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培养方案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培养方案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信号与信息处理以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为主体,包含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的处理问题,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的各个领域。

主要研究内容为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和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前者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图像和多维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非线性信号处理、信号处理系统等;后者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源编码理论与数据压缩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集成、信息处理系统等。

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特别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的研究领域有交叉。

达到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培养目标,可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合作精神。

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及掌握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须的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开发和教学工作能力,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文献,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三、研究方向
1.图像与视频信号分析处理
2.语音信号分析与处理
3.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4.通信信号分析与处理
5.信息处理系统集成与应用
6.智能信息处理
四、学习年限
学制2.5年。

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少为2年,最长不超过3.5年。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包括课程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课、学位课、选修课和补修课程。

学位课不低于11学分。

专业英语、学术报告、实践环节经导师考核合格后计学分。

六、培养方式、考核方式及要求和学位论文要求
参见《江南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该方案从2013级研究生开始执行,解释权属物联网工程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