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世界地理第二讲五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随堂演练巩固读”东亚地区略图”,完成1- 2题。
1①②③地气候的相同点是( )A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B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都属于季风气候,适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D雨热同期,降水由①到③逐渐减少2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解析】第1题,三地都属季风气候,但③地受海洋影响最小,降水量偏少,不适合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由①到③逐渐减少。
第2题,甲为中国,乙为韩国,丙为日本,中日间贸易额要大于中韩间贸易额。
【答案】 1 D 2 C下图为”某大洲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 4题。
3该大洲的地势特点是( )A平均海拔最高B中间高、四周低C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D从东南向西北倾斜4下列地理事物中,位于该大洲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D世界第一大岛【解析】由地形剖面图判断该大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结合剖面图中最高处判断该大洲为亚洲。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为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世界第一大岛为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
【答案】 3 B 4 C课后作业夯基读”两类大宗货物海运线路示意图”,完成1 -2题。
1若①②③表示甲城市从世界各地进口某类大宗工业原料的运输方向,则该原料分别来自( )A①美国②澳大利亚③南非B①加拿大②印度尼西亚③中东C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D①美国②新西兰③西欧2若④⑤⑥表示乙国进口大宗农产品的运输线路,则这些农产品生产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C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解析】第1题,甲是上海,进口的大宗工业原料是铁矿石,主要来自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
第2题,乙国是日本,主要从北美进口粮食,从拉丁美洲进口畜产品,从大洋洲进口粮食和畜产品。
【答案】 1 C 2 D读”世界某局部区域图”,完成3 -5题。
3图中A地形区为( )A巴西高原B南非高原C德干高原D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4图中东部海区洋流名称可能是( )A巴西暖流B马达加斯加寒流C莫桑比克暖流D东澳大利亚暖流5图中山脉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最可能是( )A热带荒漠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为非洲的南部地区,A地形区为南非高原。
第4题,其东部海区有莫桑比克暖流流经。
第5题,图中山脉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因而其基带可能为热带草原带。
【答案】 3 B 4 C 5 D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的交通状况图”,读图完成6- 7题。
6从图中的铁路线分布,可以推断其路线选择的主要经济功能为( )A促进内陆资源的出口B促进重要自然资源的进口C促进内陆国土的开发D促使人口向内陆迁移7由图中各国国界线的划分和铁路的分布看,其发展过程深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人口的分布B矿产的分布C殖民的背景D地势的高低【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线的分布都是由内陆通向沿海,结合铁路线的名称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特点,可以判断出铁路线选择的主要功能是为促进内陆资源的出口。
第7题,非洲许多国家的国界线为直线,是殖民主义者瓜分非洲大陆的产物,由内陆通向沿海的铁路也是殖民者为掠夺非洲丰富的农矿资源而修建的。
【答案】 6 A 7 C甲图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乙图为”该大陆R河干流某河段处的景观图”。
读图完成8 -10题。
8乙图景观大致位于( )A a河段B b河段C c河段D d河段9图中传统民居建在高地的主要原因是( )A就近获得水源B降低居室气温C避免洪水灾害D向外扩大耕地10沿R河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解析】第8题,农田位于河流两岸低地上,说明河流的冲积作用对农田影响很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源。
尼罗河上游流经高原、峡谷地区,以侵蚀为主,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结合图中尼罗河各段地势和气候特征,可以判断乙图景观位于b河段。
第9题,传统民居建在河流两侧,主要是为了便于就近取水和接近肥沃的土地发展农业;同时为了避免洪水对房屋带来的灾害,一般房屋都建在河流两侧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
第10题,沿R河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8 B 9 C 10 B读”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1 -13题。
11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B地形以山地为主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12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地森林资源丰富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C G地为青藏高原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增加【解析】本组题考查40°N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关键是确定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E为图兰平原,F为塔里木盆地,H为华北平原,G为帕米尔高原。
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有的选项也可用排除法,如由图示可知E地海拔与海平面基本相等,可知E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是错误的。
【答案】 11 C 12 C 13 B(2012陕西师大附中高三月考,8 -9)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据此完成14 -15题。
14哪条界线可能是1月0 ℃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解析】主要考查判断等温线走向及影响因素。
欧洲1月0 ℃等温线实际上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也是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最冷月都是高于0 ℃的,而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小于0 ℃。
西欧0 ℃等温线的分布受西风与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答案】 A15”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石灰岩典型分布区在巴尔干半岛上,因此选B项。
【答案】 B二、综合题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候类型名称:A 气候,B 气候。
(2)北美西部海岸与欧洲西部海岸相 , 自北向南依次相同的气候类型是气候、气候和气候。
不同的气候类型是。
(3)北美东部沿海与亚洲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相同的气候类型是气候、气候、气候。
不同的气候类型是。
(4)图中①表示气流,来自洋,在其影响下形成气候。
为什么这种气候只局限在沿海地区?(5)图中②表示气流,在其影响下,北美东部沿海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6)在③气流的影响下,常形成天气现象。
(7)③④两种气流为什么能在北美中部长驱直入?【解析】此题考查北美气候的分布与成因,还进行了北美西部与欧洲西部海岸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及北美东部与亚洲东部沿海气候类型分布异同比较,目的在于了解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加深对气候形成原因的理解。
【答案】 (1)温带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性湿润(2)极地温带海洋性地中海北美还有温带和热带沙漠气候(3)极地温带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性湿润亚洲还有温带和热带季风气候(4)温和湿润的西风太平温带海洋性受海岸山脉阻挡,气流不能深入内陆。
(5)由大陆吹来的干冷寒冷干燥(6)寒潮(7)北美中部平原北起北冰洋,南到墨西哥湾,冬季寒流可长驱南下,夏季暖湿气流也可深入到大陆北部。
17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气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种气候类型分别是:A 、 B 、C 、D 。
(2)西部大西洋沿岸受暖流和影响,冬季比较 ,夏季比较 ,年降水量比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属于气候;往东,离渐远,海洋影响逐渐减弱,气候的逐渐增强。
(3)B气候区的植被以为主,有适应夏季气候的耐旱特征。
【解析】判读气候类型应依据影响各地气候的因素来分析,如位置、地形、洋流等。
A地位于大西洋沿岸,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C地处于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位于阿尔卑斯山区,海拔高,属于高山气候。
B 地植被特征应联系该地气候特点分析。
【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2)北大西洋西风温和凉爽温带海洋性大西洋大陆性(3)常绿灌木干热18根据下图和下表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第(1)题,结合尼罗河流域所处的气候类型及其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可分析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结合三个具体流域的雨季分布及径流量变化综合分析其原因。
第(2)题,结合各支流水量的季节变化进行分析。
第(3)题,结合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洪水泛滥带来肥沃土壤等方面来解答。
【答案】 (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洪水期出现在6 10月或夏半年;夏季;湿季);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或夏季),产生的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或冬季),产生的径流少。
(2)答案一: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
答案二:白尼罗河位于南半球(或位于赤道附近;赤道热带雨林区;赤道低压区控制),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量多(或流量稳定;流量大)。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或水量、流量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洪水每年定期泛滥(或夏季泛滥;6 10月泛滥;洪水泛滥;洪水淹没土地),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
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
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或洪水泛滥,有大量泥沙沉积),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或土壤肥沃;肥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