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控制措施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迅速跟上,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国家建设的大形势下,各地方政府推出各种优惠条件引进外资来加快城市建设,工程建设遍地开花,造成了施工方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良莠不齐,要想保质保量的完成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必须对所施工的项目进行系统、全面、科学并且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
标签: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一般是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及投资目标这三大目标,最终实现使用目标。
而要使这三大目标能够顺利得以实现,主要依靠的手段就是管理手段,采取何种措施使三大目标处在受控状态,是本文需要论述的重点,本文从施工角度对三大目标的控制进行论述,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业内人士批评指正。
首先简单论述一下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质量、进度、费用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每个目标都不能独立存在,比如:质量控制不当,就增加了返工的几率,若通过返工对质量不合格的部位进行处理,这样不但影响施工进度,还增加了人、材、机的二次消耗,从而增加了投资;再如,进度目标控制不好,就会延长工期,从而增加投资。
反之,压缩工期,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增加人力和物力,这样同样会增加投资,使投资目标难以实现。
可见,三大目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必须同时进行有序控制,才能最终实现建设项目的设计目标。
1 质量目标的控制
我们常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就充分体现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控制主要是人员的控制、材料的控制以及施工机械的控制,这三个指标控制得当,质量目标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1.1 人的因素
因为本文主要对施工单位的角度进行论述,所以可以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人包括:项目经理、项目部管理人员、分包单位管理人员、特种作业操作人员以及专业工种操作工人等。
项目经理作为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具备与工程本身相适应的执业资格,要起到领导带头作用,一定要有很强的质量意识,充分调动项目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要建立健全项目部组织机构,比如成立由项目经理牵头的QC领导小组,配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扎实并具备资格的质检员、测量员、施工员等,并且要将责任落实到人。
若实行总分包的工程,要保证与分包单位或平行分包单位之间沟通渠道畅通,要保证分包工程能够按照分包合同及总包的要求进行施工。
人的因素是影响施工质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控制好其他因素的基础。
1.2 材料的因素
建设工程项目是由各种材料经过特殊工序、各种工艺堆积起来的,所以材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包括构配件、成品、半成品及一些原材料,对材料的控制主要是把好材料的验收关。
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首先材料进场要具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对于一些特殊的材料还要到厂家进行考察。
比如钢筋原材,材料进场后,质量检查人员及材料员,要查看钢筋原材的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等文件资料,还要对外观质量进行验收并核对原材上带的标牌中的批号、炉号、规格等是否与出厂合格证上的标注一致,还要请监理工程师对钢筋进行见证取样,送到相关试验检测部门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合格才能允许使用,否则不能用于该工程。
1.3 施工机械的因素
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物质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施,对施工机械的控制,首先要保证施工机械的性能和工作状态良好,再有就是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環境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施工机械,主要从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和使用操作的要求进行控制。
这样不但能保证施工质量,还会对施工进度产生直接影响。
2 进度目标的控制
进度的控制同样不可忽视,进度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进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来控制,首先要根据施工合同中要求的工期进行编制切实可行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并对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分解,编制季、月、旬、周进度计划,有的甚至编制日进度计划,并使进度计划的工期小于或等于施工合同要求的工期。
严格按照编制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并定期检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出现偏差,及时找出原因,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使之与进度计划相符,必要时可调整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控制步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循环的控制过程。
进度的控制同样需要人、材、机以及外部条件等的相互配合。
3 投资目标的控制
投资控制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就是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原则包括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动态控制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目标管理原则。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原则来控制成本,成本目标就能得以实现。
3.1 成本最低化原则
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使施工成本降低,是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
从而达到成本最低的原则,但是成本最低也不是无限制的降低,还应该通过仔细研究,找出成本降低的可能性,并且要合理的成本最低化,要想使成本
降低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潜力,二是从工程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并据此进行分析、考核评比。
3.2 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原则是指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要实行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成本控制要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切忌造成人人管成本,而又人人不管的现象。
3.3 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巨大,又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所以成本控制要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在工程开工前,施工企业就应该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成本控制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出现偏差,若出现偏差,要及时进行校正。
3.4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成本控制起到主要作用,并承担主要责任。
项目经理以及项目部的各个部门都肩负着成本控制的责任,同时还享有成本管理的权力。
项目经理还要定期的考核各部门成本控制的业绩,对于节约成本的部门及个人要给予奖励,成本控制不力的部门要进行处罚,充分调动各部门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只有真正做到成本控制责、权、利相结合,成本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5 目标管理原则
工程项目开工前,就要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其合理性,目标过高容易造成浪费,而目标过低又很难保证工程质量,若目标成本确定的合理,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大。
如果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相差悬殊,不是目标成本制定的不合理就是实际施工成本控制不当。
4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控制目标主要还是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只有从各种角度控制好这三大目标,项目的最终目标就可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于廷树,虎虎.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