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124功能简介

S124功能简介

第1章第一章系统结构学习要点:1、掌握S1240交换机的系统结构和特点;2、掌握S1240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和主要模块的功能;3、掌握S1240交换机的软件结构。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全数字化。

在于数字交换网络中传送和交换的信息全部是数字化的信息,既可以传送话音信息又可以传送非话音信息;第二、全分布控制。

它的系统控制功能由分散在整个系统中的许多控制单元来完成,若交换机终端控制单元出现故障,不会造成全局性中断,只会影响相对少的用户和中继线。

它使得系统的处理能力可以适应不同容量和不同业务的需要;第三、结构模块化。

它的硬件和软件都采用积木式模块化结构,使系统配置灵活,设备扩容方便。

1.1硬件结构1.1.1 硬件整体结构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从EC7版本开始,新一代J系列设备被运用到A1000 S12中。

采用最新设计的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CLSI),使得PBA的数量也相应减少;使用多功能后板(BPA),即一块后板可支持不同的功能模块,这样对机架的定义更加灵活。

A1000S12的功能结构是由数字交换网络(DSN)和连接在DSN上不同的模块所构成。

系统的结构中心是数字交换网络(DSN),所有模块通过PCM链路和它连接,处理呼叫时,按所需的功能使用各种模块,模块间的信息交换由数字交换网络来实现。

模块与交换网络的关系如图1.1.1所示。

辅助控制单元图1.1.1 系统基本结构图通常包括以下模块:P&L--------外设及装载模块DFM--------维护模块CTM--------时钟与信号音模块ASM--------模拟用户模块ISM---------ISDN用户模块DTM--------数字中继模块IPTM-------综合信报中继模块HCCM------高性能公共信道信令模块SCM--------服务电路模块TTM--------中继测试模块DIAM-------综合数字录音通知模块DLM--------数据链路模块MPTMON--多处理测试监控器模块ACE---------辅助控制单元模块1.1.2 主要模块介绍交换机的所有模块都是通过PCM链路连接到DSN上,所有模块都包含一个结构相同的控制单元(CE)。

模块通常分两类:终端控制单元模块和辅助控制单元模块。

1.1.2.1 控制单元(CE)控制单元结构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微处理器(CPU)及存贮器,负责执行和控制模块功能的软件程序,另一部分是终端接口(TI),它是模块之间通过交换网络进行通信的接口。

模块的结构如图1.1.2所示。

控制单元通常分两类,终端控制单元和辅助控制单元。

终端控制单元(TCE ):含有一个标准接口,这个接口与具有特定模块功能的终端电路相连。

如:用户电路、中继电路等。

辅助控制单元(ACE ):它不含任何终端电路,为系统提供辅助支持功能,主要用于完成一些特殊任务。

如:错误处理、字冠分析、本局用户标识等。

图1.1.2模块结构图1.1.2.2 模块类型交换机的所有模块可分为:终端控制单元模块和辅助控制单元模块。

终端控制单元模块有两个基本部分:模块电路和控制单元。

模块终端电路随模块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控制单元对所有的系统模块而言则是相同的。

辅助控制单元模块只含控制单元部分。

表1.1是对一些常用模块类型的硬件构成及主要功能进行简单描述。

表1.1 模块类型及功能1.1.3 数字交换网络数字交换网络(DSN)由一系列DSE(数字交换单元)按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

整个DSN分为两大部分:选面级AS(access switch)和选组级GS(group switch)。

AS提供模块到网络的入口,使得模块能访问选组级。

GS最大可以达到四个平面,在每一个平面最多可有3个交换级,分别是:第1级(stage1)、第2级(stage2)、第3级(stage3)。

其中第1级、第2级最多可各自包含16个组(group),每组最多可以包含8个DSE;第3级最多可包含8个组(group),每组最多可包含8个DSE。

网络结构如图1.1.3所示。

Low numbered portshigh numbered ports右侧左侧图1.1.4 DSE结构示意图数字交换网(DSN )是一个四级折叠的结构,其中选组级(AS )既可用做一个集中级(concentration stage ),也可做为分散级(distribution stage )。

DSN 的这种结构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扩展网络,对于交换机小容量的扩展,只需要增加AS 级;大容量的扩容,DSN 可以装备到选组级的第三级(stage3) 。

并且这种扩展通过增加DSE 的数目实现,不会对运行的交换机的业务产生任何影响。

一个仅有一对AS 的DSN 网络最多可以服务480条等效线;仅装备到stage1的DSN 最多可为2000条等效线服务;仅装备到stage2的网络最多可连接16,000条等效线;拥有stage3的网络其最大连接的等效线数可超过200,000线。

网络结构另一个特点在于满足每个终端模块话务增长的需要,这通过增加选组级的平面数目来实现,实际上就是增加一个额外并行的网络。

1.1.3.1 数字交换单元(DSE)结构数字交换单元(DSE)也叫多端口(multiport )。

每个DSE 有16个双向端口(port ),16个端口通过时分复用总线(TDM)相连,每个端口内含一个接收口和一个发送口。

为了方便网络结构的表示,通常把DSE端口的0到7表示为DSE的左侧,把端口8到15被表示为右侧,端口8到11称为低号端口,端口12到15称为高号端口。

如图1.1.4所示。

每个DSE由一块SWCH印刷电路板构成。

1.1.3.2 网络连接规则网络中,各级DSE 之间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连接,该规则如图1.1.5所示。

1)模块到AS 的连接每个模块通过2条PCM 链路连接到一对AS 的同号端口上。

通常我们把同一对AS上连接的终端模块称为一个TSU (终端子单元)。

DSE 端口的一般分配:Port0-port7用于连接普通模块; Port12-port15用于连接一些特殊模块;Port8-port11分别连接到4个平面的第1级上。

2)选面级(AS)到各平面第1级的连接同一对AS的端口分别与GS第1级DSE的左侧端口N和端口N+4连接(N=0-4)。

通常我们把第1交换级的一个DSE所连接的4个TSU称为一个TU(终端单元).DSE端口的一般分配:port0-port7分别连接N与N+4的4对AS。

Port8-port15分别连接到GS第2级DSE的port0-port7上。

3)GS的第1级到第2级的连接第1级每一组(group)DSE的port8-port15连接到Stage2相同组号(group)DSE的port8-port15上。

确定规则:第1级的组号=第2级的组号第1级的DSE号=第2级的DSE端口号(port)第1级的端口号(port)减8=第2级的DSE号3)GS的第2级到第3级的连接第2级的port8-port15连接到第3级的port0-port15上。

确定规则:第2级的组号=第3级的DSE端口号(port)第2级的DSE号=第3级的DSE号第2级的端口号(port)减8=第3级的组号两个模块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它们之间建立一条网络通道path,由于通道的建立与两个模块在网络中的位置密切相关,有必要明确定义一个模块在网络中的位置,这个坐标就是模块的网络地址,它由四位数字构成:H’ABCD。

A:第三选组级的端口号(0-15)B:第二选组级的端口号(0-7)C:第一选组级的端口号(0-3)D:选面级的端口号(0-7或12-15)安全块(SBL security block)是由一组硬件电路与相关软件组成的执行一系列电路功能的集合。

网络中选面级和选组级的每一个DSE都是一个SBL,连接不同交换级的每一条链路(link)也是一个安全块(SBL),下面是网络安全块名称及其网络地址位置的对照。

ACSW(access switch):选面级SE1S (switch element first stage):第一选组级的交换单元(DSE)SE2S (switch element second stage):第二选组级的交换单元(DSE)SE3S (switch element third stage):第三选组级的交换单元(DSE)TASL (TERI access switch link):模块终端接口到选面级的链路AS1L (access switch first stage link):选面级到第一选组级的链路S12L (access switch second stage link):第一选组级到第二选组级的链路S23L (access switch third stage link):第二选组级到第三选组级的链路TASL“N”的地址=控制单元CE的地址TASL“N+4”的地址=控制单元CE的地址+40ACSW地址=连接在ACSW的PORT0上的TASL地址(即:TASL的NA=H’ABCD中D=0的地址)AS1L“N”的地址=控制单元CE的地址+8AS1L“N+4”的地址=控制单元CE的地址+40+8SE1S地址=连接在SE1S的PORT0上的AS1L地址(即:AS1L的NA=H’ABCD中C=0的地址)S12L“N”的地址=控制单元CE的地址+88S12L“N+4”的地址=控制单元CE的地址+40+88SE2S地址=连接在SE2S的PORT0上的S12L地址(即:S12L的NA=H’ABCD中B=0的地址)S23L“N”的地址=控制单元CE的地址+888S23L“N+4”的地址=控制单元CE的地址+40+888SE3S地址=连接在SE3S的PORT0上的S23L地址(即:S23L的NA=H’ABCD中A=0的地址)如某CE的网络地址NA=H’1420则:TASL“N”=H’1420TASL“N+4”=H’1460ACSW“N”=H’1420ACSW“N+4”=H’1460AS1L“N”=H’1428AS1L“N+4”=H’1468SE1S=H’1408S12L“N”=H’14A8S12L“N+4”=H’14E8SE2S=H’10A8S23L“N”=H’1CA8S23L“N+4”=H’1CE8SE3S=H’CA81.1.4 时钟和信号音分布及网同步 1.1.4.1 时钟和信号音分配整个交换机的时钟分布情况如图1.1.6 所示。

a :由CTM 模块的RCCC/CCLC 产生A 、B 路时钟送到F 架时钟分配板(CLTD 板)上;b :由F 架时钟分配板送到头架时钟分配板(CLTD );c :由头架时钟分配板送到本排每个机架的机架时钟分配板(RCLC 板);d :由机架时钟分配板送到本机架的各分架上的所有的DSE 和控制单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