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坛需求研究分析

论坛需求研究分析

论坛需求分析————————————————————————————————作者:————————————————————————————————日期:论坛需求说明书1.引言 (4)1.1编写目的 (4)1.2背景 (4)1.3术语定义 (5)1.4参考资料 (5)2.综合描述 (5)2.1产品介绍 (5)2.2目标范围 (5)2.3用户特性 (6)2.4约定假设 (6)3 功能需求 (6)3.1系统介绍 (6)3.2总体功能图 (7)3.3系统流程图 (8)3.4系统用例图 (9)3.5 具体功能 (10)4数据需求 (10)4.1数据录入和处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10)4.2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11)5性能需求 (11)5.1精度 (11)5.2时间性能需求 (11)5.3 故障处理需求 (11)6.环境需求 (12)6.1软件环境: (12)6.2硬件环境: (12)7 其它需求 (12)7.1灵活性 (12)7.2可靠性 (13)7.3可维护性 (13)7.4安全性 (13)1.引言1.1编写目的在网络技术逐渐渗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以前网站上的论坛管理系统要用户登陆以后才能进行相关访问及互动。

而随着网络互联技术的进步,现在网站投票只需打开网页就可进行论坛留言。

论坛对象是很多的,各个层次都可进行论坛访问,访问和留言从到指定用户进行表格到现在通过网络直接点击相应就可进行。

网上论坛管理系统可解决游客访问及留言,致使现在几乎各个网站都有各种类型网站论坛管理系统,用户可选择自己的看法。

所以我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本系统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这样去做一个交互式的网页以及了解这种强大的网络编程工具,方便客户端和浏览器端之间的交流。

1.2背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及需求有了明显的增加。

计算机对于大量信息的管理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等各个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次我们所设计的课题正是互联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的体现,现今的社会,人们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形式,它能够把事情的复杂转化为简单化。

网上论坛正是一种供人们进行交流的网络空间。

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论坛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起探讨某个问题。

实现用户与用户间的交流,企业与企业间的信息交互,利用网络经济而又快捷地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沟通,取得更有用的信息资源。

目前,网上论坛已不是新事物,许许多多的别具特色的论坛在网络上随处可见。

为了体现论坛的特色,我们搜索各式各样的论坛版面,为了改变网上现存论坛的普遍风格,追加功能,更便于管理,于是开发出一套界面友好美观,易于使用的论坛管理系统。

1.3术语定义B/S browser/serverE-R图用特定的图形描述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流图用特定图形表示系统功能、流程的一种方式实体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联系客观事物中的彼此之间的联系属性实体或者联系所具有的性质用例图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1.4参考资料2.综合描述2.1产品介绍该论坛项目是一个基于Web的B/S系统,面向所有用户的信息交流、信息发布及管理系统。

通过该论坛系统可让用户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资源。

不受任何限制,只要进入网站论坛,就可以留下你想留下的信息、及要浏览的信息。

2.2目标范围(1)作用范围:系统包括主要的功能:新用户的注册,会员密码取回,会员登录,用户自己修改信息,管理员删除用户,游客浏览留言,会员新增留言,会员留言回复,管理员删除留言这些功能,可以应付一般的用户需要。

这个系统预期的目的是为了做成交互式的网页,方便客户端和浏览器端之间的交流。

通过论坛,人们能够相互交流沟通,把疑惑在论坛里公布,大家献计献策,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应用目标:网上论坛系统是一个会员登录留言系统。

网上游客能够浏览论坛上的帖子,并且能够注册成为用户。

论坛注册会员能够修改自己的资料信息,申请版主,发表帖子,让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论坛管理员能够便于管理论坛,包括浏览游客留言,审核留言,对于不健康或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留言能进行删除操作,会员管理以及论坛版主管理等等。

2.3用户特性论坛管理员:用一定的电脑知识、知道帖子信息、版块管理维护人员:用一定的编程能力及数据应用技术、了解网站知识注册用户:会上网,会浏览论坛信息、发表帖子2.4约定假设本论坛系统的开发期限为一个月用户调查,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前期工作为半个月具体代码编写,功能实施,最后软件测试和系统总结,移交用户为后一个月对设备的要求要求计算机稳定性良好,整套系统经济实惠可以利用的信息和资源该论坛系统已经配置了所有的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3 功能需求3.1系统介绍本系统是基于B/S结构的一个小型论坛,主要基于Windows平台,通过这个论坛,用户之间可以实现互动交流。

采取MVC设计模式与多层架构的基于J2EE平台的设计,使系统拥有良好的扩展性,在满足当前使用需求同时还兼顾系统以后可能的功能扩充。

系统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但这些模块都进行集中式管理。

3.2总体功能图BBS论坛管理系统前台功能后台功能浏览搜索帖子用户登陆注册发表回复帖子个人资料管理帖子管理用户管理论坛版块管理公告管理数据库维护浏览者浏览版块注册登入用户搜索浏览帖子回帖管理员管理用户管理帖子管理版块发帖系统管理员修改数据维护管理版块管理权限设置数据备份<<uses>><<uses>><<uses>>数据的删除数据的修改数据的更新添加<<uses>><<uses>>注册用户权限管理注册用户信息管理帖子信息管理<<uses>><<uses>><<uses>><<uses>><<uses>><<uses>><<uses>><<uses>>删除用户注册用户游客<<uses>><<uses>>发表帖子修改个人信息浏览帖子浏览帖子注册新用户<<uses>><<uses>><<uses>><<uses>><<uses>>回帖<<uses>>3.5 具体功能(1) 注册管理:能够对用户名,密码的简单验证,能够防止利用页面刷新重复注册,已经存在的用户名称不能重复注册。

(2) 浏览帖子:可以根据作者或内容等为关键字搜索帖子,分论坛版块显示帖子,显示帖子详情,浏览帖子时不要求用户登录,但回复帖子前用户必须登录。

(3) 发表及回复帖子:只有登录用户才可以发表和回复帖子,并且对帖子的字数有限制。

(4) 用户个人信息管理:登陆用户可以编辑注册后的个人资料,如修改密码等,但是不可以修改用户名称。

也可以对自己发表的帖子进行操作:如修改,删除。

(5) 回复管理:各论坛版块的版主可以对自己管理的版块的帖子的回复的帖子进行管理,可以屏蔽回复。

(6) 论坛版块管理:只有管理员有该权限,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版块,也可以修改版块资料,如版块名称,上级版块,版主。

(7) 用户管理:只有管理员有该权限,管理员可以禁用,启用用户,进行用户密码重置。

(8) 公告管理:只有管理员有该权限,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公告。

(9) 帖子管理:各论坛版块的版主可以对自己管理的版块的帖子进行管理,可以屏蔽和删除帖子。

4数据需求BBS论坛系统的数据需求包括一下几点4.1数据录入和处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数据的输入是否准确是数据处理的前提,错误的输入会导致系统输出的不正确和不可用,从而使系统的工作失去意义,数据的输入来源手工输入。

手工输入要通过系统界面上的安排系统具有容错性。

4.2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由于本系统的是规范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要保证这些数据的一致性,是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有一定的人员维护数据的一致性,在数据录入处控制数据的去向,并且要求对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进行严格的约束。

对于输入的数据,要为其定义完整性规则,如果不能符合完整性约束,系统应该拒绝该数据。

5性能需求5.1精度1.在执行数据增加的时候,不允许出现因为程序的原因而导致增加数据失败,也不允许发生数据重复增加的数据。

2.执行数据删除操作时,不允许因为程序的原因发生多删除数据、删除失败的情况。

3.数据的修改也要求保持对应的准确性。

4.不允许服务器没有设置好,而导致系统运行出错。

5.2时间性能需求1.系统运行不响应时间不能超过10秒2.对系统进行操作时,响应时间在5秒之内3.多用户操作时,时间和相应的要求同上5.3 故障处理需求1.在操作成员输入一些不合理的数据的时候,能够进行一些合理的提示信息,不能因为输入错误而导致系统的错误,或者程序停止运行。

2.程序运行时,对服务器和网络通信故障能够识别并提示,当故障排除后,程序恢复正常运行。

3.数据库要求有备份机制,以防止数据的全部丢失。

6.环境需求为了保证BBS论坛管理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服务器应具有较高的软硬件配置,客户端的要求不是很高。

此应用程序可广泛运行于国际互联网即Internet,也可适用于内部的局域网。

其运行要求如下:6.1软件环境:客户端:Chrome,Firefox,IE浏览器等。

服务器端:Windows7及以上,Tomcat6.0[12],JDK 1.5及其以上版本,IE6.0及其以上版本等;数据库:采用oracle11g,运行于服务器端。

6.2硬件环境:服务器CPU:PIII 500以上,内存:512M以上。

客户机CPU:P200MMX以上,内存:32M以上。

7 其它需求7.1灵活性因为本系统开发是使用jsp实现,这种开发技术具有java一样的很好的系统移植性。

对于数据精度方面,应在数据库中加以限制;实现实体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约束。

在设计界面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应留有对以后扩充系统功能的余地,如可以在每个数据字段上设计多个自定义字段。

7.2可靠性系统运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提供严格的并发控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7.3可维护性为了保证系统的可维护性,要求具有详细的文档资料,同时,要求系统在功能设计上考虑可扩展性,以满足业务变动的需求。

从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系统开发,不盲目追求高新技术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