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初探

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初探

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初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制度的日趋完善,纳税人的权利保障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纳税人权利是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纳税人的权利是税务机关的职责所在。

因此,本文将针对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进行初步探讨。

首先,将从纳税人权利的基本概念、纳税人权利的种类和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次,分析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和瓶颈;最后,提出一些完善现行纳税人保护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纳税人权利的基本概念
纳税人权利是指纳税人依法享有的权益,是税收活动中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必须受到尊重、保护和维护。

纳税人权利是纳税人的法定权利,是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平等、公正、透明、合法、合理、有保障的特性。

二、纳税人权利的种类和内容
纳税人权利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行政权利、利益权利、申诉权利等。

这里主要介绍行政权利和利益权利两种基本类型的纳税人权利。

行政权利是指纳税人依法行使、要求税务机关承认和保护的权利。

包括了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提供相关税务咨询的要求权、对税务机关下达税务决定的申诉权、对税务机关提供不便的纳税服务的替换权等。

这些权利的存在和实现直接关系着纳税人是否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纳税义务,同时也是税收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

利益权利是指纳税人依法享有的经济利益和其他相关权益。

包括了纳税人在税收征收过程中的财产权利、知情权、合法经营权等。

这些权利的保障,对于保护纳税人的经济利益、保障纳税人的生存福利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和瓶颈
纳税人权利保护是税收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税收管
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纳税人权利保护主要包括了税务机关权力制约机制、税务机关监管机制、纳税人申诉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等。

然而,
在实际操作中,纳税人权利保护存在着诸多的瓶颈和问题:
1. 税务执法权利过大,制约了纳税人权利的行使。

税务机关具
有特殊的行政执法权,因此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权利过大、过度施行
等问题。

例如,税务机关可能在执法过程中强制要求纳税人提供无关
联的信息,或者把无罪推定原则视为“推诿”等等,这些情况均对纳
税人的权利保护构成了重大威胁。

2. 司法救济机制存在限制,制约了纳税人权利保护。

纳税人对
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满时,往往需要通过诉讼途径进行申诉,然而
现行的诉讼制度多为行政诉讼,所涉及的诉讼程序严格、案件数量多、劳动强度大等特点,给纳税人的权利保护造成了诸多限制。

3. 监管机制不完善。

对于纳税服务机关和税务工作人员职责不明、怠于履职等行为,纳税人往往没有足够的途径来进行揭发和惩处。

四、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加强纳税人权利保护,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行政执法意识。

税务机关应该在行使执法权时,要提高
自身制约意识、确保执法力度适度、意识到罚与推诿的本质区别,保
障纳税人依法行使自身权利。

2. 完善申诉机制。

在申诉机制方面,我们建议应当丰富多样,
包括通过诉讼途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更多
的申诉途径。

3. 加强监管机制。

税收部门应当加强对其内部监管工作和市场
监管的制度搭建,以保障纳税人知情权、保障纳税人的合法利益。

4. 推进诉讼制度改革。

建立合理的诉讼制度是维护纳税人权利
的重要保障。

应该加大对诉讼程序等问题的改革力度,降低司法救济
的门槛,提高司法透明度和效率。

五、结论
本文从纳税人权利的基本概念、纳税人权利的种类和内容、纳税
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和瓶颈以及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对策和建议等方面进
行了初步探讨。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论文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警醒着税收部门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实现税务工作的优化、内部改革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