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写作手法)一、表达方式(一)叙述1、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1)叙述定义: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2、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1)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2)叙述的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
①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
②倒叙。
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的作用: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
③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
插叙的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丰富,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插叙也有三种情况:A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前发生的事情。
这种插叙又叫追叙.B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
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C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作用: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双线]3、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作用)?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1)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
“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
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其缺点是,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3)使用第三人称的作用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自由灵活地将展现丰富多彩的叙述对象,便于叙事和议论。
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
4、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①要线索清楚。
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
②要交待明白。
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③要详略得当。
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件事,也要有个侧重点。
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做到详而不杂,细而不荒,简而不陋。
④要波澜起伏“文如看山不喜平”。
要善于交替使用各种叙述方法,运用抑扬、快慢、断读、离合等技巧,使叙述峰峦起伏,跌宕多姿。
(二)描写1、什么叫描写?描写的作用是:①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
④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2、描写有哪些类型?⑪从描写角度上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⑫从描写对象上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景物描写包括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等。
3、什么叫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哪些种类?有什么要求?人物描写包括:①肖像描写。
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
从描写的角度上说:有通过作品中人物介绍进行描写,有通过不同人物对比进行描写,有侧面烘托的描写;从描写的手法上说,有一次完成的描写,有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描写;从运用笔墨的程度上说,有精雕细刻的工笔描写,也有轻描淡写的白描。
②行动描写。
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
行动描写的要求是:要具体、生动展示出人物行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圆满地回答人物“怎么样做”的问题。
③语言描写。
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
语言描写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独白。
(作品中人物自言自语),一是对话(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问互答)。
④心理描写。
即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方法。
它是对人物的思想感情、理智、整个精神世界的直接透视,能较好地把人物内心最隐蔽的东西暴露出来。
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心理剖析;用语言、行动显示;用梦境、幻觉表现等。
4、什么叫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1)环境描写,指的是对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外界条件的描写它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环境描写的作用是: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
5、什么叫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的方法有哪些?场面描写有什么要求?(1)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之间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或可以说是人物描写的综合形式。
(2)场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即从整体着眼、较全面地、概括地写出场面的总的景象和总的气氛。
这种方法,不求点上的细微,而求面上的广度,关键是写出一个完整的艺术画面。
另一种是特写式。
即把场面中具有代表性、特征性的典型情景、集中、细致地突现出来。
(3)场面描写的要求有两点:A写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所发生的事件,要注意它的四周,把时间、地点等跟人物结合在一处,要有人还要有画面。
B截取事件过程的横断面,要写出动静之态,显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6、什么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1)细节描写,即对人、事、景、物的富有典型意义的细微末节的刻划与描绘。
(2)细节描写的作用很大:①可以促成情节的曲折和复杂;②可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③可以展现环境景物的独有特征;④可以增强主题的表现力。
(三)抒情1、什么叫抒情?抒情有什么作用?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
它的作用是: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2、抒情的方法有哪些?①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意,即作者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②即事抒情,又叫叙述抒情,是作者因事而动情,将感情融人叙事之中的一种抒情方式;③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或描写抒情,即作者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以景物的形状、色彩浓度、格调表达感情。
④议论抒情,又叫寓情于理。
即把感情寓于道理之中,借助说理表达思想感情。
(四)议论1、什么叫议论?议论的作用是什么?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2、议论的作用是:①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提高战斗性;②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③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
(五)说明1、什么叫说明?说明即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把人物的经历特点表述明白。
2、说明的作用是:①在议论文中用它交待论据;②在记叙文中用它起注释作用;③在新闻中,用它介绍背景材料,加强内容表达;④在科学报告或教科书中,用它表述科学知识或事物。
二、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象征可分为隐寓性象征和暗示性象征两种。
象征的手法常常着眼于全文的构思,多体现在一篇或一段之中。
作用:(1)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2)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主旨含而不露,含蓄深刻,隐而不晦;(3)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4)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1)渲染烘托。
A渲染,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
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B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在诗文中则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作用: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渲染烘托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烘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
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烘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2)对比和衬托A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
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就是正面衬托,利用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即根据事物类似的条件,以宾衬主,以彼衬此。
如:“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