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典案例
3、为索赔2.20元邱建东自费数千出庭
———向服务欺诈索赔的尝试
• 1997年1月,邱建东到北京出差期间,发现两家公话代办 处在收取电话费时,没有执行邮电部关于夜间、节假日长话 收费半价的规定,分别向其多收了0.55元话费。于是邱建东 分别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和东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两公话代办处双倍赔偿多收取的0.55元话费,即各索赔 1.10元。打官司期间,邱建东两度自费数千元飞往北京出庭。 1997年底,两个案件分别审结,其结果为一胜一负:北京市 西城区人民法院支持邱建东的诉讼请求即“双倍赔偿”,判 决被告向原告邱建东支付1.10元;而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则判决支持“原值赔偿”,即赔偿0.55元话费。邱建东在西 城区法院获得的胜利使该案被评选为“1997年全国侵害消费 者权益十大案件”之一,1999年邱建东还获得了中消协颁发 的“全国城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十佳志愿者”光荣称号。
• 点评:在此之前出现的打假案件,基本上 是针对商品欺诈进行的诉讼。邱建东的诉 讼行为,使消费者以及各界对服务欺诈行 为的危害予以了思考和重视。如果仅就邱 建东案件所获得的赔偿而言,似乎是得不 偿失。但是,这种行为是对经营者欺诈行 为的警示,受益的将是更广大的消费者, 具有公益诉讼的性质。
4、名为免费美容,实为推销产品 ———经营者应明明白白经营
• 去年10月28日,53岁的陈女士到七宝龙城店购 物,柔婷美容美体连锁店的一位美容促销员向她 推荐去做一次免费的面部护理。在护理过程中, 美容小姐极力向她推销一种美容院的精油,并要 她再购买一张原本标价7600元,优惠价3800元的 终身美容卡。“热心”的美容促销员见她心动, 身边资金不够,特意叫了一辆出租车陪她一起回 家取钱。事后,细心的女儿发现购买的“美容卡” 商家没有提供发票和任何收款凭证,原本美容小 姐所说的“终身美容卡”变成了“长期美容卡”, 顿时,陈女士傻了眼。在上海闵行区消协的调解 下,商家退还消费者余款3060元。
• 点评: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要去轻信那些免费美容的谎言;购买高档消费卡 时,要根据自己家庭经济实际状况,量力而行,做 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建议凡购买高档消费卡应签订 一份书面合同,明确使用的范围、有效期限、服务 标准、退卡要求;在美容过程中,消费者不能闭着 眼睛随便磨,要认清使用什么产品、型号、生产日 期、厂名、厂址、使用方法,做到心中有所,明明 白白。经营者应该要明明白白经营,不能打闷包, 在推销商品和各类消费卡时,应事先征得消费者的 同意,不能自作主张,硬行推销,更不能打着免费 的幌子来蒙骗消费者。
• 点评:本案是《消法》施行以来首例消费者个人 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的诉讼。对于经营 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消费者个人有权 进行批评监督。天磁公司等商家起诉韩成刚侵害 法人名誉权,无疑是对韩成刚正当行使监督权的 妨害,韩成刚因诉讼所受到的损失同天磁公司等 商家的侵害行为有因果关系。因此,韩成刚以天 磁公司等5商家为被告起诉其舆论监督权受到侵害, 请求赔偿,这是韩成刚应有的权利。
2、行使舆论监督权韩成刚反诉未获补偿 ———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是消费者的法定权利
• 韩成刚于1993年10月至1994年9月间,先后在一些报刊 上发表了一系列矿泉壶有害健康的文章,提醒消费者“慎 用”和“当心”,并对相关公司的广告点名进行了批评。 生产矿泉壶的百龙公司、天津市天磁公司等以侵害其名誉 权为由,向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996年6月,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韩成刚从维护消费者 权益角度出发,依法行使了舆论监督权,没有侵害天磁公 司等商家的名誉权。韩成刚继而向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起诉天磁公司等5被告侵害其舆论监督权,要求被告赔偿 4.89万元。一审和二审法院均裁定驳回其起诉,理由是山 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已依法对韩成刚的舆 论监督权给予了保护,韩成刚不能就同一事实再次起诉。 但韩成刚因被诉所受到的损失却没有得到补偿———山西 法院并没有支持其损害赔偿的反诉,北京法院也不予支持。
• 点评:消费者在就餐时,餐饮企业提供包括经消毒 达到卫生标准的餐具、餐巾等配套服务,是长期以 来已获社会共同认可、约定俗成的基本服务内容和 行业服务标准,是经营者的随附义务,也是消费者 接受就餐服务时的前提。服务产生的费用是经营成 本的一部分,其费用已包括在菜肴价格内。现在, 部分餐饮企业将这些长期以来向消费者提供的配套 服务,改为收费服务,实质是变相降低与消费者约 定的服务标准,转嫁随附义务,违背了餐饮业的诚 信原则。而众多消费者是在就餐时为了避免与经营 者发生冲突而被迫接受额外收费,消费者的公平交 易权受到了侵害。消费者巧立名目重复收费,应予 抵制。即便使用了收费餐具也可拒绝“埋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十大经典案 例
通过对10个案例进行点评,借以回 顾这些年的 ———对巧立名目重复收费予以抵制
• 2008年初,消费者冯某在烟台市杨柳居酒店 胜利路分店就餐时,工作人员没有向消费 者讲清楚可以选择收费与免费的餐具,收 取了消费者餐具费12元。冯某将此事投诉 到烟台市消协,杨柳居酒店胜利路分店的 负责同志得知此事后,立即到消费者协会 向消费者赔礼道歉,退回了多收的12元餐 具费,并且补偿了由此而产生的其他的合 理费用。
5、消费者家乐福内摔伤获赔5万 ———未尽保障责任
• 马先生在家乐福超市方圆店购物时,被蜂 拥的人群挤倒后摔伤,为此他将家乐福超 市告上法庭索赔近8万余元。近日,海淀法 院作出判决,家乐福公司因未尽到安全保 障义务,需承担70%的赔偿责任,赔偿马 先生5万余元。
• 点评: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未尽合理范围内 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受伤,受害方可以请求 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如果损害由第三人造成, 受害方在起诉时应当将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但 第三人不能确定的除外。本案中,家乐福公司对 于经营场所的安全负有保障义务,家乐福公司未 举证证明在商场的出口处设置了相关安全保障措 施,或组织专门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因此家乐福 公司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