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1
1、天王补心丹中配伍茯苓意在()
A、健脾
B、宁心
C、渗湿
D、利水
E、消痰
2、天王补心丹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B、心阴不足,肝气失和
C、心肾两亏,阴虚血少
D、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E、心阳偏亢,心肾不交
3、酸枣仁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B、心阴不足,肝气失和
C、心肾两亏,阴虚血少
D、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E、心阳偏亢,心肾不交
4、以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酸枣仁汤
C、朱砂安神丸
D、当归六黄汤
E、天王补心丹
5、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龙骨人参
B、人参菖蒲
C、菖蒲远志
D、远志当归
E、当归石斛
6、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知母
B、茯神
C、远志
D、柏子仁
E、龙眼肉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B
2、
【正确答案】C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酸枣仁汤主治的失眠属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常伴有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等症状。
4、
【正确答案】C
5、
【正确答案】D
6、
【正确答案】A
(一)A1型题
1.寸口位于( )
A. 头侧太阳穴
B.颈部人迎处
C.手腕掌后桡动脉处
D.腹股沟动脉处
E.脚背趺阳脉处
2.寸口诊脉法始见于( )
A.《内经》
B.《难经》
C.《脉经》
D.《伤寒杂病论》
E.《中藏经》
3.右手寸口寸、关、尺三部一般侯( )
A.心肺肝
B.肺脾命门
C.心肝肾
D.心脾肾
E.上中下三焦
4.左手寸口寸、关、尺三部一般侯( )
A.心肺肝
B.肺脾命门
C.心肝肾
D.心脾肾
E.上中下三焦
5.《内经》认为切脉的最佳时间是( )
A.平旦
B.日中
C.日西
D.夜晚
E.环境安静即可
6.小儿寸口短小,故一般切脉时可采用( )
A.三指密布法
B.二指切脉法
C.一指定关法
D.遍诊法
E.望食指络脉法
7.每次诊脉的时间最佳为( )
A.1分钟
B.2─3分钟
C.5分钟
D.3─5分钟
E.半分钟
8.正常的脉象称为( )
A.正脉
B.平脉
C.和脉
D.缓脉
E.有根脉
9.轻取即得,重按稍减的脉是( )
A.浮脉
B.洪脉
C.芤脉
D.革脉
E.濡脉
10.濡脉的脉象表现为( )
A.脉来无力
B.脉来虚浮
C.脉来细软
D.脉来沉细
E.脉来浮而细软
11.三部举按皆有力的脉称为( )
A.紧脉
B.大脉
C.弦脉
D.实脉
E.洪脉
12.应指明显,但细小如线的脉是( )
A.濡脉
B.细脉
C.弦脉
D.小脉
E.弱脉
13.紧脉的主病为( )
A. 寒、痛、宿食
B.寒、痛、痰饮
C.表证、瘀血、痰饮
D.宿食、瘀血
E.寒、痛
14.单主阳热亢盛的脉象是( )
A.数脉
B.实脉
C.滑脉
D.洪脉
E.促脉
15.弦细脉的主病为( )
A.里寒证
B.肝郁气滞
C.血虚肝郁
D.阴血亏虚
E.肝风挟痰
16.辨肌肤肿胀,按之凹陷举手即起的是( )
A.肤肿
B.气肿
C.水肿
D.趺肿
E.脓肿
17.心下或胃脘满痛,按之坚硬而痛的称( )
A.心下痞
B.脘痞
C.满痞
D.胸痹
E.结胸
18.小儿手掌心发热,多属( )
A.蛔虫
B.阳亢
C.阴虚
D.脾虚
E.食积
19.症见胸腹灼热而四肢厥冷,多是( )
A.食厥
B.寒厥
C.热厥
D.蛔厥
E.气厥
20.腹中有块,按之坚硬疼痛,推之不移,长久不散的称( )
A.聚
B.瘕
C.痈
D.疝
E.癥
(二)A2型题
1.男性患儿李某,5岁,腹痛月余。
其腹痛的特点是脐周疼痛,时作时止,按之有块,呈条索筋结状,有移动感。
其腹痛病多属( )
A.燥屎
B.肠痈
C.蛔虫
D.癥积
E.气滞
2.林某,女性病人,腹痛两天。
其右下腹疼痛,从上腹部转移而来,按之疼痛不甚,突然放手疼痛加剧。
舌红苔黄而干,脉数。
其腹痛原因为( )
A.燥屎
B.肠痈
C.蛔虫
D.癥积
E.气滞
3.病人罗某,臀部疮疡5日,查见局部红肿高突,灼热,根盘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