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第一篇:油气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感谢阿果石油论坛整理提供油气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及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促使许多新的生长点和研究方向不断涌现,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实际需求迫切要求油气地球化学的发展也应该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密切为油气勘探开发服务的同时,促进油气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在21世纪油气地球化学发展前景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清洁、高效能源,从世界天然气产量在油气产量和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增长趋势来看,21世纪将是一个天然气的时代,天然气工业将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而天然气的成因机理和成因类型判识、气源综合对比及富集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仍需加强。
例如,天然气和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将继续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其中,天然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散失过程中的C、H同位素分馏效应是目前地球化学一个前沿和活跃的研究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其研究成果将影响天然气的气源、成因类型和成熟度判识。
同时,在天然气成藏、煤成气、煤层气、深盆气和甲烷水合物资源的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油藏地球化学是有机地球化学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它是研究油藏流体(油、气、水)的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及油藏中有机一无机相互作用,探索油气充注、聚集历史与定位成藏机制,评价采油过程中储层及流体组成的变化、合采层单层产能贡献的变化,为油田的勘探、开发和提高采收率服务。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各国主要油气区尤其是西欧北海油区都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但是,随着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的深入,2l世纪油藏地球化学还面临一些重大课题需要解决,例如油一水和油一岩相互作用及油一岩润湿性的地球化学机制及其应用,在油田开发和生产监测中的屏障(边界)定位与输入采油生产模式,为评价采油生产计划所进行的生产监测、管道漏失评定、混合的采油生产问题、注水突进的评定等问题。
三、非常规油(重稠油、油页岩、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研究重稠油、油页岩蕴藏量巨大,可能主要是由于开发成本高的原因,过去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近年来油价的持续高涨及常规油气资源的日益紧缺,其经济有效性评价、勘探和开发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相应的,重稠油的地球化学及油页岩的地球化学有可能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已开采的煤矿中普遍见到油气显示,但目前已发现的能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盆地还不多。
尽管煤成油的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对煤成油的了解还很有限。
因此,煤成油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研究,在2l世纪可能仍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从科学的角度,煤成油的研究也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深化,如煤层与煤系泥岩对成烃成藏的贡献孰主孰次。
煤成油初次运移中分异作用非常强烈,重质可溶组分大量滞留在源岩中,而聚集到煤成油藏中的几乎都是凝析油或轻质油,这就使油源对比更加复杂化。
此外,如基质镜质体和树脂体等成烃之争,以及煤成油藏的成藏史及其成藏的基本条件等,都是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此外,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未熟一低熟油的地球化学、非烃的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也是油气地球化学中值得关注或有许多分歧有待理清的研究领域。
感谢阿果石油论坛整理提供感谢阿果石油论坛整理提供第二篇:《地球化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地球化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球化学》课程设计课程编码:19073 学分:3 周数:3 适用专业:地球化学执笔人:黄光辉审核人:赵红静一、目的与任务在有机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如何对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这一课程设计的实践与锻炼,使学生熟悉常规地球化学资料的处理与图件绘制方法,掌握烃源岩生烃潜力分级定性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如下几方面内容:1、了解所研究沉积盆地具体的地质背景、石油地质条件和烃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条件;2、掌握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3、掌握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评价方法;4、掌握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方法;5、掌握烃源岩生烃潜力分级定性评价的内容。
三、教学基本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6学时)1)烃源岩评价的主要实验分析方法及参数意义2)沉积盆地烃源岩类型及其与沉积环境关系3)不同类型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评价参数、评价标准4)有机质类型评价参数、方法与标准5)有机质的热演化阶段与成熟度评价 6)烃源岩生烃潜力综合评价基本方法2、资料处理与图件绘制(课堂教学2小时,计算机上机辅导8学时)1)资料处理方法与要求 2)主要图件及绘制方法3、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报告编写(课堂教学2小时,计算机上机辅导6学时)1)评价报告编写方法与要求2)评价报告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 3)讨论与交流四、时间安排第四学年第二学期五、组织与管理1、首先给所有学生讲解本课程设计具体的目的和要求2、讲解烃源岩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手段3、把学生以班为单位分成几组(每组学生由15至20名学生组成)进行课程设计,每一组对一个地质单元烃源岩原始分析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并编写烃源岩评价报告。
每一组学生中指定2至3名学生进行成果交流。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每名学生单独编写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报告,并单独提交工作数据、所绘图件及文字报告电子文档和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纸质报告。
依据资料处理情况、报告的优劣、课程设计期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能力进行综合考核,最后评定其成绩七、主要参考资料1、Tissot B.P.and Welte D.H., 1984: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Spring-Verlag, Berlin(有中译本)2、邬立言、顾信章和盛志伟,1986:生油岩热解快速定量评价。
北京,科学出版社3、黄第藩、秦匡忠和王铁冠等,1995:煤成油的形成与成烃机理。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4、程克明和张朝富等,1994:吐哈盆地油气生成。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5、陈建平、赵长毅等,1997:煤系有机质生烃潜力评价标准探讨。
石油勘探开发,24(1):1-56、王昌桂、程克明等,1998:吐哈盆地侏罗系煤成烃地球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7、《中国含油气盆地烃源岩评价》编委会,1989:中国含油气盆地烃源岩评价。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8、王铁冠,钟宁宁等,1995,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第三篇:应用地球化学课程总结1、应用地球化学的概念:它是一门运用地球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解决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等实际问题的学科。
简而言之,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物质组成与人类生存关系,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学科。
2.应用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1)矿产勘查地球化学方面,研究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矿产的联系。
研究元素在集中分散过程中与矿体周围各类介质中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与矿床的联系,异常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发现异常和解释评价异常的方法技术。
(2)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研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化学元素的分布分配及其存在形态。
(3)农业土壤地球化学方面,研究对作物生长有益或必需元素在土壤中的丰缺程度以及有毒、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富集程度。
(4)研究一切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分布分配、活动演化可能给人类生存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例如地震、地热、环境改造与治理,利用地球化学作用于土壤改良、土壤施肥等等。
应用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可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现场采样调查评价研究,其二是实验研究。
①地质观察与样品采集;②样品加工及分析测试;③数据的统计分析;④地球化学指标及异常研究;⑤地球化学图表的编制;⑥异常评价及验证、探矿工程布置;资料研究,指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地方病发病机理研究及环境问题研究等。
3、第四套应用地球化学方法命名系统:地球化学岩石测量、地球化学土壤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水化学测量、地球化学气体测量和地球化学生物测量。
4、丰度值一般均在10-2%以上元素称之为“常量元素”。
丰度均在10-2%以下。
故称之为“微量元素”。
常用重量百万分率(10-4%)表示,书写用ppm(part per million)代表。
lppm=10-6=10-4%=0.0001%=1μg/g超微量元素由于丰度极低,通常以十亿分率(10-7%)表示,用ppb(part per billion)代表。
lppb= 10-9=10-7%=0.0000001%=1ng/g5、岩浆结晶过程中,某些元素并不进入造岩矿物晶格,它们倾向于在富含水的流体相中富集,地球化学家用元素相容性来描述在结晶相或流体相富集的特征。
不相容元素(incompatib1e elments)是指那些在结晶分异过程中倾向于残余流体相中聚集的元素。
相容元素(compatib1e elements)则是指容易进入结晶相而在残余流体相中迅速降低的元素。
6、地球化学中的异常,最早使用于勘查地球化学中,是指矿化区段的地球化学特征(如某些元素含量的高低,元素含量分布的均匀性,元素赋存形式的差异)明显不同于周围元矿背景区的现象。
地球化学异常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地球化学特征不同,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元素含量或地球化学指标值偏离背景值。
即异常现象、异常范围、异常值三层含义构成了完整的地球化学异常概念。
在化探中将无矿或未受矿化影响的天然产物(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生物等)中某一特征元素的正常含量(一般含量)称为背景。
而将那些具有正常含量的地区称为背景区或正常区。
7、地球化学省:由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原始分布不均匀性造成的大范围地球化学异常。
如果将元素的全球地壳丰度值作背景,则地球化学省是最大的一级异常。
8、地球化学异常分类:根据异常物质与赋存它的介质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分为:•(1)同生地球化学异常——异常物质与赋存介质同时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
•(2)后生地球化学异常——介质形成后,异常物质进入而形成的的球化学异常。
根据异常形成作用的不同分为:•(1)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在成岩成矿作用下形成的异常。
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即属于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其中与矿有关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是成矿作用的产物,和矿体同时形成。
•(2)次生地球化学异常——在岩石、矿石的表生破坏作用下,有关元素迁移而形成的异常。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生物地球化学异常、气体地球化学异常都属于次生地球化学异常,其中与矿体有关的次生地球化学异常,是由于矿体的表生破坏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