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钣金折弯工艺

钣金折弯工艺

36
34
40
34
35
36
36
38
38
62
38
36
34
40
34
35
36
36
38
38
63
38
36
36
40
36
36
36
36
38
38
64
39
38
36
40
36
36
36
36
38
38
65
40
38
38
42
38
36
36
36
38
38
66
42
40
40
42
38
38
38
36
38
38
67
42
40
40
42
40
38
38
36
38
38
30
28
30
32
32
34
34
34
54
32
28
30
32
32
34
35
35
55
32
32
30
32
32
35
36
35
56
32
32
30
32
32
35
36
36
57
35
32
30
32
32
35
36
36
58
36
34
30
34
32
35
36
36
59
36
34
32
34
32
35
36
36
60
37
35
32
38
32
35
36
36
38
38
61
38
检查折弯机工作状况并对设备进行加工前的维护保养。
加工前和加工过程中,应对模具折弯表面进行清洁、润滑。
折弯工艺
材料厚度与弯边圆角半径和模具的配合关系见表1。
表 1板料厚度与弯边圆角和模具的配合
模具
材料厚度t,mm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最大折弯圆角R,㎜
2~3
折弯工件下模V形槽口开口尺寸,应大于6~8倍板料厚度。
操作者操作时需要戴防护手套作。
折弯机上、下模具间的间隙必须调整均匀,其间隙可比板厚大1mm。
不允许在折弯机模具上和工件台放置工具、测量器具等。
加工件应轻拿,轻放,避免拖动、扔丢现象;现场堆码高度最大不超过1m。
mm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2500
1800
1100
600
200
注:屈服强度不超过26Kg/mm2的金属材料。
工艺
会 签
标准化
编 制
审 定
标记
处数
外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校 对
批 准
钣金折弯工艺
共7页
第2页
板料折弯的最小搁置尺寸c与板料的厚度有关(见图1)。
a. 板料厚度1mm~3mm的搁置尺寸c为3mm;
b. 板料厚度大于3mm的搁置尺寸c等于板料厚度;
33
32
32
31
30
30
27
26
27
>100
amax= (b-2t-55)tg40°30′+ t tg40°30′=
表7上刀口前边内翘边最大极限尺寸单位:㎜
mm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钣金折弯工艺
共7页
第6页
几种典型折弯形式的弯边次序参见图6所示。“双折边”应先折成锐角后压边。
图 6
几种常用上刀模具见图7所示。使用中根据零件折弯形状灵活选用,并与下模具相互配合。
30
22
21
20
31
23
22
20
20
32
24
22
22
20
33
25
23
22
22
34
25
23
23
22
35
25
24
23
24
36
26
24
24
24
37
26
26
24
24
38
26
28
24
24
24
39
26
28
25
25
24
40
26
28
25
25
25
41
26
28
26
26
25
26
42
26
28
26
26
26
26
43
26
28
27
表 4模具槽中心至模具外边的最小尺寸
模 具
工件弯边圆角半径R值,㎜
R1
R2
R3
R4
R5
R6
R8
b㎜
8
10
12
17
20
23
27
33
表5第二弯边的最小极限尺寸单位:mm
材料厚度
t
弯曲半径
R
最小极限尺寸
bmin
材料厚度
t
弯曲半径
R
最小极限尺寸
bmin
1
1
11
2
5
42
12
6
58
2
16
8
46
3
22
~3
3
26
4
~4
4~5
~5
9~5
11~7
11~7
12~8
13~5
凹模深度h,㎜
6
8
12
15
18
22
25
28
32~36
凹模宽度b,㎜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不同的材料厚度,其最大允许折弯长度见表2。
表 2最大允许折弯长度
板 料 厚 度,㎜
1-2
3
4
5
6
8
最大允许折弯长度,㎜
3150
2800
b.对角线长度>550毫米以上警方,其对角线之差不大于3毫米。
mm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钣金折弯工艺
共7页
第7页
形状
直线度、平面度未注公差按GB/T 1184中给出的公差等级L级的要求。
垂直度未注公差按GB/T 1184中给出的公差等级L级的要求。
平行度的未注公差值等于给出的尺寸公差值,或是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中的相应公差值取较大者。
弯曲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拉伸裂纹。
折弯角边缘不得有裂边。当不可避免存在折弯裂边时,应在裂边处开适当大小的工艺孔。
尺寸
结构件和各个开孔、槽的相对位置线性尺寸及其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未注公差应达到GB/T 1804规定的公差等级m级的要求。
对角线尺寸在满足线性尺寸,形状位置尺寸或公差要求的前提下,应符合:
a.对角线长度≤550毫米时,其对角线之差不大于毫米;
25
9
4
4
20
2
12
5
26
3
15
6
37
4
18
8
26
5
23
5
5
25
6
34
6
38
8
24
8
38
2
2
12
6
6
40
3
15
8
41
4
18
8
8
44
外翘边弯边最小极限尺寸见图3所示。
图3
mm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钣金折弯工艺
共7页
第3页
a. 模具槽中心至模具外边的最小尺寸d见表4;
b.第二弯边模具槽中心线至板件直线边外的最小极限尺寸bmin见表5。
外购、外协产品防磕碰划伤规范
QJ/ZDS2201-A钣金展开设计工艺规范
3设备及工艺装备
a. 折弯机、模具;
b.直尺(300mm)、卷尺(3m)、游标卡尺(精度0.1mm)、手锤、直角尺、油壶、毛刷、角度尺等。
4工艺要求
基本要求
材料的长、宽、厚,料纹方向应符合图纸要求;板材表面清洁。
根据图纸要求及材料选用适合的模具。
片刀上模尖刀上模 弯刀上模 R型上模
图7
展开工艺
钣材加工件展开工艺及其计算见QJ/ZDS 2201。
5工艺质量
外观
非加工表面应保持清洁,原材料如有表面保护膜,如对加工实现或零件精度不造成影响,应予以保留;表面划伤程度不得超过表2中较重划伤的规定,出口产品不得超过轻度划伤的规定。
表面压痕,即钣金表面呈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凹状的印痕,按加工钣金材料长度≯5×10/m。
27
26
26
27
25
25
27
94
30
30
29
28
27
27
27
25
25
27
95
30
30
29
29
28
27
27
25
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