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还是发生在去年的5.1,我和闺蜜一起去乡下玩。
她开的车,我就坐在副驾驶。
开到一个路口时,突来闷声一响。
我们俩个愣了好几秒,才回过神。
不好!撞到人了
因为他是从侧面的小路骑着摩托车冲出来的,我们还按了喇叭的。
第一时间只是感觉到好大的冲击力。
我们立刻停车,下车,看到一个人,倒在地上,嘴角和鼻子都流了血,摩托车撞变形了。
旁边围过来一些村民,基本都是来看热闹的,出事的这个人不是本村的,大家也不认识。
闺蜜已经处于吓傻的状态。
我净量让自己保持冷静,看到受伤的人企图爬起来,怕他内出血会变严重。
我作为普通人用知道的那一点常识,跑到伤者面前,让他别动,好好躺着,我们让医生来救你了。
然后我拿出手机,第一个电话叫救护车。
120接通后,首先问详细地址。
因为事发乡下,又不是很熟悉,我甚至不知道村子的名字,我问了村民具体名字,赶紧在高德地图上定了位发了过去。
接通后简单问了伤者的情况。
第二个电话,我打给122。
还是问地址,问有没有人受伤,问有没有叫救护车。
回答完毕,让我留在原地等交警来处理。
很快镇上的交警就来了,开始正式处理事故。
一个问伤者哪里痛,又问他户籍身份。
另一个收了闺蜜的驾驶证和行驶证,然后问了她事发的具体情况。
交警又问有保险没,闺蜜说买的三者险100万。
交警听了说闺蜜有觉悟。
期间接到了指派的保险专员的电话,我很意外的是,他没有出面和帮忙的意思,只是确认好我已经报警,就说之后有任何进展打客服电话报备就可以。
交警拍好现场照片,出具事故证明,再由闺蜜签字确认,就算是正式备案了。
然后他们通知拖车来,让我们收拾好车上的重要物品,责任划分认定之前,车要扣押。
我把车上的行车记录仪拆下来放闺蜜包里了。
因为这两位交警只负责当天出警的工作,而责任认定又是其它部门的事,所以他们并不需要看视频。
这时候120车赶到了,确认了伤者没有生命危险,就立刻送去医院了。
留下我和交警,等拖车来了后,交警说我们可以走了,等医院出具了伤情证明,事故双方一起到交警局划分责任。
闺蜜当时非常担心,决定去看伤者,我就陪她去了。
到了医院,发现他家已经有人在了。
我们帮着换病床,问询医生,忙前忙后。
期间医院要求缴纳第一笔住院费用几千块,因为伤者家人说没有带钱,闺蜜立刻掏钱缴了。
然后轮流去吃饭和照看伤者。
预想中的戏码还是上演了。
伤者家人明知事故的主要责任不在我,还是要求我们垫付后续的医疗费用。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有保险,请他们安心缴纳,等过后理赔,但他们坚持要预付几
万块钱备用,若不同意,就不给我伤情证明。
闺蜜怕影响之后的事故处理,都准备掏钱了。
这时候我劝阻了她垫钱的冲动。
第一,我们在救助时尽了力,责任在他,负责医治是他们该承担的本分。
第二,肇事司机,双证和车辆被扣,如果再垫钱,而对方分文不出,我将在之后的协商中丧失所有主动权。
第三,可以预见这个事故闺蜜不是全责,又有保险,个人承担的经济损失占比不大,反而伤者的经济损失会相对更大。
所以垫付的费用更不应该由我出。
所以我们决定伤情证明我们也不急着要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医疗费用全部由他们自己先垫付,这会他们急了,主动约闺蜜去交警局划分责任。
我让闺蜜带上行车记录仪录像的u 盘,负责的交警看完视频就直接质问对方: 你们有没有安全常识。
当下划了对等责任。
在录像面前,对方也没办法,只好签字。
这之后,伤者家还想了好多理赔的招数。
出院不久,自己又去住了一次院,弄出了什么赡养费,护理费。
没办法,保险公司又把闺蜜叫过去一起协商。
闺蜜这次反而较真起来,让他拿出条款来还有之前已经垫付的钱。
特别有意思的,最后算出来,闺蜜还要收几百块回来!但是没耐心去争了。
对方见没有角度捞钱了也就罢手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庆幸的是安了行车记录仪,买了100万的三责。
要吸取教训的是买的电话保险,也没有具体的门店和认识的人员对接,导致服务体验及其不好。
还有记住“三不一没有”原则
一不垫付
不属于自己全责的交通事故如果自己好心垫付,不仅这些钱会打水漂,还会提高伤者心里期望。
二不探望
探望会被对方认为心软,如果遇到赖皮的家属,搞不好还会引发不必要的争端。
三不调解
和稀泥,如果交警说你有保险,让你认全责,千万别答应,不然到时候发现保险不够理赔,就只能自己掏钱了。
(责任划分看法律规定,坚决不调节)
没有钱
通常保险公司会在鉴定结束后才会赔偿费用。
在这之前,任何人和你要钱,都是“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