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职业危害控制技术部分选择题精选及精解一、单项选择题。
1.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A.改革工艺、采用新技术 B.湿式作业 C.密闭尘源,生产过程管道化、机械化、自动化 D.通风除尘2.粒径小于()的粉尘,称为飘尘,其对人的健康危害更大。
A.1 B.5 C.10 D.503.利用了气体射流作用的排风罩是()。
A.密闭罩 B.外部罩 C.吹吸罩 D.接受罩4.设计合理的外部罩要求在控制点的风速()控制风速。
A.小于 B.大于 C.小于或等于 D.大于或等于5.分割粒径(),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越高。
A.越小 B.越大 C.无影响 D.不确定6.通风除尘系统中,在风机的吸入端,全压为()值,静压为()值。
A.正,正 B.负,负 C.正,负 D.负,正7.风机实际运行工况点为管道特性曲线与系统风机的()特性曲线之交点。
A.风量和风压特性曲线 B.风压与功率特性曲线 C.风量和功率特性曲线 D.风量和效率特性曲线8.吸收法是采用适当的()作为吸收剂,根据废气中各组分在其中的不同,而使气体得到净化的方法。
A.液体,分散度 B.固体,分散度 C.液体,溶解度 D.固体,溶解度9.冷凝净化技术适用于()有害物质的净化。
A.气体状态 B.蒸汽状态 C.雾 D.烟10.高温作业系指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或以上的作业。
A.1 B.2 C.3 D.411.音频声的频率范围是()。
A.10~1000 B.10~10000 C.20~2000 D.20~2000012.中频噪声与高频噪声的分界线是()。
A.100 B.500 C.1000 D.500013.两个声源单独发声在某点造成的声压级均为40,其叠加后在该点的声压级为()。
A.43 B.46 C.49 D.8014.某一机加工车间,因投人生产的机床型号不同和开动台数不同,一天8小时车间内噪声起伏变化较大,作为噪声测量的正确方法:应测量该环境下噪声的()。
A.A声级 B.B声级 C.等效连续A声级 D.等效连续B声级15.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
A.80(A) B.85(A) C.90(A) D.95(A)16.为了使声音的客观物理量与人耳听觉的主观感受近似取得一致,目前常使用计权声级作为评价噪声的参数,这是因为计权声级考虑了()加权,模仿了人耳听觉的特点。
A.时间 B.能量 C.频率 D.随机性17.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
A.吸声 B.隔声 C.减振 D.阻尼降噪18.消声器能较为有效地衰减()噪声。
A.机械动力性 B.电磁动力性 C.空气动力性 D.高频19.车间内噪声源数量较多,而且声源在车间内分布得较为分散时,宜采取()的方式()降低噪声。
A.隔声间 B.隔声罩 C.吸声处理 D.消声器20.电磁辐射的量子能量水平达到()以上时,会对生物体产生电离作用,称为电离辐射。
A.8 B.10 C.12 D.1521.非电离辐射可分为()。
A.高频电磁场、红外辐射、紫外辐射、激光 B.微波、红外辐射、紫外辐射C.射频辐射、红外辐射、紫外辐射、激光 D.微波、红外辐射、紫外辐射、激光22.下列方法中,不属于从减少扰动方面来控制振动的方法是()。
A.改善机器的平衡性 B.改变振动系统的扰动频率 C.减少构件加工误差 D.提高安装时对中质量23.中压风机的风压范围是()。
A.500<P<1000 B.1000<P<2000 C.1000<P<3000 D.1000<P<500024.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作业地点平均指数等于或大于()℃的作业。
A.20 B.25 C.30 D.3225.处理()粉尘,湿法除尘的除尘效率不高。
A.亲水性 B.疏水性 C.水硬性 D.以上均是26.在工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采用()。
A.密闭罩 B.外部罩 C.吹吸罩 D.接受罩27.布袋除尘器的过滤风速是指气体通过滤料表面时的()速度。
A.瞬时 B.平均 C.最大 D.最小2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描述有()。
①粉尘不存在爆炸上限的数值。
②电除尘器是利用粉尘能荷电的特性进行工作的。
③各种湿式除尘器均是依靠粉尘的湿润性而设计的。
④通风除尘管道的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主要以摩擦阻力为主。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29.关于通风除尘管道的设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将粉尘性质和含尘气体性质相同的尘源划为一套系统。
②每套系统的吸尘点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10~20个。
③除尘管道内气流速度应根据粉尘和含尘气体的性质选择经济风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30.()是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小、波长长的波段。
A.射频辐射 B.红外辐射 C.紫外辐射 D.激光31.()是用来描述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量。
A.声强 B.声强级 C.响度 D.响度级32.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的降噪效果。
A.1~3 B.4~12 C.12~15 D.15~2033.人类无法听到频率低于()的声音。
A.10 B.20 C.50 D.10034.在空间上一点,4个相同声压级的声音叠加后,该点上的声压级增加()。
A.4 B.3 C.6 D.735.分割粒径是反映()除尘器除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A.湿式 B.旋风 C.布袋 D.电36.根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将接触粉尘作业的危害程度分为()级。
A.6 B.5 C.4 D.337.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中,()是最主要、最危险、最常见的途径。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38.毒物的化学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亦决定其毒性,碳氢化合物中,一般直链的毒性比支链的()长链的毒性比某些短链的(),成环的比不成环的毒性(),不饱和键越多,毒性越()。
A.大,大,小,小 B.大,小,大,大 C.大,小,大,小 D.大,大,大,大 39.目前,()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绝大多数国家用做评价噪声的主要指标。
、A.A声级 B.B声级 C.C声级 D.D声级40.经频率计权后测量得到的分贝数称为计权声级,B计权曲线近似于()方等响曲线的倒置。
A.40 B.50 C.70 D.10041.长波红外线是指波长范围在()的电磁波。
A.100~400 B.760~1400 C.1400~3μm D.3μm~142.喷漆车间欲处理其作业场所中散发的苯蒸气,宜采取()回收净化方法。
A.热力燃烧 B.催化燃烧 C.冷凝 D.活性炭吸附4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2002)标准中,规定了()种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容许浓度。
A.47 B.50 C.64 D.7644.下列适用于净化回收的通风排毒方式有()。
A.自然通风 B.全面通风 C.局部送风 D.局部排风1.答案:A。
改革工艺、采用新技术、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即在工艺改革中。
应首先考虑污染预防,即采取使生产过程不产生粉尘的治本措施。
其次,才是在粉尘产生后通过治理措施减少其危害的治标措施。
2.答案:C。
飘尘,又称可吸入颗粒物(10),指粒径小于1Oμm,能长期悬浮于大气中的粉尘微粒。
3.答案:C。
吹吸罩是利用吹风口吹出的射流,将尘源散发的含尘气流吹向吸风口(排风罩的罩口),在吸风口前汇流作用下被吸入罩口,具有风量小、控制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4.答案:D。
控制风速是指将尘源散发出的粉尘吸人罩内,在控制点处必须达到的最小吸人风速。
只有外部罩在控制点的风速大于或等于控制风速时,才能将粉尘吸入罩内。
5.答案:A。
旋风除尘器的分级效率等于50%时的粒径称为分割粒径,分割粒径是反映除尘器除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该参数越小,除尘效率越高。
6.答案:B。
风机的吸入端,全压和静压均为负值。
7.答案:A。
通风机在某一个通风除尘系统中运行时,其风机的实际工作特性不仅取决于风机本身的性能参数,而且还与所在系统的特性有关。
在同一坐标图上,分别作管道特性曲线和风机特性曲线,管道特性曲线与系统风机的风量风压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风机实际运行工况点。
8.答案:C。
吸收法是采用适当的液体作为吸收剂,根据废气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液体吸收剂有选择地使气相中的有害组分溶解在液体中,从而使气体得到净化的方法。
9.答案:B。
冷凝净化技术只适用于蒸气状态有害物质的净化,如有机蒸气、高湿恶臭气体等。
10.答案:B。
高温作业系指工作场所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3·h或84/m3·h 的车间;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11.答案:D。
人耳能够听到频率为20~20000的声音(音频声)。
12.答案:C。
噪声按其频率成分的分布,可分为:低频噪声(500以下的噪声)、中频噪声(5001000)和高频噪声(1000以上的噪声)。
13.答案:A。
14.答案:C。
采用声能按时间平均的方法,求得某一段时间内随时间起伏变化的各个A声级的平均能量,并用一个在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则这一连续稳定的A声级为该不稳定声级的等效连续A声级,是针对声音的能量进行的时间平均。
15.答案:B。
由《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1~2002),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A)。
16.答案:C。
对不同频率给以适当增减(使仪器反映的读数与人的主观感觉相接近)的方法称为频率计权。
经频率计权后测量得到的分贝数称为计权声级。
17.答案:A。
由于靠近声源,直达声占支配地位,而吸声处理措施只能降低其混响声,故对于靠近声源的场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
18.答案:C。
消声器是一种在允许气流通过的同时,又能有效的阻止或减弱声能向外传播的设备。
能够较好的治理空气动力性噪声。
19.答案:C。
由于声源分布较为分散,如采用隔声,需要设置的隔声设备较多,不易实现。
而消声器主要是针对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故采用吸声措施较为可行。
20.答案:C。
波长短、频率高,辐射的量子能量大,生物学作用强。
量子能量水平达到12以上时,对生物体有电离作用,可导致机体损伤,这类电磁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量子能量小于12的电磁辐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称为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均属于电磁辐射。
21.答案:C。
非电离辐射包括射频辐射、红外辐射、紫外辐射和激光,其中射频辐射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22.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