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及PN的管理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及PN的管理
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简介与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治疗方案的变迁 硼替佐米药物简介 规范化治疗----最大临床获益的保障
不良反应简介及PN的处理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里程碑
1996
1962 Melphalan-prednisone (MP) (美法仑+泼尼松) ASCT(自体干细胞移植) 2003
•
OS
0.50
0.25
0
硼替佐米累积剂量 界标时间点开始的中位OS ≥39 mg/m2 66.3个月 <39 mg/m2 46.2个月 HR 0.533; P<0.0001(似然比检验) MP 43.1个月
0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2250
天
Mateos et al. ASH 2013 (Abstract 1968), poster presentation /resources/mtgs/ash2013/abs/1968/
硼替佐米为基础方案显著提高初治非移植MM的疗效
研究 VISTA1,2 方案 VMP MP VMPT-VT 患者数 344 338 254 ORR,% ≥PR:71 ≥PR:35 90 CR/nCR,% 30 4 TTP/PFS (月) 24 13 TFI(月) 17.6 8.4 N/A OS months/ 3-yr OS, % 56.4 months 43.1 months 70
硼替佐米(万珂)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沙利度胺 1999 序贯ASCT 2003 来那度胺 2005
Kumar SK, et al. Blood. 2008; 111: 2516-2520
初治患者传统化疗的CR率非常低
研究
Rajkumar Goldschmidt Rifkin IFM90
至疾病进展时间(TTP)
时间
CR是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预测指标: 缓解越深,至疾病进展时间(TTP)越长,预示总体生存越长
1. Niesvizky R, et al. Br J Haematol. 2008;143(1):46-53. 2. Harousseau , et al. Blood. 2009; 114(15): 3139-46 3. Chanan-Khan, et al. J Clin Oncol. 2010; 28(15): 2612-24
染色体改变
14q32 t、-13
基因突变
RAS、p53
MMC 单克隆性
增生、浸润
M蛋白
MMC的增生和浸润带来的临床表现
贫血:骨髓中正常红细胞被骨髓瘤细胞所取代,以及细胞
因子的抑制效应所引起。
出血:巨核细胞系统受抑。15%-30%有出血过多或瘀斑。 骨痛、病理性骨折:骨髓瘤细胞向外浸润,侵犯骨骼,
导致骨痛。MMC在骨内的沉积易导致病理性骨折。同时激活 破骨细胞,导致溶骨病变。
治疗
~19, 000 年死亡率 (欧洲)
1.Painuly U, et al. Clinical Medicine Insights: Oncology 2013:7 53–73 2. 候健. 中华血液杂志, 2000; 21: 567 - 568
3
理化因素
前体 浆细胞
细胞
遗传背景
抗原刺激
病毒感染
1.3mg/m2(n=26) 1.0mg/m2(n=28)
无进展患者比例
0
总生存率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0
12
24
36
时间(月)
48
60
72
时间(天)
vs.
1.3mg/m2剂量组患者疾病进展缓慢,5年存活率更高,总生存期更长
1. Jagannath S, et al. Br J Haematol. 2004; 127:165-172 2. Jagannath S, et al. Br J Haematol. 2008; 143: 537–540
7%
48%
No
Lancet 2006
ASCT :显著提高CR率、改善生存
Harousseau JL, Attal M,and Avet-Loiseau H.Blood,2009,114(15):3139
新药诱导治疗:进一步提高治疗反应率和CR率
诱导
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ASCT:更高的CR率
B + Dex 33% PAD 95% 92%
426
167 152
63.8
68.9 77
13.1
15.6 9.9
13
21.8 31
N/A
N/A N/A
30.6 months
45 months 45.2months
MPR
MP
153
154
68
50
3.3
3.2
14
13
N/A
N/A
Not reach
Not reach
1. Mateos MV, et al. J Clin Oncol. 2010;28(13):2259-2266. 2. San Miguel JF, et al. N Engl J Med. 2008 ;359(9):906-917. 3. Palumbo A, et al. J Clin Oncol. 2010;28(34):5101-5109. 4. Mateos MV, et al. Lancet Oncol. 2010;11:934-941.
硼替佐米更高累积剂量带来更长生存获益
接受中位累积剂量≥39mg/m2的患者较<39mg/m2患者OS更长(中位OS分别是66.3VS 46.2 个月)
1.00
•
0.75
更高累积剂量硼替佐米,反映 长期治疗持续时间和/或给药 强度,与改善OS密切相关。 硼替佐米维持治疗的患者,必 要时需进行剂量及疗程调整和 不良反应处理,从而获得最大 累积剂量,获得更高OS。
2015NCCN指南最多推荐的新药: 2.201 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是MM治疗的一线选择
4
初治移植候选患者治疗方案:
•硼替佐米 /地塞米松(VD)(1类) •硼替佐米 /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CD) •硼替佐米 /阿霉素/地塞米松(PAD) ( 1类) •硼替佐米 /雷利度胺/地塞米松(VRD)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地塞米松(VTD)( 1类)
(肾功能损伤)
Anemia (贫血)
Bone Disease (骨疾病)
骨髓瘤的诊断标准(IMWG) 标 准 M 蛋白 BM克隆性浆细胞, % 终末器官损害
*C: 钙水平升高(> 11.5 mg/L 或 ULN) R: 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 > 2 mg/dL) A: 贫血女(Hb < 10 g/dL 或 2 g < 正常) B: 骨疾病(溶骨性病变或骨质疏松症)
自然病程: 具有进展性,且不断复发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
无症状期
100
症状期
骨髓瘤活动期 复发 复发 难治性 复发
率占血液系统恶性
肿瘤的10%1,仅 次于非霍奇金淋巴
M蛋白(g/L)
50
瘤,列第二位2。
MGUS或冒烟 型骨髓瘤
20
缓解平台期
治疗
~27, 500 新发病例 (欧洲)
治疗
~70, 000 欧洲每年患者
神经系统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肿块或骨碎片压迫
脊髓,高黏滞血症; 外周神经系统症状:感觉异常、麻木等
M蛋白大量分泌带来的临床表现
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M蛋白,正常免疫球 蛋白合成受抑制。
淀粉样变性 肾脏损害 高粘滞综合征 高钙血症 反复感染
主要临床表现——Crab
HyperCalcemia ( 高钙血症) Renal Impairment
初治非移植候选患者治疗方案:
•硼替佐米 /地塞米松(VD) •硼替佐米/马法兰/泼尼松(VMP)(1类)
维持治疗:
•硼替佐米 (V)
•硼替佐米 (V)(1类) 硼替佐米是2015 NCCN新版指南中 •硼替佐米 /地塞米松(VD ) •硼替佐米 /雷利度胺/地塞米松(VRD) 在MM各治疗阶段推荐次数最多的药物或治疗方案 •硼替佐米 /脂质体阿霉素/地塞米松(B+PLD) (1类)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地塞米松(VTD) •硼替佐米/沙利度胺/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依托泊苷 (VTD-PACE)
病 例
100 203 97 100
方案
Dex VAD DVd VMCP
CR/nCR
0% 3% 3% 5%
CR+PR
50% 63% 43% 52%
干细胞 采集
Yes Yes Yes Yes/No
参考文献
JCO 2006 ASH 2005 Cancer 2006 NEJM 1996
Palumbo
126
MP
GIMEMA3
42
24
20 28 7.7
37.2
27.4
34 25 14.9
VMP
PETHEMA4 Rajkumar5 VMP-VP VTP-VT TD
257
130 130 235
81
80 81 63
N/A
N/A N/A N/A
517Βιβλιοθήκη 65 N/AMorgan6
Morgan7
MM- 015
CTD
MPT MPR-R
5. Rajkumar SV, et al. J Clin Oncol. 2008;26:2171–2177. 6. Morgan GJ, et al. Blood 2011;118:1231–1238. 7. Palumbo A, et al. Blood 2008;112:3107–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