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气行业企业危险源辨识方法及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燃气行业企业危险源辨识方法及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燃气行业企业危险源辨识方法及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王普 付孔亮 李森 苗黎明
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深圳
【摘 要】 为辨识燃气行业企业危险源,控制安全事故风险,根据燃气行业的供气特征、工艺特点,选取某燃气公司CNG加气母站汽车加气作业为危险源辨识分析实例,采用JSA方法针对各操作节点辨识危险源、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评估风险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判定风险等级,找出风险控制措施,为探讨适合燃气行业危险源辨识方法和风险控制手段提供借鉴。

【关键词】 危险源辨识; 风险; 控制; 分析
0 序言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是完善燃气行业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制度依据和建设要求,本文选取某供气CNG加气母站、天然气门站为辨识对象,找出适合于燃气行业企业的危险源辨识方法[1],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为规范燃气行业企业的运营安全标准、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1.分析实例基本概况
本文选取的某燃气公司主要从事燃气供应、压缩天然气的经营、汽车加气、燃气具销售、燃气设施规划设计、安装等业务。

日供气42万立方米,有日压缩能力3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压缩母站1座,天然气门站3座、高中压调压器16台、中低压调压器154台。

该公司CNG((Compressed Natural Gas)加气母站主要为CNG汽车提供燃料的集接收、净化、压缩、储存、转运。

加气母站配有多个加气子站,母站建于城市外围靠近天然气气源的地方,子站建设在城市内,以方便车辆加气,有些子站建设在没有燃气管道敷设的乡镇的工业区,供给天然气作为能源。

母站利用压缩机将天然气加压储存,再由专用运输车将25Mpa压缩天然气运往子站,进行CNG汽车加气。

CNG加气母站工艺流程为:从管道输送来的原料天然气进站后,经过滤、计量、稳压(气质、加臭等要求必须符合《汽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2000)的要求)),进入低压脱水装置,脱去其中的水分,使其露点达到或低于国家汽车用标准(即标准状态下-55℃),然后进入天然气压缩机组,经过三级增压后,压力达到25Mpa.级间气体通过冷却器和油水分离器后进入下一级,压缩机系统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对整个系统进行信号采集、故障诊断、故障显示、顺序启动/停机等全过程管理。

压缩后的高压天然气经过滤分离和高压缓冲后出压缩机组;最后通过加气柱实现对天然气管束车的充气。

CNG加气母站的伤害类型包括:车辆伤害、燃气泄漏、气瓶泄漏、火灾 、爆炸等。

2.危险源辨识方法的选取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如工作安全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安全检查表法、因果分析法、LEC法、危害及可操作性研究、故障失效模式影响分析、事故树等,面对上述众多危险源辨识及安评方法,企业选取何种方法对危险源辨识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2],根据燃气行业主要场站(CNG加气母站、LNG场站)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选取JSA辨识方法
并综合用运风险矩阵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2.1 JSA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
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简称JSA)方法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3]。

JSA是一个识别作业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 进而提出控制措施, 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发生的工具。

JSA方法能够将细分后各个流程环节的风险逐一进行辨识,并根据作业特点、安全管理要求找到控制风险的措施,较为适合用于标准化作业项目较多的燃气行业。

但其只是一种分析手段, 本身不能控制事故的发生, 它需要作业人员切实贯彻实施 JSA 要求的各项控制措施的要求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JSA方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分析整理需要JSA的工作任务;
第二步:根据工作流程,将任务按照顺序划分为若干节点;
第三步:辨识每一节点中的危险源;
第四步: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后果;
第五步:依据风险矩阵表进行风险评估;
第六步:实施管理对象的所有管理标准与措施进行风险预控[4]。

2.3 风险矩阵及风险等级判定
风险矩阵法是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常用于危险源风险的量化评估的。

其计算公式是:
风险值: D= P×S
式中,P表示事故发生可能性;S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5]。

其衡量方式和赋值方法如表1所示。

其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的确定方法具体为:
(1)事故发生“可能性”:根据以往事故统计分析得出。

(2)“损失”的确定方法:假设在事故实际发生的情况下,估计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多个,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取各种后果中最为严重的一个来确定“可能造成的损失”[6]。

表中将损失分为6类(即A-F),依次递减赋值为(6-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分为6类(即G-L),依次递减赋值为(6-1)。

根据计算得出的风险值的大小,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

如表1所示。

3 实例分析
选取某燃气公司作为分析实例,根据其CNG加气母站和天然气门站的工艺特点,经过分析和整理,得出加气柱充装作业、汽车加气作业、门站工艺区加臭泵注液作业等42个需要进行JSA风险评估作业环节。

以汽车加气作业为例,使用JSA与风险矩阵相结合方法,进行风险识别和对策分析。

3.1汽车加气作业描述
汽车加气作业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汽车充装天然气的操作。

汽车充装的天然气是将用作民用燃料的天然气在加气站内进行再“加工”后得到的。

充装使用的天然气要求为:将民用天然气进行严格的净化处理,脱除天然气的微量水、硫化氢和粉尘,使之达到汽车用天然气的标准后,再将天然气压缩到近25Mpa储存在专用的高压容器中。

天然气汽车必须到专门的加气站内充装符合车用标准的天然气。

汽车加气作业所使用的CNC加气机如图1所示。

图1 CNG汽车加气机
3.2 汽车加气作业JSA分析
根据汽车加气作业流程和特点,将汽车加气作业划分为进入待检区进行安全检查、连接加气装置、操作加气、关闭车体阀门并排空余气、驶出站区5个步骤,针对每一步骤,逐一进行JSA 分析,并运用风险矩阵打分,判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分析评估情况见表2。

4 结论
本文针对燃气行业工艺特点,选取某燃气公司CNG加气母站汽车加气作业为危险源辨识分析实例,采用JSA方法针对每一操作节点辨识危险源、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评估风险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判定风险等级,找出风险控制措施[7]。

JSA方法在该燃气公司各作业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所有岗位作业危险源及事故隐患都进行了彻底排查,应用过程中,注重文字信息与图片信息相结合,实用性强,得到广大安全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的一致认可,与企业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规定相互补充,大大提高了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为JSA方法在燃气行业系统内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企业辨识各作业环节中的危险、获取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起全.安全评价操作实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年,52-60
[2] 王玉元. 安全工程师手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25-32
[3] 邵辉.系统安全工程[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年,33-37
[4] 张学森.工作危害分析(JSA)在工程施工过程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2008,(9):240-241.
[5]孙爱军刘茂.事故风险控制中的组织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3):14-18.
[6] 都书海.工作安全分析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204-209.
[7] 赵强 李景群.工作安全分析在钻井作业现场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1):99-102.
【作者简介】王普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高级经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