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1、简述土壤空气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2、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3、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状有什么影响?4、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有哪些?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有哪些?6、什么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为何说土壤形成是两者矛盾统一的结果?参考答案:1、简述土壤空气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答:(1)影响种子发芽。
(2)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功能。
(3)影响微生物活性与有毒物质的产生。
(4)影响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5)影响作物的抗病性。
2、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有哪些?答:(1)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可逆反应。
(2)交换是等当量进行的。
(3)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
3、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状有什么影响?答;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一般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大类。
不同质地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特征:(1)砂质土土壤固相骨架松散,砂粒很多而粘粒很少,粒间孔隙大,含水少,保水性弱,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少,保肥能力弱,养分容易流失;热容量小,土壤温度升降快。
(2)粘质土土壤中粘粒含量高而砂粒含量低,粒间孔隙数目比砂质土多但更为狭小,蓄水性好,通气往往不畅;矿质养分丰富,且有机质含量高,保肥能力强;热容量大,昼夜温度变幅较小。
(3)壤质土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之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
4、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有哪些?答:(1)盐基饱和度在一定范围内土壤pH随盐基饱和度的增加而增高;(2)土壤空气中CO2分压石灰性土壤空气中的CO2分压愈大,土壤溶液的pH愈大;(3)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的pH一般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4)土壤氧化还原条件淹水或施有机肥促对土壤的pH有明显的影响。
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有哪些?答:(1)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性。
①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可以植物提供多种营养成分。
②土壤有机质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促进土壤中的迟效养分释放。
③土壤中的一些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与有机质络合后不但移动性增强,而且可以减少土壤固定。
6、什么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为何说土壤形成是两者矛盾统一的结果?答: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
地质大循环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是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大循环。
生物小循环是植物营养元素在生物体与土壤之间的循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形成植物体,后者供动物生长,动植物残体回到土壤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植物需要的养分,促进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地质大循环涉及空间大,时间长,植物养料元素不积累;而生物小循环涉及空间小,时间短,可促进植物养料元素的积累,是土壤中有限的养分元素发挥作用。
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共同作用是土壤发生的基础,无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就不能进行;无生物小循环,仅地质大循环,土壤就难以形成。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两种循环过程相互渗透和不可分割地同时进行着。
2:[判断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愈大,对酸的缓冲性能愈强,对碱的缓冲性能愈弱。
参考答案:错误3:[判断题]土壤中的原生矿物大多颗粒细小,是土壤粘粒和胶粒的主要成分。
参考答案:错误4:[判断题]土壤的宜耕期是指可以对土壤进行耕作的日期。
参考答案:错误5:[判断题]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因受物理因素的作用崩解破碎,并改变岩石成分的过程。
参考答案:错误6:[判断题]成分有机残体的C/N比值愈大,有机残体愈易分解。
参考答案:错误7:[判断题]由于气候等原因,我国南方土壤均为酸性土壤,而北方土壤均为碱性土壤。
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气体扩散是土壤通气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正确9:[判断题]阳离子交换量受到如质地、有机质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每种土壤都有一个固定的阳离子交换量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任何一种土壤都是由不同的土粒所组成,但土壤中各种粒级往往是平均分配的。
参考答案:错误11:[判断题]土壤中养分、水分、空气、热量四大肥力因素相互独立,分别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参考答案:错误12:[单选题]土壤中的阴离子与土壤胶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由正电胶体静电引力吸附B:被负电胶体排斥,即负吸附C:由不带电的胶体产生专性吸附D:由于静电引力吸附,可使土壤胶体负电荷增加参考答案:D13:[单选题]土壤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具有胶体的性质,常称为。
A:粘土矿物B:原生矿物C:次生矿物D:胶体矿物参考答案:A14:[单选题]土壤中所有的大小孔隙都充满水时,水分流动的推动力是。
A:重力势和压力势B:基质势和重力势C:基质势和压力势D:基质势、重力势和压力势参考答案:A15:[单选题]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进行矿质化(分解)过程和腐殖化(合成)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关系是。
A:先分解,后合成B:先合成,后分解C:同时进行,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中进行的程度相同D:同时进行,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中进行的程度不同参考答案:D16:[单选题]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母质形成之后,必需经过生物的作用和土壤形成过程,才能转变为土壤。
B:风化过程的结束,标志着成土过程的开始。
C:母质与土壤相比,在四大肥力因素上还有质的区别。
D:母质与岩石相比,已发生了质的改变,即母质已具备了初步肥力。
参考答案:B17:[单选题]有关腐殖质的错误说法是。
A:腐殖质是组成和性质不同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的混合物B:其主体是腐殖酸及其与金属离子结合的盐类C:其三个组分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均能被提取出来D:在它的表面既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参考答案:C18:[单选题]不同质地的土壤,其对酸碱缓冲性次序是。
A:粘土〉壤土〉砂土B:砂土〉壤土〉粘土C:壤土〉粘土〉砂土D:壤土〉砂土〉粘土参考答案:A19:[单选题]不同质地的土壤田间持水量不同,田间持水量最大的土壤是。
A:砂土B:壤土C:粘土D:不确定参考答案:C20:[单选题]下列几种土壤中最不理想的一种是.A:上为砂土(20cm),下为粘土(60cm)B:粘质土壤(地下水位高)C:粘质土壤(地下水位低)D:壤土参考答案:B21:[单选题]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的。
A:粘粒含量B:砂粒含量C:有机质含量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参考答案:D1:[论述题]1、简述我国土壤形成条件和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范围的关系。
2、简述低产水稻土的特性及其改良方法。
3、如何合理保护我国土壤资源?4、我国耕地资源与土壤资源有什么特点?5、高产肥沃土壤有什么特点?如何培肥土壤?6、什么是土壤退化?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参考答案:1、简述我国土壤形成条件和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范围的关系。
答:(1)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的影响下,构成了我国季风气候的地理条件。
陆地植被大体上可以分为森林、灌丛、草甸、沼泽、草原、荒漠等植被。
成土母质主要类型:碎屑型、碳酸盐型、含盐型、硅铝型、富铝型、还原型母质。
(2)主要土壤类型:(土纲)富铁土与铁铝土土纲、淋溶土土纲、雏形土土纲、均腐土土纲、人为土土纲、盐成土土纲。
(3)我国土壤形成条件和土壤类型、土壤分布的关系表现为:生物气候带的作用下,热量带和植被带呈有规律的更替,土壤类型也发生相应的更替,呈现规律性。
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大陆东部由北向南:灰土―雏形土―淋溶土―富铁土―铁铝土,由东向西:淋溶土―均腐土―干旱土。
大陆东部由北向南:漂灰土―暗棕壤―棕壤、褐土―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
温带由东向西:暗棕壤―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漠境土壤。
2、简述低产水稻土的特性及其改良方法。
答:我国低产水稻土约占水稻土总面积的26%,有冷浸田、黏结田、沉板田和反酸田4大类型。
其特性和改良利用方法如下:(1)冷浸田这类水稻土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谷地和丘陵低洼地段,是长期淹水形成的强还原性水稻土。
低产的原因是水土温度低,有效养分缺乏,土壤结构差,耕作管理困难,还原性物质过多。
其主要改良措施:开沟排水,增施肥料和干耕晒田。
(2)黏结田系指质地黏重、黏结性强的低产水稻土,多属地表水型,也有良水型。
低产的原因是: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低,结构性差,耕性不良,有效养分少,供肥能力低。
其主要改良措施:有机肥改土,掺沙改土,晒垡冻垡。
(3)沉板田系质地过砂或粗粉粒过多的低产水稻土,低产原因是沉浆板结、养分贫乏和保水、保肥性能差。
其主要改良措施;增施有机肥和氮、磷肥,掺泥改土,改善灌排条件等。
(4)反酸田即咸酸水稻土,有较多含硫化合物,在排水条件下生成硫酸,土壤呈强酸性(pH2~3),水溶性铝可高达24cmol(+)/kg,有大量的亚铁存在,严重危害水稻等作物的生长。
其主要改良措施:蓄淡(水)洗酸,以水压酸,石灰制酸,填土隔酸和铲秧抗酸。
3、如何合理保护我国土壤资源?答:(1)强化耕地管理,建立健全和坚决执行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2)科学合理进行土地开发整理;(3)增加对耕地的投入,实行集约化经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4)改造中低产田;(5)提高复种指数;(6)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4、我国耕地资源与土壤资源有什么特点?答:我国耕地资源与土壤资源的特点如下: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土壤资源比重较大,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受人为影响深刻。
5、高产肥沃土壤有什么特点?如何培肥土壤?答:(1)高产肥沃土壤的特点:1) 耕层深厚,土层构造良好;2) 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丰富;3) 酸碱度适宜,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4) 地面平整;5) 土温稳定,耕性良好;6) 作物产量高。
(2)土壤培肥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三个方面。
1)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等;2)生物措施主要包括从区域生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发,增加大区域的植被覆盖,提高区域光、温、水的利用,使引入到区域农田土壤的总的物质与能量增加,减少水土流失,使农田土壤生态更为优化。
具体技术措施包括建立农田防护林、优化作物布局、实行合理的间作套种等;3)农艺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创造深厚的耕层,广辟肥源,合理施肥,提高保蓄和调节养分的能力。
6、什么是土壤退化?有哪几种主要类型?答:(1)土壤退化指在各种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人为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导致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或土地利用能力和环境调控能力下降的过程。
(2)土壤退化的类型包括土壤面积萎缩和土壤性质恶化,进一步的分为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化、土壤污染以及不包括上列各项的土壤性质恶化、耕地的非农业占用6类。
2:[单选题]碱化过程是不断被吸附到土壤胶体上的过程。
A:交换性钙B:交换性镁C:交换性钠D:交换性钾参考答案:C3:[单选题]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及疏松土质是土壤沙化和沙漠化的自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