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建投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趋势下建设施工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这种趋势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这不仅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施工质量是施工单位生存的铁律。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施工质量与管理作出简要概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工作周期长、露天作业、高空作业时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并且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时常出现诸多的不可控的客观因素,所以安全生产是施工过程中重中之重的问题,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

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提高重视,下文中将分别就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方法进行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作为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质量控制措施的的好坏和有效性,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更是保证施工成本的前提。

2.1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会审是一项严肃而认真的技术工作。

施工的主要依据就是图
纸,阅读并了解、理解设计图是施工前的重要工作,因为一个质量可靠的产品必然是依据图纸来完成的。

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可以有效的对设计图中的差错进行完善,对提高工程的质量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认真会审图纸还可以对施工困难的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的进行和工程的质量。

图纸的会审工作时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做的一个前期的汇总,提前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来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

2.2 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
对于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因为这些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

要按合同、规范来进行检查实物,查看是否有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性能、规格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按照规范要求搬运及储存材料,例如要注意水泥防潮、钢筋防锈,砂、石料应分类堆放。

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工作程序对原材料及预制成品、半成品构件质量进行监控。

2.3 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作为施工作业中的重点、难点,是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施工缝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理,凿除浮浆,直至露出的鲜石子,然后将钢筋、塑料止水带有钢丝刷和湿布清理干净。

安放橡胶止水条时,应用固定牢固。

薄弱环节是指新技术、新工艺,对于第一次施工,往往对施工质量无把握,这是其一;其二是指经常出现问题的部位,如防线定位不准
确、施工界面处理不当、不当的浇筑方法和拆模依据不充分、提前加载和超载使用。

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监控要方法得当、措施有力。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更应该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要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的态度,要把影响质量的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并对一些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继续进行监控,避免在其他工作进行时对产品不注意保护,使得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保证全部产品的施工质量,直到交工为止。

如地面面层、油漆、表糊等等,这些都应该持续监控,确保不被破坏。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也逐渐完善起来,向着科学化、系列化前进。

然而我们不能摒弃传统的工作经验,应该把传统和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

3.1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1)引测标隐蔽工程验收:对于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管线、电缆、地下混凝土、钢筋等,这些作为工程的基础,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可见隐蔽项目监控的重要性。

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

(2) 材料试验:对于钢材、水泥、防水等材料,应严格的检查出厂合格证,还要按规定抽样检验。

其中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它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

(3) 抽检:作为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随机检查它具有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等优点,易发现问题。

随时发现随时整改,保证施工原料的安全性。

(4)试水、通球检验: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

(5)班组自检:作为质量保证的根本,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都应认真自检、把关,才能使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扎实的基础。

因此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能忽视。

(6) 设置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设置了质量管理点,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3.2建立更有制约力的使用期质量保证、赔偿责任制度
为了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使用期的质量制约效力、加强质量缺陷的赔偿责任。

如下:
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保修期限进行延长。

按照目前的《建筑工程保修办法》,一般土建工程保修期为一年,水、电等安装工程通常为半年。

可以在原料、功能的质量保证期的基础上进行延长。

(2)扩大质量保修的责任范围。

即在因质量缺陷造成的直接损失外应赔偿住户的间接损失,如对住户财产的损害,因加固、维修
而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或误工、误时等造成的损失。

(3)提高有关建筑质量管理规范、文件的法律效力。

为加强工程质量的综合治理建造更有力的法律依据,并对一些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企业、项目管理、承包者等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有力的处罚。

在使用期间责任制应有所创新,如实行质量保险制度,由施工单位为工程质量投保,或由施工单位直接给用户保修。

目前在国外普遍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亦可部分借鉴。

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在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由于建筑工程都具有周期长。

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多的特点,所以安全问题尤其重要。

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贯穿整个过程,这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财产,更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测、预报和预防,是建筑企业顺利命。

安全生产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进度和成本,所以有效地对系统进行安全预完成施工任务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

4.1提高安全意识,重视人员教育在人员管理方面。

对施工人员要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培训,使施工人员都能掌握本工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作为特种从业人员则必须具有相关工作的合格证书。

要做到安全教育工作在前,施工操作在后。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安全管理队伍。

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4.2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推进各种制度建设如今,基于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也出现了许多安全组织机构,开始行使多种多样的安全管理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使
得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趋于稳定,但是,安全事故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针对安全管理体系要进一步进行完善。

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作为整个安全工作的灵魂,安全管理在施工管理体系占有重要地位。

4.3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导致建设工程项目中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是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小,这个原因存在于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中,为了节约工程项目成本,舍本逐末。

一味缩减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忽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失去了安全管理,企业的收益、员工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证,施工单位必须重视。

结语
综上所述,为防止质量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在施工项目管理中,要“以点带面”全方位的进行监控,利用有效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防止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把各种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最终形成生产促质量,质量保安全的良性循环,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邹泓荣.建筑病害诊治实例与工程质量保证[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627- 629.
[2] [英]罗德尼·特纳.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 梁世连.惠恩才.工程项目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s].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