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侠电影中的兵器文化050620050406045 电影学刘博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武侠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兵器文化。
中国自古便有十八般兵器之说,刀枪剑戟,形状不同,功用各异,更重要的是它们各有各的风格个性。
不同的侠客都会选择适合于自己性格的武器,而练武的最高境界往往要求和自己使用的兵器合为一起,有时可以通过一个侠客的兵器而了解这个人的性格,武器更是成为侠客独一无二身份的象征,像李寻欢的飞刀,李小龙的双截棒。
正如高人所言,男人本来没有力量,只有靠了剑尖在空气间的游走,才可以渊停岳峙,气定神闲。
兵器之于侠客,平添的又何止是力量与豪气。
李白“仗剑去国”的潇洒身姿,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的壮志豪情,鉴湖女侠“不惜千金买宝刀”的豪气干云,可为英雄与兵器的密不可分作一回明证。
为了战斗的需要人们发明了很多奇异而不失威力的兵器。
在武侠电影中这些东西为编剧导演们提供了灵感,反过来为了使得电影精彩的电影人也发明了不少兵器。
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电影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曾有过两次武侠热。
出现了大批的武侠电影,而这些电影中不同性格的侠客使用的兵器也是吸引人的部分,而很多电影中兵器更是成为推动叙事发展的有机部分。
兵器有自己的生命与个性,代表着不同的风格,像刀和剑翻滚在武侠电影银幕上总是有一股上古那悠远而隽永的风情,让人憧憬风起云涌的江湖。
所谓剑为百兵之尊,棍为百兵之祖,枪为百兵之王。
剑走轻灵,刀行霸气,枪走险峻,棍仗点拨,令狐冲不会使大环刀,林冲也不会用月牙铲,黄飞鸿也绝不会发暗器,否则的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
而电影中的武侠们大多都以四海为家、浪迹江湖的行径为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大多数人的选择还都是以轻灵便利为主,所以刀与剑,也就成了武侠们最为普遍的选择。
剑:在中国剑的地位一向很高,剑乃百兵之尊,相比于其他利器,它总是能凭空多出一点王者风范。
电影中自然也不例外,但凡上点档次的角色都喜欢用它。
武侠电影历经八十年以来,似乎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对剑器的描写。
就像是旧时的武侠小说一样,对于流传于江湖的上古神剑,一定就得要穷尽脑汁堆砌题材把它兼容进来。
[东方不败]中,华山派弟子们围坐在篝火边,把手中的宝剑当成了削菜皮的工具。
又怎能不引起一旁刀客向问天的不屑。
秦王妄言剑法和平,徒引来一阵哄笑,然而人剑合一之境,确是每个爱剑之人都可以体会。
在宝剑锋芒的鼓惑下,每个平庸的人心里都会涌动出一个精彩的江湖梦。
而在这种痴狂的梦境里,谁人又不想得到那把上古神兵。
在电影中“切金断玉,削铁如泥”的宝剑是所有侠客的梦想,像[卧虎藏龙]中的那柄青冥剑了,在制作上就是相当精致考究。
但吸引观众的是不同于一般宝剑的奇特种类。
在《新龙门客栈》中主角用了一柄子母剑,三尺青锋中还藏着一把二尺四小剑,双剑共用一个剑柄,大剑成为小剑的剑鞘。
此外别的影片中还有围在腰上的软剑,有些剑内置机关,剑身可伸长攻敌,甚至有的剑可将剑身射出。
有的剑身上镶若干十字镖可发射出去。
最神奇的剑是在《碧血剑》(元彪,李修贤)中一个反角满清的王爷用的大剑带有九柄小剑,小剑受大剑操控,如同生物一般。
随着大剑的指挥小剑如飞梭攻击敌人或结成剑轮旋转伤人,看起来十柄剑之间有磁性。
比它更酷的是主角金蛇剑,此剑在夜里反射月光可杀人,威力有如激光真应该让美国间谍看看这部片子。
更狠的是还能化为七条金蛇飞扑噬人已经接近《封神演义》的程度了。
相形之下金庸老先生的倚天剑在影片中只有比别的兵器锋利一些而已,实在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新龙门客栈]结尾的打斗中,甄子丹这把足有一人长的剑也够吓人。
练少林剑时要求“走剑要平善,气要随剑走,两眼看剑尖,剑行如飞燕,剑落如停风,剑收如钢钉。
”两马相交,刀:相对于剑来说刀在文化中没有那么高的地位。
但刀为百兵之胆,立刀横马,可谓霸气十足。
刀更为那些拼杀在战场上的兵士和战斗在与官府作对第一线的大盗悍匪淫贼们的喜爱。
西方的刀往往带护手,并且化为指节扣的形式万一砍不中对手可以一拳打过去,刀柄底部是一个突起用来敲昏敌人。
还有种双刀刀身较长两刀刀柄可对接在一起,中间是握持部分前后是锋利的刀身。
这两种刀功能很多但加工困难。
中国的刀自唐宋开始成为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普及型武器因而采取简装生产自然不能采用西方刀的造法,军队的刀一般都很简单只能满足砍劈的功能。
但民间的江湖人物(他们总是能领导单兵战斗武器的潮流)的刀就不同了。
江湖人限于律法不能带长刀在身,而短刀的杀伤范围又不算大,所以产生一种可将刀柄插入刀鞘的单刀,刀鞘作为刀柄使用这样一旦动手可快速组装一柄长刀。
有些大侠巨寇的大刀上配有七至九个铁环,挥刀时发出的响声可扰乱敌人的注意力当对手出现疏漏时就可以趁机出手了。
不过要当心的是你自己要适应这种响声不然...... 。
少林刀术的特点是“刀如猛虎”。
其刀法多为缠头裹脑,翻身劈扫以及刺、捺、撩、砍、抛等。
少林的单刀、双刀、大刀有“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定手。
”之说。
影片中表现刀的电影很多像徐克的《刀》片中反一号熊欣欣用的是适于劈杀的弯刀,刀刃上布满锯齿一旦被这种刀砍中,肌肉会被充分破坏,血管被切成锯齿形血流不止很难愈合,即使不被吹中要害部位,长时间下去也会因为伤口大量失血而失去抵抗能力。
按动刀柄部的机关刀身可分开成三片绞杀对手,刀柄底可弹出一把尖钩起辅助杀伤作用。
刀把上还联着铁链抡起来一丈内敌人无法近身,不过要是刀身不够结实或者没到紧急时刻不推荐用这种方法,太伤刀。
两柄这样的刀再配合熊欣欣身上可怕的纹身及剧烈摇晃的镜头的确是柄很可怕的凶刀。
主角赵文卓用的是柄断刀,刀尾联铁链以扩大攻击范围。
刀本身没有出奇之处,但使用时赵会急速旋转身体一是迷惑对手二是利用旋转力增强刀的威力。
在出手时断刀从主角背后旋转着到赵手中简直酷极了![刀]中之刀取缅甸刀法,则刀行险着,快刀如风,端的是短兵相接,险恶异常。
[独臂刀]当中,王羽那健硕的身材、率直的性格正得以与那阔刃长刀相匹配。
[卧虎藏龙]中俞秀莲的双刀,走位巧妙,角度刁钻,可为“双刀看走”一语做一注脚。
[东方不败]中向问天之刀,取双手刀法,颇有倭人刀意,稳健中透出一股王霸之气。
《七-七事变》中我29军的大刀片,其工艺简单,材料几乎随处可取,利用废弃的铁轨就可以生产。
这种可称之为简陋的冷兵器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当大刀砍中鬼子的脖项时飞溅的鲜血,鬼子的惨叫声大提高我军的士气。
枪:长枪是正直的代表,于是长空成了[英雄]中最豪侠者。
在李联杰主演的《洪熙官》中主角的枪变化多端。
枪基本上由棍和枪头组成,棍可分解成三节棍使用,枪头尖锐。
两者组合成为枪,枪身可伸长。
浑身英雄气十足的林冲使用的则就是霸气袭人的长枪了。
枪法讲究的是运势天圆地方,收放豁达而张扬,是十八般武艺中最为强悍犀利的典范。
林冲的枪比较普通一些,没有特别华丽窘异的外表。
但是[新少林五祖]中的洪熙官则不同,他使用的长枪比较怪异,或长或短能够收放自如。
枪体加长时,舞动起来一如蛟龙出海,回缩时也如灵蛇居舍,杀机叵测,为枪的霸气当中又添加上了一点不可预知的“混世魔王”气。
少林的枪术,有劈、穿、点、挑、拨、扫、截等动作。
其特点是“枪似蛟龙,枪扎一条线”。
练枪时要求“扎枪如斗虎,出枪一条线,枪出如射箭,收枪如捺虎,挑枪如挑龙”。
箭:还是在《新龙门客栈》中东厂使用的箭呈黑色在夜间狙杀令人防不胜防,箭头为三棱凸脊扁翼可钓住肌肉。
箭杆上有X形倒刺,一旦射入人体很难拔出而且电影中的箭上往往染毒。
棍:棍术是少林武术最负盛名的兵器,当年少林寺十三武僧曾以棍助唐王击败王世充而闻名天下。
少林棍不仅内容广博,而且特点鲜明,少林棍练起来“棍打一大片”。
其一扫一劈,全身着力,呼呼生风,节奏快,棍法紧。
枪扎一线,棍扫一片,棍可制人而不伤人,颇具王者气度。
从[少林寺]到[五郎八卦棍]到[男儿当自强],少林武僧与民团教头这种正派人士都喜用棍。
棍无杀机,所以也最精妙,[男儿当自强]中两场比棍,刚中有柔,可谓拍出了棍术的最高境界。
[精武门]中,李小龙用两节棍对付铃木宽的日本刀暗器武侠电影中最为阴险狠毒的武器,也只能列举那些号称江湖下九流护身法宝的暗器了。
当年张彻在打造[大醉侠]的续集金燕子的时候,就为那书呆子王羽弄出了一个适于正人君子使用的法宝,并让他伏在一幅书法背景前作辐射状杀敌,光华一闪,杀得就像喷杀虫剂一样,敌人中后纷纷流血倒下。
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家伙,就莫过于[东方不败]中林青霞手里的飞针了。
看她挥手之间犹如行云流水,小小一指之间竟然会弹射出千钧之力,灵光乍现之间登时就能杀人于无形,令人瞠目结舌。
在[新少林五祖]中,千手观音与八臂罗汉的暗器大战可谓是最为精彩的一幕。
从长钎到短镖,从飞刀到毒针,真是百般“暗家”的造化无所不用之其极。
从霸道的飞刀到细如游丝的飞针,暗器在电影中的形象是越来越小,功用倒越来越大。
如果你看到[天山童姥]中两位姥姥追逐在空中大放“生死符”的段落后,你会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已经和脑袋脱了节。
看她们那般电光火石般的相互射击,不亚于一场中级规模的现代空战。
鞭在描述亦正亦邪的女子如何泼辣专横的影片中,人们会不约而同地选择鞭子来作为她们的武器。
像[少林寺]里的牧羊女,[白发魔女]中的练霓裳,[东方不败]中的任盈盈都是以较鞭行走江湖。
抽打起来煞气肆虐、风声凛冽,结合着“侠女”们曼妙的身姿,随手翻转着一股子辛辣的刁蛮之气。
重兵器:硬兵器,硬碰硬,谁重谁占便宜。
《水浒》霹雳火秦明使狼牙棒,急先锋索超使开山斧,都是这个思路。
几十斤的狼牙棒、开山斧借着马力,横扫过来,万不可硬架。
硬架的话,铁矛都要打弯,两臂就得骨折,而他那边挥棒时,手是空握着的,一点事都没有。
对付这种敌手,大锤最有用。
锤比棒重,挥动起来只要有点速度,冲量就超过棒了。
锤棒相碰,冲量两相抵消,大家的手都是空握着的,都没伤着。
锤比棒短,回手变招快,趁着敌人收棒不急,一锤就砸下去。
金兵爱使狼牙棒,碰上岳云的金锤就全玩完了。
使重兵器的关键就是要把兵器运出速度来,手得空握着,以防反震。
这就象打网球时握紧拍子单手硬接来球会镇伤膀子一样,松松地握拍,拍子动起来就不怕了。
要把百斤的金锤在短时间里运起来,没点天生的神力办不到。
膀臂上的力太小是没用的,只有靠腰,腰力到手,才运得动重兵器。
内家功夫讲巧力,四两拨千斤,但真要拼力气,使大锤,照样不含糊。
一切全因腰壮气足。
在[水浒传之英雄本色]中,粗鲁暴躁的鲁达使用的是铲,憨直爽朗的仇五使用的是阔背单刀。
除了以上列举的武器还有伞,扇,笛,发鞭等等,欢迎大家把自己知道的相关兵器介绍出来。
大家可以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