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题汇总3(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题汇总3(含解析)

阶段检测(三)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下图为某地1、7月等温线分布图(等温距为4℃)。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 )A.8 ℃B.12 ℃C.16 ℃D.20 ℃2.导致图中②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洋流B.海陆热力性质C.地形D.冬季风的影响1.B 2.C[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范围和大陆轮廓,判断该地为南美洲东南部,1月等温线在①地周围呈闭合状,因此地在南半球越接近赤道气温越高,闭合等温线数值为24℃与较低气温一致,可判断①地气温20℃<T<24℃;7月,①地位于12℃等温线以南,且等温距为4℃,故可判断①地气温在8℃<T<12℃。

第2题,根据图中经纬度范围和大陆轮廓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地区。

图中②地7月等温线向南(低值)凸出,气温较两侧高,结合图中河流可知②位于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高。

故导致图中②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地形。

]下图中甲为回归线附近某岛屿的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相关气象要素沿剖面线变化图),乙为该岛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甲乙3.甲图中曲线①②③所代表的气象要素分别是( )A.气温、光照、降水B.降水、光照、气温C.光照、降水、气温D.降水、气温、光照4.导致②气象要素东坡数值明显低于西坡的主要原因是( )A.东坡地势高B.东坡受暖流影响C.东坡受海洋影响大D.东坡多阴雨天气3.B 4.D[第3题,结合曲线的变化特点进行判断。

受山脉影响,海拔高气温低,说明③为气温;该岛屿东部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降水量多于西部,说明①表示降水;西部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光照强,东部降水多,多阴雨天气,光照弱,故②为光照。

第4题,据上题,②气象要素为光照,光照的强弱与当地的天气状况关系密切,若多晴朗天气,则光照强烈,若多阴雨天气,则光照弱;山脉东坡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故多阴雨天气,光照弱,D项正确,B、C项错误;东西两侧的坡度差异不大,故A项错误。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5~6题。

5.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6.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5.B 6.D[第5题,温度带的划分是以积温多少为标准的。

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是受地形因素影响。

青藏高原因其地势高、气温低、积温低等特点而成为高寒气候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6题,温度带的划分是以积温多少为标准的。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总体偏南,在其他地区相对偏北,主要是我国冬季风势力强且受影响范围广,导致我国冬季积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故D项正确。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以及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属于现象,不是成因,故A项、C项均错误。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造成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晴天多,但夏季南北温度差别不大,这也不是我国亚热带偏南的原因,故B项错误。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

完成7~9题。

7.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 )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8.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下列地点与图中序号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 )A.惠灵顿-②B.巴黎-⑤C.威尼斯-④D.开普敦-⑤7.B8.B9.B[第7题,由图可知,①受副热带高压带与信风带控制,②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可能终年降水稀少,气温高,应为热带沙漠气候;③④两地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应为地中海气候;⑤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所以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三种气候类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8题,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分布在中、低纬度,所以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受西风带影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所以应选择②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9题,惠灵顿、巴黎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可能为⑤,故B项正确、A项错误。

威尼斯和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应为③或者④,本题正确答案为B。

]甲、乙、丙三流域位于我国同一省内,该省南北跨度不大。

甲流域面积1604 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600-830 mm;乙流域面积502 km2,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700-750 m;丙流域面积777 km2,年平均降水量509.8 mm。

下表为三流域植被分布表。

据此完成下列10~12题。

10.影响三流域植被发育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B.流域面积C.地势D.纬度11.甲流域较乙、丙流域植被发育好,则甲流域( )A.年日照时数较长B.降水强度较大C.年平均气温较低D.汛期历时较长12.丙流域无作物地的原因主要是( )A.气候干旱B.热量不足C.土地贫瘠D.深居内陆10.C11.D12.B[第10题,流域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流域内的植被分布反映了流域两侧山脉的自然带谱分布情况。

一般而言,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完整。

由材料可知,甲、乙、丙三流域的植被差异主要是植被类型数量的差异;又因为甲乙丙三流域位于我国同一省内,可知纬度差异不大,则影响三流域植被发育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海拔差异,即地势差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1题,洪水历时是指一次洪水自基流起涨至最大流量并回落到基流所经历的时间;或在多峰型洪水过程中两马鞍形谷点之间的历时。

结合材料可知,甲流域流域面积最广,自然带谱最丰富,地势的相对高差最大,由此推测,甲流域洪水历时可能较长,故D项正确;三个流域位于同一省内,纬度差异不明显,则年日照时数和年平均气温应大致相同,故A项、C项错误;结合材料中各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差不大,可知降水强度也应相差不大,故B项错误。

第12题,读材料可知,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9.8mm,降水相对充足,而植被类型多为草原和灌木,因此可以推断该地区的热量条件不佳,所以丙地无作物的原因主要是热量不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018·新疆适应性验测)植被指数是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

该指数随生物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可以衡量植被覆盖的变化。

读我国某山地月均植被指数、均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回答13~14题。

13.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 )A.浙东B.豫西C.冀南D.湘北14.该山地植被类型多样,据图推测其比重最大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B.常绿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落叶针叶林13.B14.C[第13题,由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可知,该区域最冷月(1月)气温刚好为0 ℃,说明该区域位于我国1月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即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只有豫西符合这一条件。

第14题,1月份0 ℃等温线沿线地区,北侧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侧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B、D错。

由植被指数曲线可知,夏季,该区域植被指数较高,生物生长活跃,生物量较大;冬季,该区域植被指数较低,生物量较小,最有可能是因为冬季树叶凋落,生物生长停滞。

综上可知,该山地比重最大的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

](2018·郑州模拟)读我国部分相对高度在1 000 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回答15~17题。

15.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针叶林16.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海拔17.下列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是( )A.莽山B.武夷山C.神农架D.宝天曼15.A16.C17.D[第15题,依据图例,可看出图示山地都有常绿阔叶林。

第16题,图示28°N以南山地中,有针叶林分布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没有针叶林分布,而东西部的主要差异是降水量,故C正确。

第17题,依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类似于当地水平自然带分异规律,可判断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图示宝天曼纬度最高,则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

](2018·青岛模拟)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

据此,回答18~20题。

18.南半球缺失的植被类型序号及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⑨—海陆位置B.⑨—海陆分布C.⑧—海陆分布D.⑧—地形19.关于北半球的植被类型⑥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类型主要为畜牧业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C.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植被具有叶大、根深的特点20.⑦代表的植被类型以硬叶林为主,下列有关硬叶林植被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叶片通常与太阳光线成锐角,以躲避阳光的直射B.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以减少水分蒸发C.丛林的结构非常简单,除乔木外,还有不少低矮的灌木丛D.主要分布在30°~40°大陆的东岸地区18.B19.A20.D[第18题,图中①是热带雨林带,②是热带季雨林带,③是热带草原带,④是热带荒漠带,⑤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⑧是温带荒漠带,⑨是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由于相应纬度没有陆地分布而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美洲大陆南部东岸有巴塔哥尼亚沙漠,属于温带荒漠带。

第19题,依上题分析,⑥所在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无高温期而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多发展畜牧业。

第20题,根据上面两题判断⑤是地中海气候,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二、综合题21.(16分)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卑尔根和巴黎气候资料。

(1)指出巴黎和卑尔根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性。

(2)说出上述两地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原因。

(3)以北海为界,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大陆南北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从气候角度推测卑尔根和巴黎所在地区小麦生产规模。

[解析] 第(1)题,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因此,对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比较也需从气温、降水两方面进行。

分析两地气候资料图可知,巴黎年均温较高,降水少,而卑尔根年降水量远大于巴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