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化妆品的生产工艺》开题报告 (2)摘要 (5)关键词 (5)前言 (6)1化妆品的现状 (7)3化妆品的分类 (7)4化妆品的工艺生产 (8)4.1乳剂类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8)4.1.1乳化体制备工艺 (8)4.1.2乳化剂的加入方法 (11)4.1.3转相的方法 (12)4.1.4低能乳化法 (13)4.1.5搅拌条件 (14)4.2水剂类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15)4.2.1香水类化妆品的生产 (16)4.2.2香水、古龙水、花露水的生产 (18)4.2.3化妆水类化妆品的生产 (19)4.2.4须后水、痱子水的生产 (21)4.2.5水剂类化妆品质量控制 (22)4.3粉类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23)参考文献 (25)《化妆品的生产工艺》开题报告1、选题的理由化妆品作为一种时尚产品,其发展方向是日趋倾向于天然性、疗效性和多功能性。
以科技为先导,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迅速推出新产品,是近年来国际化妆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由于许多化妆品受温度、PH值、黏度等的影响,故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化妆品生产工艺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是比较简单的。
其生产过程主要是各组分的混配,很少有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且多采用间歇式批量生产,毋须用投资大、控制难的连续化生产线。
化妆品生产工艺中,乳化技术是最重要、最复杂的技术。
在化妆品原料中,既有亲油成分又有亲水成分。
欲使其混合均匀,必须采用良好的混合乳化技术。
乳化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虽然采用相同的配方,但是由于操作时温度、乳化时间、加料速度和搅拌条件等不同,制得的产品的稳定性及其物理性能也会不同,有时相差悬殊。
因此根据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要求,采用合适的生产工艺,才能得到较高的产品。
而水剂类化妆品,由于此类产品必须要保持清澈透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其对温度(过滤温度、冷冻温度)及陈化时间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
一般粉类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主要有粉料灭菌、混合、磨细、过筛、加香、加脂、包装等过程。
随着化妆品科技含量的提高,生产设备也趋向于电脑化管理,如真空均质乳化器已从单一的均质乳化发展到电脑程控,生产时只需把整个工艺条件输入,电脑就会自动控制工艺流程,使称量、加料等全过程准确、安全地自动完成。
并且可以自动记录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粘度、电导度和温度等方面的变化。
灌装设备也实现了电脑控制,使送瓶、灌装、加盖、拧盖、装盒一次完成。
因此,未来化妆品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改进包装装潢、扩大产品影响的同时,时刻把握市场情况,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不断创新,跟上时代发展,满足客户需求。
2、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希望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其中原料的称量和工艺的制备是化妆品生产工艺的最主要的流程。
3、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本论文研究的方法:根据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GB791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8、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7919 等化妆品的标准来严格控制化妆品生产工艺。
本论文所采用的手段: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参照企业所提供的相关资料,确保报告的正确性,以及制定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4、论文计划进度安排本论文需两个多月的时间,其安排如下:(1)2010.10.01-2010.10.15 查找大量的资料和文献,确定开题报告和内容。
(2)2010.10.16-2010.10.31 根据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所学的知识,完成论文初稿(3)2010.11.1-2010.12.10 整理初稿,完成论文定稿。
5、参考文献1、互联网—中国知网、读秀网2、裘炳毅主编《化妆品化学与工艺技术大全》3、李冬梅、胡芳主编《化妆品生产工艺》4、杨晓东、李平辉主编《日用化学品》5、宋小平、韩长日、仇厚援主编《日用化工品制造技术》摘要随着化妆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市面上有了各种各样的化妆品给爱美的人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
但是琳琅的化妆品也夹杂着一些质量低劣、不符合卫生的化妆品。
不良的化妆品不但不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反而可能对健康带来影响。
美容变成了毁容。
市民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一不小心就买了或用了不符合卫生的化妆品。
所以我们必须对化妆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严格控制,达到化妆品生产标准。
化妆品的标准有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GB791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8、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7919等。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化妆品的生产工艺,也就是对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制备的流程介绍,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化妆品;化妆品标准;生产工艺前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就有了对美化自身的追求。
在原始社会,一些部落在祭祀活动时,会把动物油脂涂抹在皮肤上,使自己的肤色看起来健康而有光泽,这也算是最早的护肤行为了。
由此可见,化妆品的历史几乎可以推算到自人类的存在开始。
护肤化妆品主要是由本不相容的油(相)与水(相)靠乳化剂经过均质处理形成的,但传统的化妆品中的乳化剂都是化合物,包括各种表面活性剂都是化学合成的,这既不符合回归大自然的心理趋向,也不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带来对皮肤的刺激。
近年来,人们在大豆油和山茶科植物种子中提取到的卵磷脂和茶皂素用作乳化剂制作化妆品取得一定的效果,这被称为天然表面活性剂,从动物组织中也可提取到更为有效的天然表面活性剂。
几年前美国采用了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某教授创导发明的,由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全新乳化剂制成了世界首例不用化学乳化剂制成的商业化妆品,其膏体细腻、滑爽,很受欢迎。
为加强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保障化妆品卫生质量和消费者的使用安全,以及化妆品工业发展得更加完善,更多地创造完美的产品造福于民,我们对化妆品的原料及生产工艺都要严格控制,并且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加入WTO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化妆品市场正进入空前繁荣期,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而化妆品企业如何使自己更上一层楼,品牌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主要讨论化妆品的生产工艺,及几种常见的化妆品的生产过程及过程中的质量应如何控制。
1化妆品的现状当今,化妆品中的各种护理、保养、彩妆等新型产品层出不穷,以此紧随国际化妆品市场的新方向。
“绿色、自然与环保”已成为全球日化、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业的主流呼声。
因此,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叶醇及其酯类香料以及蔬果美容将成为我国化妆品界的新宠。
1. 洗发、护发用品:目前,中国的洗发护发市场容量日渐趋于饱和,不再会有成长期时那般增长。
2. 润肤护肤用品:是中国化妆品市场中发展最快的一类。
近年来,中档产品的市场份额有较大幅度上升,表现出较佳的市场前景。
3.纯化妆类用品:全国有几千个化妆品品牌,其中,外资合资企业的名牌产品占据该市场的主要地位,它们总共的市场份额约70%。
而国有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在数量上占据了中国化妆品市场企业的绝大多数。
总之,对我国民族化妆品业来说,未来是挑战和希望并存的。
我国城市化妆品市场处在成长期向成熟期走近的阶段,目前这个行业仍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可见,我国化妆品市场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3化妆品的分类1按使用目的分类:清洁化妆品、基础化妆品、美容化妆品、疗效化妆品2按使用部位分类:肤用化妆品、发用化妆品、美容化妆品、特殊功能化妆品3按剂型分类:液体化妆品、膏霜类、粉类、块状、棒状4按年龄分类:婴儿用化妆品、少年用化妆品、男用化妆品5按生产过程结合产品特点分类:乳剂类、粉类、美容类、香水类、香波类、美发类、疗效类4化妆品的工艺生产4.1乳剂类化妆品的生产工艺4.1.1乳化体制备工艺(1)油相的制备将油、脂、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夹套溶解锅内,开启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
要避免过度加热和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变质。
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溶解均匀,即可进行乳化。
(2)水相的制备先将去离子水加人夹套溶解锅中,水溶性成分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保湿剂,碱类,水溶性乳化剂等加人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
如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应单独配制,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如有必要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
要避免长时间加热,以免引起粘度变化。
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精确数量可在第一批制成后分析成品水分而求得。
(3)乳化和冷却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乳化锅内,在一定的温度(如70-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
乳化过程中,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法(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添加的速度、搅拌条件、乳化温度和时间、乳化器的结构和种类等对乳化体粒子的形状及其分布状态都有很大影响。
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因不同的乳化体系而异。
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体系、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应加以严格控制,以免过度剪切,破坏,聚合物的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变化,改变体系的流变性质。
如配方中含有维生素或热敏的添加剂,则在乳化后较低温下加入,以确保其活性,但应注意其溶解性能。
乳化后,乳化体系要冷却到接近室温。
卸料温度取决于乳化体系的软化温度,一般应使其借助自身的重力,能从乳化锅内流出为宜。
当然也可用泵抽出或用加压空气压出。
冷却方式一般是将冷却水通人乳化锅的夹套内,边搅拌,边冷却。
冷却速度,冷却时的剪切应力,终点温度等对乳化剂体系的粒子大小和分布都有影响,必须根据不同乳化体系,选择最优条件。
特别是从实验室小试转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尤为重要。
(4) 陈化和灌装 一般是贮存陈化l 天或几天后再用灌装机灌装。
灌装前需对产品进行质量评定,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灌装。
图-1乳化体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乳化设备- 1000/2000L 锅主锅结构搅拌设备4.1.2乳化剂的加入方法(1)乳化剂溶于水中的方法:将乳化剂直接溶解于水中,然后在激烈搅拌作用下慢慢地把油加入水中,制成油/水型乳化体。
如果要制成水/油型乳化体,那么就继续加人油相,直到转相变为水/油型乳化体为止,此法所得的乳化体颗粒大小很不均匀,因而也不很稳定。
(2)乳化剂溶于油中的方法:将乳化剂溶于油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一般用这种方法),有2种方法可得到乳化体。
①将乳化剂和油脂的混合物直接加入水中形成为油/水型乳化体。
②将乳化剂溶于油中,将水相加入油脂混合物中,开始时形成为水/油型乳化体,当加入多量的水后,粘度突然下降,转相变型为油/水型乳化体。
这种制备方法所得乳化体颗粒均匀,其平均直径约为0.5微米,因此常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