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们吸收了红光C.能看清电影屏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2.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
宜万铁路兴山境内隧道很多,挖掘隧道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采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相同的是()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B.日食、月食的形成C.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3.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4.小亮同学在帮着妈妈洗碗时,把一根筷子斜着插入水中,发现水下部分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所示。
以下四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此现象的是()A.B.C.D.5.如图是小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与光现象有关的实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钱币真伪B.乙图: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现象C.丙图:雨后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丁图: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6.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A.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B.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C.为预防新冠病毒学校“临时留观室”内的消毒灯,利用的是红外线D.额温枪是利用超声波测量人的体温7.如图所示,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光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9.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所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乙图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C.丙图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镜间的距离无关D.丁图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10.某班的学习共同体在一起研讨所学过的知识。
其中合理的是()A.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B.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C.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D.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11.生活中充满多姿多彩的光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临工大桥索塔在水中倒影B.婴儿对着镜子玩耍C.6月21日临沂日环食D.雨后填空出现双彩虹12.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D.演员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运动二、填空题13.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___现象;一朵红色的玫瑰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若只被蓝光照射,这朵红色的玫瑰花看起来是____色的。
14.一只小鸟在美丽的西湖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10m,小鸟距水面3m,映在平静湖面上的鸟的“倒影”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___m。
15.如图所示,小芳站在竖立的穿衣镜前5m处,她的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m;小芳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3m后,她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_____m,此过程像移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像的大小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6.最早发现白光的色散现象的物理学家是______;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______、蓝叫做三原色光。
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______度,界面右侧是______(选填“玻璃”或“空气”)。
17.小明在家里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他看到的其实是吊灯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3米,则像到吊灯的距离为______米。
18.如图所示,小华身高1.6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m;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1m处,这时她______(能/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___m/s,像的大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9.如图所示为汽车的后视镜。
为了扩大视野范围,汽车的后视镜都采用___________(选填“凸面镜”、“凹面镜”或“平面镜”);在雨雪天气后视镜的表面极易产生水雾而影响驾驶,为了消除水雾的影响,有的汽车后视镜具有加热功能,用加热的方法消除水雾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现在汽车中普遍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的汽车发出的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
20.我国著名思想家墨子和他的学生在2400年前,用“小孔成像”实验,解释了光是沿______传播的。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当物体到小孔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三、解答题21.我国某部队在实弹训练演习中,模型飞机的飞行速度为400m/s,用大炮瞄准模型飞机,开炮后经1.6s看到模型飞机爆炸,再经4.8s听到爆炸声。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光的传播时间)(1) 炮弹命中模型飞机后先看到模型飞机爆炸后再听到爆炸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 求从开炮到模型飞机爆炸,模型飞机飞行的距离;______(3) 求模型飞机爆炸时离炮口的距离;______(4) 求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______22.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没有将玻璃板与桌面垂直放置,如图甲所示,他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移动,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重合。
请在图乙的简化图中画出图甲中蜡烛A的像的位置。
(请在答题纸上画出图乙并作出图甲蜡烛A的像)(____)23.有人调侃,等红绿灯时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看心情,黄灯亮时一定不要再行驶了,若稍有不慎将命丧黄泉,道路如图甲所示,街道宽16米,某人沿人行横道走过街道所需时间为8秒。
(1)此人走过街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街道上有一辆汽车,正以72km/h的速度沿街道向行人行横道驶来,当此人刚踏上人行横道时,汽车距离人行横道150米,假定二者速度不变,问人先过完街道还是汽车先到达人行横道?(3)在汽车驾驶室内,驾驶员通过左右两侧后视镜观察有看不到的区域盲区,人或其他车辆应尽量避免进入盲区,如图乙,S为驾驶员眼睛位置,MN为左侧后视镜左右两边界点,请做出反射光线NS的入射光线,并标出BM到车左侧虚线所示之间的盲区。
24.阅读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光污染,来自亮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使她能把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
玻璃幕墙的反光更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会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射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至于那种外墙呈凹形的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形成一个巨型的聚光镜,一个相当于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1)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______反射,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2)在某大厦楼前,从侧面往玻璃幕墙看去,发现该大厦前的旗杆在玻璃幕墙中的像有错位现象,如图所示。
你认为这可能是光的什么现象引起的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将错误的句子及更正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错误句子:________________更正句子:__________________.(4)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如:__________(5)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25.如图所示,在x轴的原点放一点光源S,距点光源为a处放一不透光的边长为a的正方体物块.若在x轴的上方距x轴为2a处放一平行于x轴且面向物块的长平面镜,画出在正方体x轴上被点光源S发出经长平面镜反射而照亮的区域,并计算出其长度为__________.26.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通过实验收集到的实验证据:当入射角为45°时,折射角为30°。
但粗心的小罗没有及时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请你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及折射角________;由图示可知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是___;若光线从玻璃的另一面再次射出时,小邓测得其折射角也为45°,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A.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们吸收了其它色光,反射红光,故B错误;C.由于光在凹凸不平的屏幕上反射的光线不再平行,发生了漫反射,所以能看清电影屏幕上的画面,故C正确;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 错误。
故选C。
2.B解析:B激光准直掘进技术利用的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河水变浅,池底上升、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是光的反射现象、日食、月食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原理相同。
故选B。
3.D解析:DA.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规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规律,故A不符合实际;B.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规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规律,故B不符合实际;C.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规律;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规律,故C不符合实际;D.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规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规律,故D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