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科学领域内容解读

生命科学领域内容解读

新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重新定位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其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要概念有6个。

一、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要概念
1.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2.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3.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4.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5.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6.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准确把握课标内容
如何让学生有效的掌握这6个主要概念呢?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上将小学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每个学段在知识、技能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将观察、探究和实践贯穿始终,既符合教育者按阶段进行教育的理论,又坚持了教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原则。

具体来说:
1.准确把握6个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领域学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到,这6个主要概念是彼此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的。

2.准确把握不同学段在知识、技能上的侧重点。

新课标将6每个主要概念又细分为不同的学习内容,并在不同的学段进行细分和合理安排。

比如,对于“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这一主要概念,新课标又将其分为5个学习内容,分别是:“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地球上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5个学习内容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

“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分为3个内容,各学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如图表所示;
“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分为3个内容,各学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如图表所示;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分为5个内容,各学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如图表所示;
“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分为4个内容,各学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如图表所示;
“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分为4个内容,各学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如图表所示。

这些内容在结构编制上步步推进,层层深入。

新课标在每一个主要概念后面以“活
动建议”的方式,提出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实践内容的指导性意见,我们应该认真体会,在教学实施中融会贯通。

三、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生命科学领域的学习更加强调观察、分析、探究和实践,有效的教学实施应该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把握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目标,以及每个学段的教学任务。

2.要把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和其他三个领域的有机联系。

3.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探究式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