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就是水电站的生命线,抓好安全生产,减少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就是电站管理的首要任务。
水电站管理工作的任务就是加强科学技术管理、组织生产,发挥电站的综合效益。
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搞好维修,进行经济核算与总结。
根据我公司电站近几年的运行情况,制定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安全教育要到位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就是保证水电站安全生产的基础。
让职工从思想上有安全的意识,保证自己及职工的安全,保证机组设备的安全,从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概念。
二、技术培训到位
对新进职工进行岗前培训,跟班实习,由一个老职工带一个新职工,学习机组设备的构造、原理、技术状况、操作规范等一些要领,等新职工完全掌握了操作规程及技术后方可上岗操作;此外,我站还定期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结合电站实际情况,从基础理论学起,让职工充分掌握机组构造、工作原理等,并且让机组运行人员参与事故的处理。
三、组织管理要到位
运行班组就是最基层的组织,直接在生产第一线,每个班组配一名技术性强的职工任组长,负责本班内的全面工作。
合理分配每组人员,做到每个班都能独立处理突发性故障。
四、生产管理要到位
生产设备就是电站的主要生产工具,要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
济效益,就要求有现代的管理技术,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率运行。
1、对每台设备建立台账:对每台机组建立档案,分开记录参数,详细记录运行中发生的异常或事故,然后分析原因,并记录如何处理,就是否更换过零部件,机组的维修期限,以便供今后查询用,并
在每次大修之后都要做试验记录,随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2、全体运行人员参与设备管理:这就要求每件设备要有专人负责,运行人员必须掌握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并熟悉常见的故障及处理,加强设备的维护。
3、建立良好的反馈制度:每班必须将当天的记录数据进行上报,然后由班长参加,共同研究讨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解决问题,并做好记录。
五、技术管理要到位
技术管理就是对小水电站生产中的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
管理与严密的组织,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加强技术组织管理:
1)、每次发电前对运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对管理实行分级负责管理制,责任到人。
定期的进行技术经验交流,总结工作。
组织技术人员对活动成果分析归类并进行技术攻关。
2)、建立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的分析制度。
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小,往往会忽视设备的运行、检修与事故故障的统计分析。
建立
健全各项制度,加强事故的统计分析,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
3)、要保证小水电站机组检修质量。
水电站设备检修后要分级验收,详细的记录更换设备零部件的名称、型号、数量,以及主要的技术参数,并提交上一级验收签名,然后分类保存。
2、加强运行管理:
1)、电站运行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运行记录,规范操作,对运行中的仪表指示、运行记录及设备操作等反应的问题进行分析。
2)、抓安全促生产,安全生产以人为本。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强有力地约束人。
安全生产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使职工增强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从而使职工安全警钟长鸣。
3、加强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小水电站必须做到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修必修好,并在维修中进行技术更新,改善设备性能,保证设备质量。
4、加强技术监督:小水电站应运用各种科学实验方法对设备进行检验与检测,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技术状况。
应对仪表、绝缘、金属、化学等的监督。
5、加强职工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小水电站工作人员少,不少人员身兼电气、机械与运行工作,检修人员也身兼电气、机械两职。
随着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广泛应用,现有职工可能会力不从心,工作中感到吃力,所以必须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