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代利军
绪言
8.2 Z型折弯最小高度
H≥2T+V/2+1.5 (T=板厚,V=板厚对应槽宽)
8.3 U型折弯
①A值参照L型折弯
②B值根据上模同时考虑A值
8.4 角度大于90°小于180°钝角折弯
两折间料内尺寸斜长A≥V/2+1.5 (T=板厚,V=板厚对应槽宽) 8.5锐角折弯(小于90°一般大于30°)
9.5 用小槽折弯
9.6 偏槽折弯
9.7 垫板折弯
9.8 双槽二次折弯
9.9 对矩形异形孔可用补料法
注意:以上方法也适用于较小边折弯.
注:当靠近折弯线的孔距折弯内壁小于表中所列最小距离时,折弯后会发生变形:(也可用公式孔距折弯线小于两倍的板厚+1时,折弯后会发生变形,此1实际是取的内R值)
10. 折床压三角补强
三角补强的成型有两种:
1.与折弯刀具同时共享,即折弯与三角补强同时加工
2.工件折弯后再压三角补强.
※※一般压筋在2-3个无须开模,只把上模空开,下模V型槽分段之间垫筋(自制简易)即可.
材料厚度超过2.0则需开冲床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