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创业计划书模板课件.doc

创新创业计划书模板课件.doc

序号:编号:附件1: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书作品名称:后工业景观-城市记忆的延续———以合肥市合钢老工业区为例学院名称:建筑与规划学院申报者姓名(学号):罗进文(14202080225)申报日期:2017.4.7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制作发明与艺术设计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委员会制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首先填写A1表,然后在填写申报项目情况时,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 2、或B3表。

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晰,此申报书可复印。

4、序号、编号由校创新创业管理委员会填写。

5、其它事宜,请向校创新创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咨询。

咨询电话:*************;63828139A1.申报者情况姓名罗进文性别男出生年月1996.4学院/ 年级/ 专业/ 班级建筑与规划学院14 级风景园林 2 班申报学号14202080225者项目名称后工业景观- 城市记忆的延续(以合肥市合钢老工业区为例)情况宿舍地址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5#415 宿舍电话177****3110电子邮箱****************手机139****4292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班级学号杨超男21 14 园林2 班14202080233 合作洪宇男22 14 园林2 班14202080226者情况姓名性别职称所在单位及职务联系电话指导李改维女讲师建筑与规划学院讲师老师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品全称后工业景观-城市记忆的延续(以合肥市合钢老工业区为例)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作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品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分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类品等)(A)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作品撰写目的:伴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逐渐衰微,产生了大量工业废弃地和废置工业设施。

思考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重组与再生使之成为具有全新功能和场所精神的新景观。

不仅如此新建的景观必须延续场地原作品撰写先的文脉场地的工业元素和工业特质需以某种方式得以保留或的目的和再绝不是彻底拆毁或全盘重建。

景观设计在整个后工业社会重建基本思路过程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应该替代建筑、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成为场地的催化剂不仅可以实现工业景观的复兴还应该可以刺激周边地区的再发展。

基本思路:1.以合肥合钢为研究对象,在老合肥人的记忆中“合钢”是老工业基地的代表,它见证了当年工厂区的兴衰。

这座巨型工厂曾经是合肥人心中的骄傲。

“合钢”作为老工业区最典型的代表,给三代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在合钢现有的厂房基础上,用艺术和温馨的布局,把貌似冷冰冰的工业遗产,用优雅而富有品位的方式,建设起一个国内最具规模的合钢1956/1958 工业文明博览暨文化创意产业园,使之成为融艺术与工业遗产为一体的现代化都市时尚空间;2. 在分析了目标对象的项目背景,宏观条件,发展分析,对合肥合钢进行景观在改造方案设计;3. 研究后工业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主要策略如低干扰策略在后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讨论其可行性与可实施性。

后工业景观是指在废弃工业场地上,通过对场地土壤、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和厂房、车间等工业建筑及工业设施进行改造与再利用,为人们提供户外休息、运动、观赏、游戏和娱乐等需要的公共空间和绿地。

后工业公园设计与其他类型公园设计的最大作品的科差别在于, 它是基于工业废弃地的特殊的场地环境进行的更新改学性、先进造, 而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景观更新设计, 最关键的是要解决遗留性及独特的废弃物的保留、改造、再利用的问题。

之处本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问卷调查、实地踏勘、行为观测、相关性分析等科学方法探讨后工业景观中的基本问题,同时利用到照度计等科学仪器辅助数据的获取,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后工业景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这是后工业景观设计范式最核心,也是与传统景观设计方法处理废弃地显著不同的地方。

以往对工业遗迹的态度是将其作为工业废弃物对待,景观处理方法是隐藏、遮盖和回避;而现在正是由于意识到了工业遗迹的价值转而保护和利用工业景观,这种从工业废弃物到工业遗产的转变代表了后工业景观核心价值观的改变。

1.生态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汁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本项目的变,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搜汁的抉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实用价值和现实意广泛的环境没I十领域。

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义(市场需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求、应用前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这些理念在工业之后的景观设汁中,被表现景、预计经济、社会效得淋漓尽致;益)2.艺术异彩纷呈的现代艺术为工业之后的景观提供设计源泉,它重新解释了废弃的工业景观的价值与含义,从而工业之后的景观没计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3.后现代工业之后的景观没计,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人们对多元化的设计的追求,对历史的价值、基本伦理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价值的尊重,这些正是后现代的设计思想。

在工业之后的景现作品中,最触动人心、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是工业遗迹,这螳遗迹诉说着场地上辉煌的工业历史,记载着一段灿烂的工业文明。

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得这块工业废弃地的文脉得以延续。

本研究是基于合肥市合钢地区空间的实证研究。

合钢项目地块位于合肥城东和平路 1 号,西近当涂路,北至淮南线,南近裕溪路,东靠郎溪路,厂区总面具约1300 亩,目前地块现状为老旧厂区,基地范围内有约20 万平方米厂房建筑构物。

另地块范围内有近300 亩为厂区宿舍,居住人口密集。

1. 合钢的历史项目背景:合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合肥钢铁厂,于1958 年 4 月24 日正式动工兴建炼钢车间,1958 年和1959 年,毛泽东主席两次亲临合钢视察。

1960 年朱德委员长、邓小平总书记视察合钢。

后来,叶剑英、彭德怀、聂荣臻、彭真、董必武、李先念、刘伯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合钢。

作为国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合钢曾为合肥市、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合钢与马钢合并搬迁,老合钢厂工业遗产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合钢项目具有充沛的人文资源;2. 合肥地区政策环境: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是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产业,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合肥出台了诸如《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服务业加快若干地方税收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对文化产业给予政策支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3.合钢工业厂发展分析:(1)区位优势:比邻老城区,合肥东向门户。

靠近江浙长三角;(2)资源优势:地块内工业遗产丰富,厂房,铁路利于在开发;(3)文化优势:老合钢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4)交通优势:近20条公交路线,城市干道,观光铁轨;(5)配套优势:地块内水,电,网络,绿化,以及现有酒店,宾馆,办公楼等配套设施齐全;(6)市场优势:周边居民众多,拥有庞大的区域内客户群体;通过项目研究,在理论、调研、成功案例分析总结基础上,以文化地域、历史文脉传承等记载城市的记忆,最终希望达到适应国内经济发展下所影响的景观格局,和对城市后工业景观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并且,让曾经自此生活工作人们在感受传统记忆的同时,获得心灵上的愉悦与享受,为现代都市人群提供一处放松身心、享受生活还能体会历史文化的理想空间。

成果本研究预期完成研究报告 1 份、发表学术论文 1 篇、城市绿展现地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案 1 份。

形式工作进度主要工作内容及目标文献研究与后工业景观空间属性模型的2017.5-2017.6建立合肥市合钢地区的预调研,选取合适的2017.7-2017.8研究工作调查监测对象进度安排合肥市城区实地的后工业景观环境监测2017.9-2017.12与人行为观测、记录后工业景观空间与游憩行为的互动机理2018.1-2018.2分析2018.3-2018.4 结题报告撰写与成果发表存在困难大致总结为以下四点:1. 场所环境消失。

人们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注重短期效益,对工业废弃场地全部进行推到重建,致使很多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场所消失殆尽;存在困难2. 空间场所混乱。

由于工业场所的特殊性,导致场所的空间和需解决问题肌理混乱和景观的无序;3. 场所要素孤立。

工业厂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

场所的每个元素都有当时的历史痕迹,这种现象导致工业厂区内的每个元素孤立,没有形成内在的联系;4. 场所特征模糊。

改造工业废弃地的过程中,由于人们重视短期利益,许多工业厂房直接改造成商业场所,工业场所的特征随之消失,造成场所特征模糊;这些问题是从工业废弃地到城市后工业景观改造中无法忽视的,随着我国工业景观的不断发展,后工业景观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本研究基于景观设计理论及场所理论,针对相关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以合肥老工业区为基础进行深入探究,提出相关后工业景观改造手法和策略。

需解决的问题:1. 目前我国用地紧张,人们缺少休闲娱乐空间。

人们是否喜欢又工业废弃地改造而成的景观有待调研,城市居民对后工业景观环境的真实需求如何获取;2. 工业废地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工业文化的传承。

如何解决文化因素与景观改在的矛盾;3. 工业废地对城市环境存在不良影响,通过哪些方式方法能够改造与再利用,并且改善城市环境;4. 如何通过前期的调研内容得出解决方案,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5. 前期方案建模所面临的资料收集问题,地理地形文献内容,水文资料,人文资料。

选题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可行,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与一定的创新性,建议给予立项资助,课题新颖有应用价值,老师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指导老师签字:意见年月日所在院(系)意见(盖章)年月日基金管理委员会意见(盖章)年月日备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