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诵读 回乡偶书_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诵读 回乡偶书_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诵读回乡偶书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认“偶、鬓、衰”三个生字。

读熟并背诵古诗。

2、诵读过程中,初步感知诗文的意思,受到古文化语言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为重。

注意引导学生在品味诗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指名学生扮演诗人(下巴贴上白须,鬓角处以棉花贴成花白)
生:请你们猜猜我是谁?我是唐朝诗人贺知章,我很小时就离开了家乡,家乡的山水道路一点也没变啊!可这么多年,我没回来过,难怪大家不认识我了。

想到这些,我要赋诗一首。

(投影出示《回乡偶书》)
二、初读感知。

1、师范读。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抽读字卡,正音“衰”为翘舌音,
3、指名分行读诗句,再次正音。

三、研读感悟
1、师述诗意: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后,日夜思念着它,如今已
经年老的我终于回来了,家乡的口音虽然没有变化,头发却已稀疏斑白了。

孩子们看见我,都围着我好奇地问:“你是谁?从哪来呀?“真叫我一肚子的话说不出,哭笑不得。

2、师:你们能明白我的感受吗?请你们自己读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3、指名读诗。

评点:(预设1)学生流利读诗,却缺乏感情。

师:我年纪太大了,像你们这样一口气读下来,我吃不消,要慢一点。

(预设2)学生有感情读文,但调子一样。

师大声跟读:你理解了我,有些伤感,是吧?可后两句怎么办?(预设3)学生轻松愉快地读诗文后两句。

师:是啊,当我回到故乡心情伤感时。

村边的孩子们围住我问个不停,看着他们天真可爱的样子,我的心情一下开朗舒畅起来。

(预设4)学生入情地读文,富有韵味。

师紧握生手:你真是我的知己呀!
四、诵读欣赏
1、师:刚才,我们和诗人一起品读古诗,非常棒!你们想不想也来扮演诗人?
请你们先在小组内读,读熟了,请一个代表上来表演表演。

2、学生四人小组读诗,相互评议,推选代表。

3、代表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

五、背诵积累。

1、自由背诵。

指名展示。

2、一起读诗人的另一首诗《咏柳》
3、课外找找贺知章的其它诗文读读,背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