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高考作文题汇总及全解析

2012高考作文题汇总及全解析

2012高考作文汇总及解析一、2012作文汇总1、2012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船主与油漆工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新课标卷(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山西、新疆)高考作文题:给材料作文:船主与油漆工,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2、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放下顾虑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全国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广西)高考作文题:在农村挑秧苗,走到半路负担太重,妈妈建议减掉身体上的束缚,脱掉鞋袜等等,作文关于放下顾虑,挑东西的材料分析。

3、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火车巡逻员的故事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

请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4、2012山东高考作文题:以孙中山箴言自拟题目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山东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

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5、2012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曾被舍弃的微光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6、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材料作文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7、2012年湖南高考作文:《别把聪明打碎了》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湖南高考作文:《别把聪明打碎了》8、2012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生活时代的材料作文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

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根据南方日报微博提供)9、2012年江西高考作文题:你拥有什么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江西高考作文题:今年江西高考语文大作文是要求考生围绕“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两个主题,选择展开议论,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小作文的主题跟音乐有关,字数200字左右。

(江西教育新闻网胡诚从江西高考考场外获悉)10、2012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关于水的讨论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感谢《天府早报》提供新闻线索。

11、2012湖北卷高考作文题:《那些年》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书信可不可以替代》。

作文自选角度,一个话题引起讨论:书信可不可以替代。

是改变还是不改变。

(长江日报提供)12、2012海南卷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海南卷高考作文题:今年海南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材料,一名渔夫修补船只的时候看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不上了,后来他儿子去打渔时遇上大雨。

这个补上的小洞救了他一命。

文章立意,做有责任和担当的人,随手小善会有大的回报。

13、2012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坐在路边鼓掌的人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有篇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友3种评论,一是肯定,也想做这种人,二是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三是觉得两种说法都对,根据这些情况写篇文章。

(媒体来源:钱江晚报记者王慧华提供)14、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拯救冷库工人重庆高考语文作文材料,大致内容:“一个人被关一个冷库里,一个门卫来解救被困人员,事后有人来问门卫,这不是你的本职工作为何你要解救他?门卫说:因为只有这个人,每天早上和我说,早上好,以及晚上对我说再见,而今天他只对我说了早上好,还没有对我说再见,所以我判断他在冷库里被困了。

(此信息由考生提供,文字表述可能有部分出入,请以重庆考试院8日发布的标准试题及答案为准)15、2012辽宁卷高考作文题:大隐隐于“乐”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辽宁卷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一个音乐家登台穿的非常朴素,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穿的华丽些,他说人要隐没于音乐之后。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

二、2012年高考全国各省市作文题目全解析2012年高考已拉开大幕,7日中午,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的刘纯老师和王乃中老师第一时间在微博点评了本年度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说明了其破题立意的角度及升华方向,并结合往年题目说明了高考作文需要关注的重点。

以下为微博内容汇总:全国卷:【在农村挑秧苗,走到半路负担太重,妈妈建议减掉身体上的束缚,脱掉鞋袜等等,作文关于放下顾虑,挑东西的材料分析。

】题目从破题立意上难度不大,关于“选择”“放弃”“有舍才有得”之类的文题,相信考生之前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接触。

从立意来看,价值维度应该是重要的评判标准。

也就是说:考生究竟是简单地就选择谈选择,写一些类似于政治教科书似的常识大道理,还是真正能够以小见大,真正看到“选择”或“放弃”对于社会、历史、文化或生命、精神、心灵的意义或价值。

这个题目做做表面文章很简单,但要深入下去,依然足见考生的功夫。

(刘纯)新课标卷:【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

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漆工说:“工钱已给过”。

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

”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

”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知道他们回不来了。

现在他们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用余世维“领袖”的七种根性来说,这个叫细心,叫补位,即:看到毛病或弊端,即便非自己份内之事,也要尽责做好,背后还体现了一种责任感。

如果考生纠结于小小的漏洞与船难事故,或者无心帮忙得到丰厚财富,肯定就偏题了,应该关注涂漆工补漏洞这一事件本身,探讨这一行为背后的意义与对为人处世的借鉴。

说得更详细一点:涂漆工所谓“顺便补的”,并非“无心”,而是一种不以善小而不为的“有意”——它当然与“善良”有关,但本文的立意重心显然并不在此。

此外,如果考生纠结于为什么船主在有船出航前不知道是哪条船出航这样的技术性问题,我认为他应该是个管理人才,只是作文的分数不会太过乐观……(刘纯)北京卷:已有长篇分析文章《2012北京高考作文试题评析》(刘纯)上海卷:【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这个题目最直观的破题点就是“一般人和天才的不同之处”,可以提炼出“珍惜自己的微光不要轻弃”,文章展开时可以倚仗“我的微光是些什么”、“如何珍惜”等等构造提纲;此外如果想另辟蹊径,还可以去谈“一般人和天才没什么不同”,因为我们身上的微光都是一样的。

本题的难点不在于立意角度的发掘上,而在于具体材料的填充上,平凡人的微光是什么?舍弃的具体表现是哪些?这些点都需要考生们费一些思量。

就我看,“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可以是感情、灵感、冲动乃至于一刹那的顿悟等,而舍弃,可以具体为放过了灵感、埋没了情感、打消了冲动、遗忘了顿悟。

历史上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比如某人一个灵感被轻易放弃导致科学原理被他人发现、某艺术家轻易地决定搁置某个构思结果被他人写成传世巨作等。

(王乃中)四川卷:【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材料对一滴水的象征意义和人生意涵等作了一定阐释供考生展开。

这题相当常规,角度有如下几个:1,借助古往今来与水有关的成语或者哲理名言展开;2,把一滴水与个人相结合,谈到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实现;3,和自然界水循环结合,从一滴水的不同形态展开。

既然材料中已经具体提到了水的含义,文章就不能仅止于此,而要探讨到“怎么办”的层面上。

明白了道理,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是本篇文章真正应该凸显的主旨。

(王乃中)江苏卷:《忧与爱》。

题目很大,需要落地:忧什么?爱什么?切忌忧与爱的对象大而空。

就题目本身而论,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作文。

关系型作文最关键的,就是不能舍弃一方,单写一方。

如果考生的题目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忧”,中间主要写“爱”,那么文章一定会跌倒三类。

反之亦然。

当然,关系型作文,从忧或爱中更看重一方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结合着对方行文。

比如,如果观点是“重爱贬忧”(让我想到最近当评委的一个辩题:爱国主义应该强调自豪感还是危机感),也要在写“爱”重要的同时写“忧”的问题,切忌扔到一方。

当然,深入地探讨“忧”与“爱”的关系,会推动立意更深刻。

最后,如果我们略微较真一点的话:为什么这个题目把“忧”放在了前面,把“爱”放在后面?由“忧”及“爱”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一种关系能够作用于哪些方面?除了比较容易想到的“忧国忧民”到“爱国主义”之外,“忧”到“爱”是否也是一种感情认知的通式?简言之,这个题目伸缩性很强,很验功力。

(刘纯)福建卷:【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一个写人生成就的题目,很好入手。

写法上,如果结合“行万里路”的实际路程,会让文章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整体显得较立体。

不过,冯骥才本人除了关注路程的“长度”以外,同样在意生命的宽度与深度。

可惜的是,这种对于人生多维度的思考,在这个题目里都只能描述为“路程”,某种意义上说,遭到扁化,变得单一。

如果考生能够联想到不停奔跑的阿甘,从立意上也能做到立体丰满。

《罗拉快跑》化用到这个题目中的可能性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