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细”的部分,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
精心选择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细”读的“感悟点”,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
通过有层次、有取舍、有详略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与方法习得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教材分析《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让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安排一课时来完成。
本文作为略读课文,学习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
学情分析本册教材是中年级的起始阶段,尤其是第一、二组课文更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三年级学生还没有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因此在词、句特别是阅读理解的学习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困难。
所以学生在学习这篇略读课文的过程中应该运用默读、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读懂课文,然后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词。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守信用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鼓励学生收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诚信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的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2)、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的含义。
2、培养学生遵守承诺、言而有信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请来帮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学生畅所欲言,板书。
2、今天我们来学习21《我不能失信》,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设计理念: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感知1、请读一读课文的前言。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默读全文,思考:(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简介宋庆龄)(3)、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创设对话交流的氛围,沐浴人文关怀。
在民主、轻松的谈话氛围中,凸显主题“信”】三、朗读感悟。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讨论:宋庆龄想去伯伯家吗?为什么?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板书:宋庆玲早就盼着去伯伯家想起与小珍约好了2、分小组分角色读对话。
请同学们带着下面几个问题再读读人物的对话,想想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庆龄是个守信用的人。
问题:(1)、爸爸妈妈是怎么劝说的?板书:爸爸提议改天再教小珍妈妈建议回来再解释(2)、她是怎么说的?(3)、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板书:坚决留下诚实守信4、齐读句子。
(出示句子: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氛围中,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自读自悟,使他们丰富对“信”字内涵的理解。
】四、讨论深化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件事?那么,老师的难题怎么解决才更完美呢?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设计意图:对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讨论,直视学生透过对话知事例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这个学习难点。
】五、总结全文。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守信的人。
六、拓展积累积累表示诚信的词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取信于人、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设计意图:有目的地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作业设计1、抄写重点句子一次: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八、板书设计21*、我不能失信宋庆玲早就盼着去伯伯家想起与小珍约好了爸爸提议改天再教小珍妈妈建议回来再解释坚决留下诚实守信教学反思:《我不能失信》一课讲述了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
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一开始讲了自己的事情:两个朋友先后约我去郊游和逛街,让我难以取舍。
请学生帮我出出主意,学生踊跃举手,畅所欲言,从而引入课题“21、我不能失信”接着,我把重点放在宋庆龄拒绝爸爸和妈妈的提议,坚决留下来的过程。
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体会宋庆龄的态度。
创设对话交流的氛围,沐浴人文关怀。
在民主、轻松的谈话氛围中,凸显主题“信”。
然后,在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讨论交流,由课堂延伸到生活,达到由知到行,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
最后学生谈谈发生在自己或者朋友身上的关于守信的故事。
学生在畅谈的时候,很明显有点死板、有点刻意,更有点编故事的味道。
所以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下课之后再说给同学听一听。
通过这节课,我有两点思考:一是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
课堂中所传授的不应仅仅是学文识字,而应该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
二是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
在本次课堂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
首先是很多问题的提出,学生都不能答出来。
最后都是由我来解答,所以整堂课的气氛稍显沉闷。
我应该降低问题的难度,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想出正确答案。
每次的问题回答之前,也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
如此下来学生应该可以畅所欲言。
其次在学生读词语后没有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紧张连一些字音的纠正也忘了。
最后在这节课中我用了默读、朗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但读得还是不够。
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从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朗读中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懂得诚信的可贵,力争在生活中做一个重信用、守诺言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诚信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初识“信”1. 游戏激趣:孩子们,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位朋友,有谁认识它?(出示PPT“信”的甲骨文)。
古语:信,诚也。
时代的变迁赋予“信”更多的内涵,我们一起开火车组词语,看看“信”还可以组哪些词?(自信、信心、信封、信仰、写信……)看来,你们平时的积累挺丰富哦。
那我们看看此处“信”该作何解释?板书“我不能失信”(我不能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守信)这个题目还可以怎样说?(我要守信)【设计意图:此处锻炼孩子们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一词多义的现象,同时,加深他们此处“信”乃“诚信”的印象,在他们心中埋下“诚信”的种子。
】2.课题质疑:孩子们,看到这个课题,你好奇什么?想知道什么?(“我”指的是谁呢?是说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那接下来就带着你们的好奇走进今天的故事吧!二、自主读文,感知“信”。
1.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读:①借助拼音读课文。
②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交流朗读后的收获。
3.孩子们,你们的收获可真多,能不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呢?(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c.事情的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怎样?4. 填空概括故事内容。
课文讲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时间),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很想去,可是她突然想起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不失信决定留下来。
(人物、事情经过、结果)【设计意图:创设对话交流的氛围,沐浴人文关怀。
在民主、轻松的谈话氛围中,让“诚信”的种子扎根。
】三、走进故事,品味“信”(过渡)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小庆龄是个讲诚信的孩子,一切答案源于文本,你们能从文中找出“诚信”的源头吗?默读文章,思考:勾画出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划出相关语句,在旁边简单批注感受。
并用“从______,我看出小庆龄是个___的孩子”句式说话。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他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宋庆龄说。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这里可以看出什么?(3)“不,妈妈。
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面对妈妈的提议,庆龄觉得这样好不好,为什么?(4)“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想象一下庆龄说这句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态度?根据理解朗读语句。
同时,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小庆龄本来是想留在家里的吗?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第一自然段)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了!(此处通过联系前后文以及人物的动作描写说明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设计意图:这样的句式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孩子们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句或者关键词的能力,并懂得“诚信”的品质融入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中,借此突破本文的难点,让“诚信”的种子发芽】四、表演互动,加深“信”。
小结: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和动作,一个坚持守信的小庆龄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