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考]初二语文期末考试作文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考]初二语文期末考试作文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考]初二语文期末考试作文心态要好,摆正身心,价值千金,成绩好坏,不足为怪,祝你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期待你的成功!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给下面一段话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pì(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 )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 )败的小屋;老王正dēng( )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2.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1)他的游记里,十分推祟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 )(2)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 )(3)他的家,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 )(4)人,是建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 )3.下面这段文字有两句有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每句只改一处。

(2分)①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左右,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 __的53%。

③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这7%的国土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④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

我们一定要增强防震意识。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4.按要求填空。

(6分)(1)把人的喜怒哀乐投射到具体的事物上,以美景衬哀情,这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比如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2)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成语的诗句是_______,____(3)“乡愁”是古今诗词中共同的主题之一。

崔颢《黄鹤楼》中的“_________,”抒发了浓浓的乡愁。

(4)李白《送友人》中,借马鸣来表达悠悠的离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巧借梦境来抒发强烈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6)《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仿照下面这段话的句式,利用提供的材料,另写一段话。

(2分)没有语文老师的博学多才,没有数学老师的端正严谨,没有英语老师的风趣幽默,没有音乐老师的和蔼慈祥,我们的班级将失色不少。

【材料】李白——洒脱豪放杜甫——沉郁顿挫王维——诗中有画李商隐——情深词婉6.名著阅读。

(2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校园网上的论坛是同学们发表感言的地方。

语文组的“文学论坛”准备向大家征集“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请你简要写出对上述语段的阅读感言。

二、古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2题。

(一)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8.这首诗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赏析第二联好在何处。

(3分)(二)三峡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辨析词义:(4分)(1)绝 (2)其(3)自 (3)三1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文章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三峡哪一时节的景色?渔歌的引用给文章增添了什么色彩?(4分)12.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3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 _______ 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____一句相对应。

三、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23题。

(一)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 __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鹜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眷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这句话所表现的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2分)14.第二自然段主要从哪方面对赵州桥进行说明的?(2分)15.根据你对第一段中划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

(3分)16.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

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将关键词语用曲线标示出来。

(2分)17.选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抄写一个例句。

(4分)(1)(2)(二)金色的手指殷健灵一缕细若游丝的琴声从门边的角落里悄悄地浮出,犹如一束明媚的阳光照耀在我们每个孩子的头顶。

我看见音乐老师纤长的手指如鱼儿一般在黑白琴键上灵巧地游动。

在阳光的早晨,那手指变成金色的,神圣而优雅。

忽然,琴声戛然而止,音乐老师用手指朝我指了指,说:“对,是你,张大嘴唱,不要怕。

”琴声又响起来,可我还是听不清自己的声音,我的歌声细细的低低的,总是躲在别人响亮的歌声后面。

我真的不会唱歌,真的不会唱歌,这么想着,我的脸慢慢地红起来,红到脖颈,像发烧了一样。

轮到单独唱了。

我捧着歌本的手却一直抖抖索索。

我的声音很不情愿地从嗓子眼里挤出来,那么平淡那么干涩。

音乐老师微笑着按了几个琴键提示我,她弹琴的手指泛着淡金色的光泽。

噢,我真笨,我诅咒着自己,几乎要哭出来了。

可是,瑛子是多么让人羡慕啊。

初一时,在学校的文艺会演上,瑛子站在台上当着一千多师生的面演唱《月儿弯弯照九州》。

那时,她扎着辫子,辫梢上系了朵淡紫色的小花,显得伶俐可人。

她的歌声糯糯的,甜甜的,像是放了蜜糖,把这首歌演绎的悲悯动人。

动听的歌喉会让一个女孩更加美丽可爱,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而自卑的我,只敢在心里悄悄地唱……学校里成立了音乐兴趣小组,一连几天,班里都在议论这事儿。

我兴致勃勃地鼓励同学参加。

我对瑛子说:“你有音乐天赋,一定能行!”可是轮到报名时,我自己却迟疑了,我的乐感不行,而且功课那么忙,我替自己寻找逃脱的理由。

当大家争着报名的时候,我悄悄缩到了后面。

从这以后,在很多个上完课的下午,我都会见到一幅令人心动的风景。

在教学楼下的花坛边,瑛子抱着手风琴和几个男生坐在台阶上练琴。

他们已经会拉一些简单的曲子,他们的手指变得熟练灵巧了。

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天,太阳特别好,花坛里的一串红开得特别艳,我记得瑛子他们演奏的是我最熟悉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趴在栏杆上出神地注视着他们。

瑛子的身子起伏着,双肩的摆动呈现出一种柔美的弧度,她的眼睛微闭着,像是沉醉了,又像是睡着了。

悠扬的乐声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我看见瑛子纤长的手指在阳光下痴迷地舞蹈,金色的,就连指甲也泛着莹莹的光。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悄悄地移走到走廊的立柱后面,生怕他们看见我。

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在作祟呢?我渴望音乐,又逃避音乐,因为我太看轻自己。

我将永远游离于音乐之外吗?想到这一点,我惊得浑身战栗。

我想当众放歌,又生怕自己生涩的歌声会把一点残存的幻想也剥夺掉。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后。

在一次晚会上,有一位长者对我说:“唱一曲吧,会很好听的。

”不知是出于对长者的尊敬,还是一时的冲动,我竞接过了话筒。

我放开胆子,让声音从身体里畅快地流出,我唱的是一支在心中默唱了无数次的曲子:“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苦过你的苦……"我听见甜润而深情的歌声在大厅里回荡,我眼里噙满泪水。

走下台的时候,长者紧握住我的手说:“你唱得好极了!”我的眼睛更湿了,那块阻滞我心灵多年的磐石就这么被轻轻搬动了吗?我突然有了想欢呼的冲动。

我闭上眼睛,久久地品味着喜悦的心情。

呵,那手指,金色的手指又一次在我记忆的琴键上跳动,跳动,也许,它将是我一生中永远的遗憾和追求。

18.本文巧妙地将情节发展与心理变化结合起来描写,引人入胜。

请根据文章主要情节和“我”的心理活动,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音乐课上“我”不敢大声唱歌,“我”诅咒着自己,几乎要哭出来了。

→“我”没有报名参加音乐小组,①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我”深为震动,又生怕她看见“我”。

→③_________。

19.本文最后一句“呵,那手指,金色的手指又一次在我记忆的琴键上跳动,跳动……”意蕴丰富,耐人思索。

请联系全文说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2分)20.本文对“金色的手指”的描写生动传神,动人心弦。

请从修辞角度分析下面句子好在哪里。

(4分)(1)音乐老师纤长的手指如鱼儿一般在黑白琴键上灵巧地游动。

(2)瑛子纤长的手指在阳光下痴迷地舞蹈。

21.文章第四段描述瑛子初一时表演的情景有无必要?为什么?(2分)22.本文中有不少语句颇见作者的写作匠心,耐人寻味。

请根据你的理解,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她扎着辫子,辫梢上系了朵淡紫色的小花”,这一句描写瑛子的外貌可人,与下文描写瑛子歌声的甜美相映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