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概述
油茶的品种繁多,主要良种有①望漠油茶。
②岑溪软枝油茶。
③衡东大桃。
④中苞红球。
⑤鄂东大红果。
该项目主要种植嫁接岑溪软枝油茶。
岑溪软枝油茶,分枝角度大,叶大枝软冠幅大,速生、高产、适应性强,比一般品种提早1~2年开花结实,产量高1~2倍。
种后3~4年开花,7年进入盛产期,10年生试验林亩产油达25kg,含油率51.37%左右,油质好。
随着人们对非脂肪类食物需求量增加,油茶需量越来越大,它具有对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糖尿病、心血管障碍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所以,栽培和种植油茶是调整我村农村产业化结构,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二、项目技术要点
(一)油茶特征特性
油茶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平均气温14~21℃,年有效积温4000℃左右,最低月平均温不低于0℃,最高月平均温约31℃,开花期最适温度为14~18℃,极端最低温度达-9~-12.3℃,如果持续时间很短,对树体枝叶尚无多大损害,但会导致越冬幼果脱落而引起欠收或无收成。
对水分的要求,相对湿度在74~85%之间,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日照要求1800~2200小时为宜。
油茶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但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PH值5.5~6.5的砂质壤土(红壤、黄壤、紫色土壤)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油茶属于半阴半阳树种,幼苗喜阴,成林喜阳,南坡或东南坡、西南披对油茶树体发育有利,结实多、产量高;而阴坡日照时间少,易遭北风及霜冻危害,影响生长结实。
(二)栽培技术要点
1、育苗
(1)、播种育苗
①、采种: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产量高且稳定、树龄30年左右的优良母树上,桃选果大、皮薄、色泽良好、充分成熟的果实采回后摊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自然干燥,外壳开裂后取出种子,经粒选后用湿砂或湿木屑混合贮藏(种子与砂或木屑比例为1:2),放在阴凉通风处,上层盖一层湿稻草或湿麻袋。
②、圃地选择和育苗:选择地势平缓、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微酸性的砂质土壤作为苗圃地。
播种前先进行土壤消毒,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混合作基肥,翻耕两次,整平作厢。
3月中旬播种,播种前25天,种子用1/100高锰酸钾溶液浸半小时(或0.3%福尔马林浸15分钟),倒去药液密封1小时后进行催芽。
播种方法常采用条状点播,沟距20厘米,深4~5厘米,沟内每隔10厘米播种1粒,播后盖土厚3~4厘米,最后再盖一层薄草,每亩用种50~60公斤,每亩产苗约2.5~3万株。
(2)、芽苗嫁接育苗:用沙藏过的种子,经淋水催芽,待大部分种子裂口露白时播入沙床上,深约3厘米,覆沙后稍加压实,以后注意保湿,待苗木长出2~3片叶时即可进行嫁接。
接穗的采集,夏接采用半木质化或基本木质化的春梢;春接则用一年生健壮芽饱满的枝条,注意保湿。
嫁接时间,3月中旬、6月中旬和8月下旬的春、夏、秋梢萌发前15~20天嫁接成活率高,萌发快。
具体接法是:先将沙床的苗砧取出洗净,用利刀在芽苗种子的上方1~1.5厘米处切断,并用单面刀片从砧木正中劈开,开口长约1厘米,然后,在接穗下节叶柄下方1~2毫米处的左右两侧,各削一个15度、长约1厘米的双斜面(即楔形),立即插入砧木切口,使叶柄的一侧皮层对齐,最后用长约3厘米,宽1厘米的铝簿片(牙
膏皮)套住,使接穗紧接即成。
接好后栽入密封的保湿容器内,以后加强水分管理,及时除砧木萌芽,20~30天愈合后可移栽到圃地生长。
2、造林
(1)、整地施肥:整地需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山地造林整地须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带状整地后再按一定株距挖栽植穴,其穴大小为60×60×40cm,回填表土并与基肥(磷肥每穴1市斤)拌匀后待造林用。
(2)、栽植密度:根据造林地坡度,因地制宜的采取2×3m,2.5×3m和3×3m的株行距(即每亩110株、89株和74株的密度),陡坡、瘦地宜密,山顶宜密。
(3)、造林方式:新造速生丰产林应选择植苗造林法为宜,油茶夏梢即将抽发之前的阴雨天造林更好,秋末冬初也可采用十月“小阳春”植苗造林。
栽时要求根系舒展,苗木直立、栽紧踏实。
若交通不便,造林面积大、坡度较陡、劳动力又缺乏的地方,可采取直播造林。
直播造林以冬春为好。
冬播在“立冬”前后下种,春播在“立春”至“春分”期间进行,但所用种子必须进行湿砂贮藏。
播种时每穴3粒呈三角形侧卧放置,盖土时冬播稍厚(约5cm),春播稍薄(约3cm)播种后加覆盖物。
(4)、幼林抚育管理
①、土壤耕作每年2次,分别选在5~6月和8~9月进行,采用带状抚育方式,对茶苗周围20cm以内只松碎表土,坡面要求平整或内反斜向,每隔3~5带开一条竹节沟,增加截留雨水的能力。
2~3年冬季深挖1次,扩大栽植穴,促进根系生长。
②、整形修剪:普通油茶常以低干、冠幅大、树体矮、结果早产量高。
整形修剪在幼树期间进行,时间为11月至次年2月间为好,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截去顶梢、留主干高0.3~0.5m,并在主干上部保留分布均匀的3~4个枝作主枝,引导主技向外上方生长,第二年对主枝适当修剪,控制长势使之均衡生长,逐步培养成自然园头形和开心形的树冠。
③、间种与施肥:油茶幼林期间,可利用间隙地栽培两种以上的植物培育保护幼林,间种作物可选择绿肥、药材、油料等植物。
幼林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辅以无机肥和刺激素(赤霉素、三十烷醇等)增强吸收能力。
施肥时期,有机肥冬施,环状进行,化肥可在早春施用,以利幼株新梢抽生。
④、引蜂授粉
油茶是虫媒异花授粉植物,授粉昆虫种类多,其中野生的土蜂类效果最好,应妥善保护即在10~11月间严禁在村地内薰烟烧火,喷施农药。
(三)病虫防治
油茶煤污病是由介壳虫、蚜虫引起和传播的,但黑缘瓢虫、大红瓢虫是它们的天敌,能抑制介壳虫的繁衍;油茶尺蠖可利用寄生蜂、寄生蝇、鸟等防治,还有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杀螟杆菌等防治。
油茶病虫害危害严重的有:油茶炭疽病、煤病、软腐病、油茶尺蠖、茶梢蛾等。
首先应严格检疫工作,然后在林区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情况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为及时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四)适时采收、合理加工
适时采收是丰产丰收的保证。
普通油茶一般要在10月下旬成熟,若过早采收,不仅影响出油率,而且茶油质量也差,易于酸败,应在产区订立乡规民约,严禁提早采收。
油茶果采收时正逢油茶花含苞待放之际,须保护果枝与花蕾,以免影响来年产量。
茶果采回后应堆放5~7天,可提高3~5%的出油率。
摊开晾晒,脱去果壳筛净种子后再晒、使含水量稳定在10%左右再行密闭贮藏,为延长贮存时间可放入一些丁香、花椒、防变质。
茶籽榨油宜在春节前榨完为好,最晚不超过翌年6月。
茶籽榨油常用压榨法进行,茶枯还残存10%~12%的油,枯饼和果壳还可进行综合利用,只有通过综合利用,才能较大幅度提高效益。
三、项目建设条件
1、地理条件
金屯镇南坂观音竹村位于罗塘河旁,依山傍水,山区土地肥沃、土层厚,腐殖含量高,是较为显微酸性,沙质土壤,基地海拔高度600多米,气候温润,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4.6℃,田、地持水量约为70%,非常适合油茶树生长。
2、建设地点及规模
基地位于金屯镇南坂村观音竹组路旁,面积1000亩,油茶800亩,果树林200亩。
3、基地投资:2007年投资16万元,2008年投资2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投资。
预计总投资在100万元左右。
四、市场分析
油茶是油中精品,具有很好的药用、保健双重功效,市场前景看好。
种植油茶3年即可投产,投产后每亩收益3000元左右,果用林5年后投产,每亩收益4000元,1000亩每年共计32万元,年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收入可观。
为此,镇党委、政府决定把该项目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3至5年后,力争在全乡推广种植面积达2万亩,形成规模效益。
五、结论
综上分析,种植油茶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发家致富技术,容易被农村农民接受,相信群众一定会极力赞成和自愿接受,通过示范推广,真正形成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一定会如期实现。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