两侧各2km以内、国省道两侧各0.5km以内的区域实施飞机施药防治,飞防区域有林地及村庄面积35万亩以上。
其中:西北部新河、田庄和明村范围内的新潍高速路大部分、荣乌高速路和青新高速路新河镇段,距离养虾区和出口蔬菜基地较近,采取BT飞防作业,2018年度计划使用BT飞防作业的区域10万亩。
实施飞防镇(街道)向平度市政府递交或签订《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杨小舟蛾)承诺书》等形式,明确相互责任,完善防范措施,确保飞防安全。
飞防作业时间初定在桑蚕收获后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
飞防以外的区域采取地面喷洒无公害药剂、人工剪除网幕、杀虫灯诱蛾、释放小蜂等综合防治措施。
4、建立以生物防治为主综合防控示范区。
在同和、古岘、蓼兰、崔家集、明村、新河、店子、大泽山镇(街道)等,旧店镇、林场和大泽山镇东部,蓼兰镇张家丘一带,采取喷洒生物农药BT和挖蛹、杀虫灯诱蛾、剪网幕等人工物理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
5、加大监测普查力度。
建立专业监测普查队伍,科学制定监测普查方案。
市级要组建监测普查专业队,每个镇(街道)要设立监测点,悬挂诱虫灯、性诱捕器,每个监测点要固定专人进行虫情调查、统计,按时上报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