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税收收入分析
4、专题分析:反映某个问题、某种现象 或某项政策的详细情况,如非典影响税收 分析、金税工程对收入的影响、减免税效 果分析等。 5、税收收入分析:反映税收收入的动态 收入情况,通常指各地、各级税务机关都 在做的月度税收执行情况分析,有的地区 按旬分析,也有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市 县已经可以做到即时掌握收入情况并进行 分析。
复杂性
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内容上看,每一次收入分析中都可能会包括宏 观分析、中观分析、微观分析以及专题分析的内容,收入 分析中的一个概括、一个结论、一项建议往往要以其他形 式的翔实分析为前提和基础; 二是从对象上看,收入分析面对的是经常变化的收入 形势,这个月高增长,下个月可能就变成低增长甚至下降, 具体到一些税种、行业情况的变化就更加频繁和明显,可 以说收入分析没有固定的分析对象,每次分析面临的都可 能是一个变化了的复杂的局面。
县税务机关税收分析工作的主要职责 包括贯彻上级税收分析工作要求,开展本 地区经济税源分析调查,做好税收日常分 析和专题分析,特别是做好本地区重点税 源企业的税收微观分析,并做好税收分析 的上报和信息反馈工作,为上级领导决策 和加强税源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二)原则
1、客观公正
2、系统规范 3、高效简洁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就税收分析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彻 底消除传统的以计划完成情况为分析起点 和终点的做法,将收入分析的重点切实转 移到收入情况是否正常、收入增长与经济 发展是否协调、收入过程是否符合组织收 入原则要求上来,深刻揭示税收增减变化 的内在原因,准确描述收入发展变化趋势, 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推动组 织收入工作和整体税收工作的顺利发展。
三、税收收入情况,归纳收入的主要特点。 2、分析税收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对经济、政 策、征管等因素对收入产生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3、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 的意见和建议。 4、预测收入变化趋势,指导税收与经济的协调 增长和税收任务的圆满完成。 5、反映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对影响收入的重大 问题深入研究,防患于未然。
(总局印发的《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国税发〔2007〕46号 )
简单地说,税收分析就是以丰富的税 收数据资料为了基础,通过数据的挖掘与 整理,对税收工作和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客 观的描述和评价,并对未来发展形势进行 预测与推断,为领导决策提供决策支持。
税收分析的简要分类: 一般来讲,税收分析是根据工作需要, 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 行常规分析和专题分析。 常规分析主要动态反映当期(月、季、年) 税收收入情况;
普遍性 体现在地域的广泛性和时间的经常性。 全市各级县(市区)税务机关都要逐月对 税收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并要以书面形式 对上报告、对下通报,这一特点是其他任 何一个分析方式都无法具备的。
二、税收收入分析的目的和原则
(一)目的 1.准确判断收入形势,为领导决策服务。 2.深入分析税收增减变化原因,准确预测 税收收入走势。 3.发现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4.反馈经济运行情况,发挥税收监督职能。
如何写好税收分析
全市计统工作会议发言提纲
一、什么是税收分析
税收分析: 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 一定时期内税收与经济税源、税收政策、税 收征管等相关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 析、评价,查找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 而提出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 建议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它是税收管理 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促进税收科学化精细 化管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重要手段。
税收收入分析区别与其他分析形式的 三个主要特点: 1、重要性 2、复杂性 3、普遍性
重要性 体现在由税收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税 务部门有职责对税收的多少、收入情况的 好坏、收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滚动的、不 间断的分析,其他分析形式搞不搞充其量 是工作面宽面窄、深入不深入的问题,而 收入情况分析搞不搞则是失不失职的问题, 每一期数字出来后,不论上级或领导有没 有要求,本级税务机关特别是计统部门, 必须要对收入情况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
归纳为四个方面: 1.税收入库情况是否正常 2.应征税收增长与经济是否协调 3.税收政策是否及时落实 4.征管手段是否取得成效
(二)步骤
1.占有资料,并不断扩大信息量。 2.运用各种方法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出需 要的各种分析表式。 3.提炼、归纳、总结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分析的 初步思路。 4.对初步思路进行相关分析,去伪存真,对要说 明的问题要寻找足够的论证加以印证。 5.撰写分析报告。
专题分析主要反映特定税收问题或现象。
按税收分析的内容区分,税收分析大致 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1、宏观分析 2、中观分析 3、微观分析 4、专题分析 5、税收收入情况分析
1、宏观分析:反映全国或地区税收总量 与国民经济总量的关系,包括目前进行的 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宏观税负研究、 纳税能力估算等。 2、中观分析:反映某些行业、某些类型、 某些税种税收收入情况,如重点税源收入 情况分析、卷烟行业税收分析、国有企业 所得税收入形势分析等。 3、微观分析:反映微观领域税收收入情 况,如某个企业或某个项目的税收收入情 况、基层征管部门开展的纳税评估等。
因素分析法 从经济、政策、征管以及特殊因素等 方面对税收、税源进行分析。其中,经济 因素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企业效益 以及产品价格等变化情况;政策因素主要 是指税收政策调整对税收、税源的影响; 征管因素主要包括加强税源管理和各税种 管理、清理欠税、查补税款等对税收收入 的影响;特殊因素主要是一次性、不可比 的增收、减收因素。
(三)税收分析的方法包括: 1.对比分析法(规模、结构、增减、进度、关联 税种 ) 2.因素分析法(经济、政策、征管、其它因素 ) 3.数理统计分析法 (一元或多元统计分析 ; 按 照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研究税收现 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水平动态分 析等)
对比分析法 通过各项税收指标之间或者税收与经济 指标之间的对比来描述税收形势、揭示收 入中存在的问题。税收数据的对比分析通 常包括规模、结构、增减、进度、关联税 种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税收与经济的对比 分析主要采用税负和弹性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