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外国语中学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
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
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3.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5.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
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C.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6.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10.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X+HClO。
则X的化学式为A.H2B.ClH C.HCl D.ClO211.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12.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高温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A.H2B.H2O C.H2O2D.HCl13.市场上有“葡萄糖酸锌”、“高钙牛奶”、“绿色碘盐”等商品,这里的“锌、钙、碘”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单质D.原子14.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5.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6 C.+4 D.+716.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4H——4个氢元素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1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18.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O2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 O2的发生装置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C.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19.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
由此说明(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0.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2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当关闭活塞M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
A 有气泡冒出B 水不断流入①中C ②中液面不下降(2)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装置B处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填下面的序号)。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A 只有气泡出现B 有气泡出现,液体逐渐变红C 有气泡出现,液体变成蓝色D 有气泡出现,液体变红后又变成无色(3)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用A、D、E、F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D是为了除去气体中的HCl气体,推测装置E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当观察到_____,说明F中已收集满CO2气体。
A 收集气体B 得到更多的CO2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 装置G中两只蜡烛同时熄灭E 装置G中的蜡烛熄灭,并且矮的先熄灭F 装置G中的蜡烛熄灭,并且高的先熄灭(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定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体积,图示中加入少量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
A 隔绝氧气B 降温C 防止二氧化碳和水接触而消耗(5)实验室某物质4.8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硫6.4g和二氧化碳2.2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物质的元素组成_____。
A 一定含有碳、硫、氧三种元素B 只有碳、硫元素C 含碳、硫元素,可能有氧元素D 该物质中碳、硫元素质量比为3:1622.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图示,图乙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电解水时,常在水中放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甲的实验结论说明水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位置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3.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_____?(2)如图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
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3)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4.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石灰石和二氧化锰及以下仪器,请用所.给药品和仪器......完成下列问题:(1)图1是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他用品设计的制备气体的装置。
①铜丝网内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②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便于_______,利用图2中的仪器也可以组装具有相同优点的制备装置,你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
(2)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__(填名称),并用上述药品及图2中的H和_____________(填字母)来制备一种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若用图3装置收集和验满O2,应将______________放在________(填“b”或“a”)导管口来验满。
(4)某同学用图4装置收集并测定CO2的体积。
①请把图4装置补画完整....____________;②若图4中没有装满水,对收集的气体成分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5)通过对比分析图5中实验①②的现象,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则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25.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
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______________NaOH溶液部分变质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实验反思)⑴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⑵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1所示).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2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1)能证明“释放CO2”的现象是.(2)装置 B的作用是.(3)实验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CaO+2HCl=CaCl2+H2O[猜想与假设]D中的固体可能为①;②;③;[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①正确猜想②正确猜想③正确27.某化学小组对教材中“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