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损失率培训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为用户提供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
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 据、证实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如:第三方检测试验费用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费用
3、 质量损失率
➢ 质量损失率的统计与降损是开展质量 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 质量损失率是指产品质量成本的内部 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之和同工业总产 值之比。(《工业产品质量指标统计报表制度》)
8、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保障
② 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成本核算和管理人员
➢ 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理财手段之一。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要两手抓:
一手抓顾客; 一手抓降低成本。
➢ 成本
企业为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和必须付出的 劳动耗费。包括:
✓ 所耗费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燃料、动力; ✓ 人员的工资、福利和车间办公费用和低值易耗物品; ✓ 厂房、机器设备的折旧和维修费; ✓ 废品的损失费用; ✓ 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财产保险费用等; ✓ 与生产有关的运输费、管理费等。
7、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程序和步骤
8、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保障
① 领导层职责 ※ 最高管理者
对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 批准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 质量成本决策(审批质量成本目标和质量成本计划); * 授权各部门、各层级开展质量成本管理; * 审批质量成本奖惩。
8、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保障
“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No measurement, no management)”。
⑤ 必须使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环节, 相互协调、互为依据
质量成本管理要形成体系,要形成“方法”、有效“展开”并不断 自我总结实现循环评价和改进,不断提高质量成本管理的成熟度。
如果只进行“质量成本核算”一项,其他还环节 没有或者很少进行,收效甚微、只能流于形式。
➢ 2012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统计管理办法》(第147号总局令)
自2012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工业产品质 量指标统计工作
6、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原则
① 最高管理者对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如果不将“质量成本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结合起来,这项 工作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质量成本“冰山”模型
2、 质量成本的分类
预防成本:
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发生等所支付的 费用。这种成本是用于保证和稳定产品质量, 防止不合格品发生与故障发生的各种费用。
如:教育培训费用; 质量宣传和其他预防性的日常活动费用; 设计、工艺、生产、销售服务等部门发生的质量改
进措施费用等。
鉴定成本:
内部人士称:“就iphone5协议的良率是90%,但此前一 直徘徊在70%多”。
➢ 质量成本
企业为了保证满意的质量而支出的一 切费用,和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满意而产 生的一切损失的总和,是企业生产总成本 的一个组成部分。
➢ 质量成本管理
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而达到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包括有 组织地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实施、控 制、核算、分析、考核和改进等一系列科 学管理工作。
失的费用。
如:返修、返工、废品、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停工 减产产量损失以及产品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等费用。
包括:报废损失费、返修返工损失费、停工损失费、产 品质量事故处理费、降级损失费等。
外部损失成本: 产品交货后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
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所损失的费 用。
包括:索赔费、退货损失费、换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 保修费、诉讼费等。
降低成本对利润的影响
——富士康陷苹果退货危机。
苹果将富士康为其代工的500万部iPhone手机退回,要求 富士康重新返工。
据估算,富士康需要为每台返工苹果支付200元的额外成 本(“返工就是用原来的零件再组装一台新手机,还得多花点 儿工夫把手机拆开。” 1台iphone手机在流水线上的时间大 概将近17小时 ),500万部手机的新增成本高达10亿元,考 虑到富士康每年代工iPhone的利润仅为15亿-20亿元,这就意 味着60%的利润将打水漂。
1、 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
从1960年起,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推行 质量成本管理办法。
费根堡姆——20 世纪50 年代初最早提出质量成本
(Quality Cost)的概念。
朱 兰—— 《质量控制手册》提出了“矿中黄金”的概念。 J.M.Juran认为,企业在废次品上发生的成 本好似一座金矿。 平时看得见的劣质质量成本只是一小部分, J.M.Juran把它比喻为“冰山一角”。
① 领导层职责
※ 管理者代表或首席质量官(CQO,质量总监)
* 主持质量成本管理日常工作,组织制定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和程序;
* 组织制定质量成本目标和质量成本计划并落实; * 组织建立质量成本指标体系、建立科目,对质量成本数据 的真实性负责; * 组织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组织质量改进活动; * 组织质量成本责任的责任仲裁。
4、开展质量损失率统计的意义
①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增加企业效益 ② 是企业具备先进质量管理能力的体现 ③ 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5、质量损失率统计的政策要求
➢ 2012年7月,浙江省质量强省办公室发布 《建设产品质量强区强业强企推进质量强县 示范创建实施方案》(浙质强办[2012]4号)
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 的费用。它主要用于质量检验活动过程中发生 的费用。
检验不仅仅指质量检验部门,还应包括计量室、理化实 验室、试验室等部门;
第一次检验不合格,返工或返修或作其他处理后再次提 交检验所发生的费用,不属于鉴定成本;
自检互检发生的工时费用不算是鉴定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 产品交货前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
②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
③ 应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管理手段
通过对质量成本数据进行和搜集、统计、核算、分析和比较,及 时了解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和水平,不断优化质量成本(如降低质量损 失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质量损失率最关键是对企业利润 率的贡献)。
6、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原则
④ 确保数据可靠、核算准确、控制有效、分析正确、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