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1电力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特点
1-1电力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特点
电力系统分析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可分为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 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和受电器等直 接参与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电力设备常 称为主设备或一次设备,由它们组成的系统称为一 次系统。 对电气一次设备及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监察、测量、 控制、保护和调节的辅助性电气设备,习惯上将它 们称为二次设备,组成的系统称为二次系统。
电力系统分析
一、电力生产
电力生产的主要环节: 发电、输电、配电、变电、用电
输电
发电
用电 配电
变电
起变换电压,控 制电力流向,分 配电力和保证电 压质量的作用。
利用电能生产设 用户的用电设备 将由输电网输送 将电能由各发电 备将各种一次能 将电能转化成其 来的电能再通过 厂送往电力用户 他形式的能。 源或其他形式的 配电网直接或再 或用电负荷中心 能转换成电能。 降低电压后送到 的过程称为输电。 用户使用。 (交流、直流)
电力系统分析
§1-1电力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一、电力生产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三、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四、电力系统的特点 五、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分析
三、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促进了发电机 和电动机的发明,从而开始了电能的生产和使用
1882年在法国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 首先实现了电压在1000伏以上的直流输电 1891年制成三相变压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础上, 德国首次实现了三相交流输电
电力系统分析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网】 = 各类变压所 + 输、配电线路 电力网简称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发电厂和电力用户之间必不可少 的中间环节。它由各种电压等级的输配电 线路及其两端的变电站组成,其分类如下: 1)按结构分为开式网和闭式电网; 2)按作用分; 3)按电压等级分。
在我国,1882年上海有了第一座发电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系统建设步伐不断 加快。截至2011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累 计105576万kW。 目前,我国最高输电电压等级:交流1000kV, 直流±800kV。
电力系统分析
三、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截至2014年底,我国累计建成“三交四直”特 高压工程。其中,三交:晋东南—南阳—荆门、 淮南—浙北—上海、浙北—福州;四直:向家 坝—上海、锦屏—苏南、哈密南—郑州、溪洛 渡—浙西。
电力系统分析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1、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中心环节,它的基本任 务是把一次能源转变成电能。用于发电的一次能源主要 有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力和核能。发电机组的单机 容量随着负荷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科学 技术的发展,还在不断地增大。 发电厂一般建设在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水电站 建设在江河流域水位落差较大的地方,火电厂多建设在 燃料和其他能源的产地或交通方便的地方,而大的电力 负荷中心,则多集中在工业原料产地、工农业生产基地 及大城市等地,因此,发电厂和电力负荷之间,往往相 距甚远,发电厂的电力需要经升压变压器、输电线路、 降压变压器、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然后供给用户。
一、电力生产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三、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四、电力系统的特点 五、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分析
五、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1.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保障供电是电力部门的首要任务。
2.保证连续可靠的供电
供电的中断将使生产停顿、生活紊乱,甚至 危害到设备和人身的安全,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供电中断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对电力 系统本身造成的停电损失。因此,电力系统运行 要满足连续可靠的要求。
电力系统分析
五、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3.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指标是指电压、频率和波形三者的变化不 能超过允许的波动范围
电压的允许波动范围:一般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 ±5%;
频率的允许偏移为50Hz±(O.2~0.3)Hz; 波形应为标准正弦波且谐波不应超过标准。
电力系统分析
五、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分析
三、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目前,世界上最高线路电压为1150kV(前苏联)。
随着输电距离及容量的不断增大,电力系统运行的 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50年代开始直流输电 又重新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现在,世界上出现了 许多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电力系统分析
三、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电力系统分析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2)Ⅱ类用户:对这类负荷停止供电,会造成大量减产, 城市公用事业和人民生活受到影响等(交通照明、大工 厂等)。 Ⅱ类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 对Ⅱ类用户应设置专用供电线路,条件许可时也可采 用双回路供电,并在电力供应出现不足时优先保证其电 力供应。 (3)Ⅲ类用户:一般是指短时停电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用 户,如工厂附属车间、小城镇、小加工厂等。 Ⅲ类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 对Ⅲ类用户可以只设一路电源供电,当系统发生事故, 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时,应首先切除Ⅲ类用户的用电负 荷,以保证I类、Ⅱ类用户的用电。
4.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力系统运行时,要尽可能地降低发电、变电 和输配电过程中的损耗,最大限度地降低电能成本。
5.节能和环保
节能降耗和降污减排是一项全社会任务,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开发。
电力系统分析
本节总结
掌握电力系统组成及系统运行特点,运 行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分析
发电
电力系统分析
输电
电力系统分析
变电
电力系统分析
§1-1电力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一、电力生产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三、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四、电力系统的特点 五、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分析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分析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 = 发电厂(电气部分) +各类 变电所 + 输、配电线路 + 用电设备(电力 用户,负荷) 【动力系统】 = 动力装置 + 电力系统 + 热 力用户
电力系统分析
第一章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1-1 电力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特点
§1-2
§1-3 §1-4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类型及设备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接线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分析
§1-1电力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特点
一、电力生产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三、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四、电力系统的特点 五、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1-1电力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一、电力生产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三、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四、电力系统的特点 五、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分析
四、电力系统的特点
1.发供用电的同时性(电能不能够大量储存) 2.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密切
3.过渡过程的短暂性
电力系统分析
§1-1电力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电力系统分析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4、电力用户:使用电能的单位称为电力用户。电力用户 所有用电设备所需功率的总和称为电力负荷。电力用户 按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可分为三类: (1)I类用户:对这类负荷停止供电,会带来人身危险, 设备损坏,产生大量废品,长期破坏生产秩序,给国民 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或造成重大的政治影响。(医院、 科研、军事基地、政府部门、通信等) I类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 对I类用户应有两路以上相互独立的电源,其中每一路 电源的容量均应保证在此电源单独供电的情况下就能满 足用户的用电要求,确保当任何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或检 修时,都不会中断对用户的供电。
电力系统分析
二、电力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组成
2、变电站:发电厂和电力负荷中心之间往往相距数十公 里、数百公里乃至数千公里,电能在输送过程中,会产 生电压降落、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在远距离的电能输 送中,为提高电能质量,提高供电的经济性,必须在电 源端提高电压,升压变压器即用于此目的。电能经过高 电压远距离输送到负荷中心后,又必须由降压变压器把 电压降到安全经济的电压等级。变电站是由变压器及相 应的开关等电气设备构成的变换电能的系统。根据变电 站在电力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变电站分为枢纽变 电站、中间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枢纽变电站在电力输 送和分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分析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3、输电线路:大多数发电厂远离负荷中心,例如我国的煤炭 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南西部等,水力 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西北。而负荷中心在东部、南部, 沿海的用电负荷占全国的75%。这就需要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 电能的通道,将发电厂的电能送往负荷中心的电力线路则称为 输电线路。目前有两种输电方式,三相交流输电和超高压直 流输电,而三相交流输电为我国主要的输电方式。我国三相 交流输电线路的最高电压等级为1000kV,直流输电线路为 ±800kV。 电力线路分为架空线和电缆线路两种。架空线是将导体架设 在线路杆塔上,电缆线一般敷设在地下。由于架空线的建设费 用比电缆线路要低的多,而且架空线便于施工、维护和检修, 因此在电力网中绝大多数线路采用架空线,当受环境限制不能 采用架空线时才考虑电缆线路,如大城市的配电网。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电压愈来愈高、容 量和规模愈来愈大的区域性、地区性、全国性 甚至跨国性的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