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边州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毕业生工作压力持续增大。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本文基于对延边州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情况现状和就业形势的分析,从残疾人就业特点、就业困难原因、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残疾人大学生就业
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残疾人大学生作为具有“残疾人”和“大学生”双重属性的特殊群体,就业率更是远远低于健全大学生。
如何解决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难题是目前残疾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需要党和政府和社会各界合力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本文对延边州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分析,从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就业指导新思路、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索。
一、延边州残疾人大学生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基本情况。
根据延边州残疾人基本情况管理系统4月份数据显示,延边州为75240名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其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本科)的残疾人为1293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残疾人仅有9人。
可见,延边州具有高学历的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比例很低。
相对于延边每年几十万的大学毕业生,残疾人大学生人数显得微不足道。
(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特点。
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层次和质量明
显比非大学生残疾人高。
教育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的阶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根本还是要提高残疾人教育水平和就业能力。
同时,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差距较大,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较低。
例如盲人针灸推拿专业就业率为100%,而盲人音乐专业就业很困难。
二、延边州残疾人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就业歧视是最大的“绊脚石”。
残疾人大学生经过生活的磨练,在工作中会更加刻苦、努力。
这是残疾人大学生求职中特有的优势。
但在一般人的传统思想中,残疾人就业就只能从事一些简单体力劳动。
虽然《残疾人保障法》和延边州委、延边州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全州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号)中,强调“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残疾人”,但在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中,这种现象仍时有发生。
体现在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如有的单位在招聘条件时,制定了“身体健康、没有残疾”的硬性条件,将残疾人大学生拒之门外。
这是一种典型的歧视残疾人现象。
(二)政策法规约束力不强。
现行体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标准,减少了其就业的可能性。
如,在公务员报名条件里的“身体健康”这一要求,剥夺了残疾人大学生连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基本权益。
某些工作岗位的确不适合残疾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是如此。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在涉及残疾人就业的责任和义务条款中,大多处都是以“要”、“应当”、“可以”等词表述,缺少强制性。
这些缺乏强制性的制度,在某些时刻形同虚设。
三、促进延边州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营造接受残疾人,平等对待残疾人,关心、爱护残疾人,尊重残疾人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是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
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残疾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的概念,唤起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转变对待残疾人的观念,大力宣传残疾人大学生刻苦上进、自强不息的事迹,使社会和企业对残疾人大学生及其能力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残疾人就业政策法律法规,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吸纳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鼓励其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完善按比例就业细则,充分发挥其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特殊保护作用。
根据延边州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行业制定有针对性的、不同标准的按比例就业细则。
对一些垄断性行业和享受国家政策优惠的行业,强制规定其承担更大比例的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责任和义务。
如水电、通信、金融等行业,都有适合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岗位,有着强大的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能力。
另外,企事业单位也应该积极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安排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在同等条件下,应该优先录用残疾人大学生。
对规模不大却优先安置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奖励。
(三)树立正确世界观,提升残疾人大学生的竞争能力。
政府可以鼓励和帮助高校,为残疾人大学生创造实习机会,使其充分认识社会现实,摆正心态,学会先就业再择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同时,残疾人大学生自身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专业领域,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
提高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勇于克服困难、耐受挫折的能力,不断强化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文化基础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四)激励残疾人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方式是解决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式。
残疾人自主创业可以产生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
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通过多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全民创业,更是为广大残疾人大学生创业吹响了自主创业的号角。
延边州政府也会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将现行的自主创业政策具体化,以便于激励残疾人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徐建.高学历残疾人就业与企业社会责任探析[j].华中师范
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16(1)
[2]赖德胜,廖娟,刘伟.我国残疾人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
[5]张兰芳.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科技创新导报2005(16)
[6]桂正华.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拓展大学生就业途径
的举措[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