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参数 对pH的敏感性 的敏感性 对温度的敏感性
产酸菌 不太敏感,最佳 不太敏感,最佳pH 为5.5~7.0 最佳温度: 最佳温度:20~35℃ ℃
5%
复杂有机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类脂类) 水解
20%
10%
简单有机化合物 (糖、氨基酸、肽) 产酸 长链脂肪酸 (丙酸、丁酸等)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厌氧生物滤池作为第二代厌氧工艺的典型, 厌氧生物滤池作为第二代厌氧工艺的典型, 在现在的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应用中非常广泛。 在现在的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应用中非常广泛。 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占大多数, 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占大多数,其填料生物 厌氧生物滤池占大多数 量高,容易堵塞, 量高,容易堵塞,所以常用于处理高浓度可溶态 有机废水为主。降流式能克服堵塞 能克服堵塞, 有机废水为主。降流式能克服堵塞,但附着的微 生物容易流失,因此处理效率相对低一些。 生物容易流失,因此处理效率相对低一些。平流 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 式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 在设计计算中,填料是主要部分, 在设计计算中,填料是主要部分,此外还应 考虑运行中温度、pH、水力停留时间、 考虑运行中温度、pH、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 和堵塞等影响因素。 和堵塞等影响因素。
35%
13% H2 CO2
17% 乙酸
28%
CH4 CO2
72%
厌氧消化机理示意图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优点
需要的能量少, 需要的能量少,产生甲烷是一种潜在的能源 产生的剩余生物污泥较少 负荷高,可处理高浓度、 负荷高,可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 需要的营养物较少
缺点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第二代厌氧工艺
有大量的活性厌氧污泥, 有大量的活性厌氧污泥,能将固体停留时间和 水力停留时间分开, 水力停留时间分开,使得反应器内固体停留时 间可达上百天, 间可达上百天,水力停留时间仅为数天甚至数 小时, 厌氧生物滤池、 小时,如厌氧生物滤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 分段厌氧处理法和厌氧流化床等 器、分段厌氧处理法和厌氧流化床等。 缺点:一般只适应处理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缺点:一般只适应处理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当有机负荷变幅大时, 当有机负荷变幅大时,对低浓度废水由于产气 量小,搅拌强度小,使得污泥不能很好悬浮, 量小,搅拌强度小,使得污泥不能很好悬浮, 泥水接触不均,有效处理容积大为减弱。 泥水接触不均,有效处理容积大为减弱。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第三代厌氧工艺
保持污水和活性污泥的良好接触, 保持污水和活性污泥的良好接触,加强传 质效果,大大提高反应器的容积利用率, 质效果,大大提高反应器的容积利用率, 抗负荷冲击能力强, 膨胀颗粒污泥床、 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如膨胀颗粒污泥床、 折流板式厌氧反应器等 折流板式厌氧反应器等。 特点:水力停留时间短,容积负荷高, 特点:水力停留时间短,容积负荷高,可 间歇性运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强, 间歇性运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强,对有 毒物质和抑制性化合物具有较强缓冲能力, 毒物质和抑制性化合物具有较强缓冲能力, 出水水质较好。 出水水质较好。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厌氧
有 机 物
的
水解
酸化
乙酸化
甲烷化
厌氧消化的过程(四阶段) 厌氧消化的过程(四阶段)
阶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水解发酵阶段 2. 产氢产乙酸阶段 3. 产甲烷阶段
程 启
厌氧过程中涉及底物的降解、 厌氧过程中涉及底物的降解、微生物 的生长和甲烷的生成三方面,其中甲烷的 的生长和甲烷的生成三方面, 生成是整个反应过程的限制性阶段。 生成是整个反应过程的限制性阶段。 甲烷细菌对温度、pH值和有毒物质均 甲烷细菌对温度、pH值和有毒物质均 较敏感(温度:35 38或52-55,pH:6.8:35较敏感(温度:35-38或52-55,pH:6.87.2)。 7.2)。 反应速度慢,主要用于污泥的消化、 反应速度慢,主要用于污泥的消化、 高浓度有机废水和较高温的工业废水。 高浓度有机废水和较高温的工业废水。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营养与C/N比 营养与C/N比
厌氧消化原料是厌氧消化微生物赖以生长、 厌氧消化原料是厌氧消化微生物赖以生长、 繁殖的营养物质, 繁殖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中最重要的 是碳素和氨素两种营养物质 C/N比过高,碳素多,氮素养料相对缺乏, C/N比过高,碳素多,氮素养料相对缺乏, 比过高 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 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有 机物的分解速度就慢、发酵过程就长。 机物的分解速度就慢、发酵过程就长。 C/N比过低,可供消耗的碳素少, C/N比过低,可供消耗的碳素少,氮素养料 比过低 相对过剩,则容易造成系统中氨氮浓度过高, 相对过剩,则容易造成系统中氨氮浓度过高, 出现氨中毒。 出现氨中毒。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人类第一次有意识地利用厌氧生物过程来处理废弃物, 人类第一次有意识地利用厌氧生物过程来处理废弃物,是 1881年由法国的“自动净化器”开始的,最常见的是化粪池。 年由法国的“ 年由法国的 自动净化器”开始的,最常见的是化粪池。 早期方法简单,处理废水的同时, 早期方法简单,处理废水的同时,也处理沉淀下来的污泥 水力停留时间很长,出水水质也较差; 水力停留时间很长,出水水质也较差;
第15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章
第一节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第三节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计算
厌氧生物处理定义: 厌氧生物处理定义: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在厌
氧条件下, 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或兼性微生物 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经济、节能、 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经济、节能、有效并能 实现污水能源化和资源化的方法。 实现污水能源化和资源化的方法。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抑制物质 Na Fe Cr6+ Cr3+ Cd
浓度/(mg/L) 浓度/(mg/L) 3500~5500 ~ 1710 3 500 150
p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作用 p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作用
1.由于pH的变化引起微生物体表面的电荷变化,进 由于pH的变化引起微生物体表面的电荷变化 的变化引起微生物体表面的电荷变化, 而会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吸收; 而会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吸收; 2.pH除了对微生物细胞有直接影响外,还可以促使 pH除了对微生物细胞有直接影响外 除了对微生物细胞有直接影响外, 有机化合物的离子化作用, 有机化合物的离子化作用,从而对微生物产生间接 影响, 影响,因为多数非离子状态化合物比离子状态化合 物更容易渗入细胞; 物更容易渗入细胞; 3.pH强烈地影响酶的活性,酶只有在最适宜的pH值 pH强烈地影响酶的活性 酶只有在最适宜的pH值 强烈地影响酶的活性, 时才能发挥最大活性,不适宜的pH值使酶的活性降 时才能发挥最大活性,不适宜的pH值使酶的活性降 进而影响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化学过程。 低,进而影响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化学过程。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新型厌氧工艺
近十几年来, 近十几年来,随着厌氧处理理论和实践的积 累,国际上陆续研制和开发了一些新型的污 水厌氧反应器, 序批间歇式厌氧反应器、 水厌氧反应器,如序批间歇式厌氧反应器、 移动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等等,部分已 等等, 移动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等等 开始投入市场运行。 开始投入市场运行。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类似为厌氧接触法的改进版,增加了气、 类似为厌氧接触法的改进版,增加了气、液、 固三相分离装置,显著提高了处理效率。 固三相分离装置,显著提高了处理效率。 构筑物简单,无需复杂机械设备,运行经济, 构筑物简单,无需复杂机械设备,运行经济, 有机负荷率和去除率高, 有机负荷率和去除率高,能适应较强负荷冲击和 温度、pH变化 变化。 温度、pH变化。 但对底部污泥床的活性成分利用和剩余污泥 的处理不易控制。 的处理不易控制。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8 7 6 有机物负荷 有机物负荷(kg/m·d) 5 4 3 2 1 0 25 30 35 40 温 度 ( C) 45 50 55
4
3 产气量(m/m·d)
2
1
0
温度与有机物负荷、产气量关系 温度与有机物负荷、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60
50
40
T(C)
30
20
10
0
15
30
45
60
75
90 t( d)
105
120
消化时间
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搅拌和混合
搅拌可使消化物料分布均匀, 搅拌可使消化物料分布均匀,增加微生物与 物料的接触,并使消化产物及时分离, 物料的接触,并使消化产物及时分离,从而 提高消化效率、增加产气量。同时, 提高消化效率、增加产气量。同时,对消化 池进行搅拌,可使池内温度均匀, 池进行搅拌,可使池内温度均匀,加快消化 速度,提高产气量。 速度,提高产气量。 消化池在不搅拌的情况下, 消化池在不搅拌的情况下,消化料液明显地 分成结壳层、清液层、沉渣层, 分成结壳层、清液层、沉渣层,严重影响消 化效果。 化效果。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池的厌氧消化搅拌 方法包括气体搅拌、机械搅拌、泵循环等。 方法包括气体搅拌、机械搅拌、泵循环等。
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刘启明
有毒物质
有许多化学物质能抑制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的 生命活动,这类物质被称为抑制剂或有毒物质。 生命活动,这类物质被称为抑制剂或有毒物质。
抑制物质 挥发性脂肪酸 氨氮 溶解性硫化物 Ca Mg K 浓度/(mg/L) 浓度/(mg/L) >2000 1500~3000 ~ >200 2500~4500 ~ 1000~1500 ~ 2500~4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