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15万吨高塔缓释复合肥生产线主要设备

年产15万吨高塔缓释复合肥生产线主要设备

表2 年产15万吨高塔缓释复合肥生产线主要设备
表3 年产10万吨氨酸法工艺复混肥生产线主要设备
(一)主体设备
(二)输送提升设备
(三)辅助设备
(四)尾气处理部分设备
(五)电子配料部分
(六)氨酸反应部分设备清单
⑸运输道路:
厂外运输,主要原料由水路运至码头,再用汽车转运,或由汽车直接运至厂内原料库或堆场。

产品按目的地不同拟采取多种运输方式。

长江及汉江沿线以水运为主,铁路沿线以铁路运输为主,其他地区以汽车为主。

厂内运输,原料以传输带、行车运输或管道输送,产品以叉车运输为主,辅助人工搬运。

⑹供电及防雷电接地工程:
负荷等级及电源:本项目生产类用电负荷属于二级负荷;提升机、消防用电、应急照明灯属于一级负荷。

本项目新建变电室一座,1000KV A变压器1台,项目设备容量用电负荷为700KW,平均用电负荷为600KW,能够满足新上装置使用。

供配电系统:项目区供电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由变电室直接向
建筑物单独回路供电。

配电线路拟采用电缆在地下电缆沟内敷设的方式,进建构筑物后接至总配电箱,并分配至计量箱。

室内导线选用BV 线,干管穿PVC 管暗敷,分支线路穿PVC 管沿地板、墙、顶棚暗敷。

配电系统采用TN-C-S系统,凡事故时可能引起带电的电缆金属外皮,设备外壳,金属构件等均需与保护线连接。

防雷接地:本工程建构筑物均按三类防雷建筑采取保护措施,标准按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3 年版)进行设计。

各建筑物屋面敷设防雷带,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装置用柱内主钢筋焊接连接作引下线。

引下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25M。

本工程配电系统接地采用TN-S 制。

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联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⑺供排水工程:
项目用水估算本项目用水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其它(冲洗、绿化等)用水,年用水约20 万吨。

水源及供水方案:本项目生产用水由工业区自来水供给,供水管道离厂区50米,取水方便。

其水质、水量满足项目生产用水需求。

同时,拟建厂区内准备打40米深水井1座,供水能力最大可达60m3/h,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生活生产及消防用水直接从给水管网上引入,其水量水压应满足要求,其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厂区供水管网分为生产供水管网、消防供水管网两套管网,并按照规范,设室内、外消防栓。

排水系统:本项目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室内排水系统采取专用通气立管和单立管排水系统;空调冷凝水管均采用有组织排入,在室外空调板旁设冷凝水专用排水立管;屋面雨水均为有组织排水,经屋面雨水天沟、雨水斗收集后,沿外墙外侧雨水管排下,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系统。

生活污水由管道送至厂内污水处理站,与生产废水一并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三级标准的要求后,排入污水设施管网中。

供热:
企业将新建100万大卡导热油炉1台,2吨热水锅炉一台,可以满足项目需求。

⑻消防
本项目在装置内布置消防给水管网及添置必要的消防器材。

消防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室内消火栓最大用水量为25L/S,室外消火栓最大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 小时。

⑼储存及运输
该项目厂外运输,主要原料矿由汽车运至厂内原料库或堆场。

产品按目的地不同拟采取多种运输方式。

长江及汉江沿线以水运为主,铁路沿线以铁路运输为主,其他地区以汽车为主。

厂内运输,原料以传输带、行车运输或管道输送,产品以叉车运输为主,辅助人工搬运。

⑽生产工艺
年产15万吨高塔缓释复合肥生产线
利用熔融尿素与磷酸一胺和氯化钾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粉状磷酸一胺和氯化钾加入熔融尿素中,形成全熔融状态具有流动性的料浆。

该料浆通过特制喷头喷入高塔中,通过空气冷却固化成为颗粒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