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所电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35KV变电所是科苑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区内的唯一一座35KV变电所,两台主变压器容量为3150KVA,35KV和10KV主结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方案。
35KV变电所电源采用双回路进线,主供线引自城东变35KV专用线路,备用线引自贝斯特轻化厂与科苑集团间的35KV联络线,并采用冷备用运行方式。
变电所布置采用全屋内式,配电室为二层半结构,上层为35KV开关室及控制室,底层为10KV开关室及电容器室,中间为电缆夹层。
变电所内共有电气设备55台,内部电缆3.2km。
2.主要实物工程量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电力变压器 SZ9-3150/35 2台35KV开关柜 KYN10-40.5 11台10KV开关柜 GZS1-10 16台电容器柜 GR-1 4台控制,保护,计量屏 GK-1 11台直流电源屏 DUN186-48/20,100AH2台所用电屏 GCS 2台母线桥 (厂家配套) 4套照明配电箱 DCX(R) 2台事故照明配电箱 XLS-40(改) 1台照明灯具87套照明配管 PVC 770m管内穿线2620m接地极 L50*50*5 15根避雷带 -12*4 120m避雷引下线 -12*4 190m接地线 -25*4 280m电缆3.2km3.施工依据1)施工图00113DS-5和枝术签证。
2)现行的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8-90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92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8-96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4.施工方法4.1设备安装设备基础槽钢在制作前应调直,焊接应牢固。
安装后基础槽钢的不直度、水平度、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在全长均应小于5mm,基础型钢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并按施工图00113DS-5-61可靠接地。
土建制作安装的设备(控制屏,保护屏等)基础角钢也应达到上述要求,电工将与其密切配合。
主控制盘和继电保护盘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
设备吊装应轻起轻落,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避免碰撞和剧烈的震动。
设备不宜户外露天存放,否则应采取防潮措施。
设备用滚扛滚入室内,二层的设备从吊装孔吊上去。
设备开箱检查时,应对照图纸检查是否有缺损件,盘面油漆是否完整,说明书、合格证、专用工具、钥匙等是否齐全,变压器有无渗漏油现象,油箱内油位应正常,冷却装置应完好无损。
母线桥宜在设备固定后,由制造厂家派人到现场测量尺寸订做,以免因尺寸误差影响施工质量。
盘柜安装后,垂直度每米偏差应小于1.5mm,成列盘顶部水平偏差应小于5mm,成列盘面偏差也应小于5mm,盘间接缝应小于2mm 。
4.2母线安装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和夹杂物等。
母线搭接面应平整,在涂上一层薄薄的电力复合脂后,用力矩扳手将连接螺栓紧固。
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
绝缘子和穿墙套管安装前应进行检查,瓷件和法兰应完整无裂纹,胶合处填料完整,结合牢固。
绝缘子串吊装前应使用无水酒精擦拭干净。
绝缘子和穿墙套管应做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标准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国家标准GB50150-91的规定。
4.3电缆线路电缆到达现场后,应先做绝缘电阻检查。
电缆敷设顺序应事先合理安排,先敷设较长的电缆,短电缆最后敷设,避免电缆中间接头。
一根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在转弯处和垂直段绑扎固定。
电缆应排列整齐,走向清晰,不宜交叉。
电缆敷设时,电缆盘应放置稳妥,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平稳引出,不得有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电缆敷设应确保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和敷设前24小时平均温度均应大于0℃。
制作电缆头时,剥切电缆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塑料电缆头采用粘胶带或自粘带密封。
4.4照明线路照明配管设计选用PVC管暗配,暗配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
塑料管和塑料接线盒均为易碎品,除合理配置、增加固定点外,电工在土建砌墙、浇铸混凝土时,应尽力保护。
土建专业更应注意对电气专业成品的保护,以免互相影响,不得用脚踩、震动棒捣和车轮辗压。
塑料管弯头制作使用专用的弹簧弯管器,能够确保塑料管几乎没有弯扁。
塑料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的接合面应涂专用的PVC胶,接口应牢固密封。
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
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在接线盒内。
导线连接时,剖开导线绝缘层不应损伤线芯。
芯线连接后,绝缘带应包缠均匀紧密,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
4.5照明器具安装照明器具应采用预埋吊钩,膨胀螺栓或塑料胀管加木螺钉固定。
灯具固定应牢固可靠。
同一室内或场所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mm。
照明器具的接线应牢固,电气接触应良好。
插座,开关和吊扇调速器的安装高度应设合设计要求。
照明配电箱应安装牢固,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4.6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户外防雷接地装置埋设深度为0.8m,镀锌角钢接地极应垂直配置。
镀锌扁钢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为其宽度的2倍,焊接应牢固无虚焊,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地下接地线的焊接处在除去焊药后刷沥青清漆一道。
避雷带和避雷引下线均用-12*4镀锌扁钢。
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否则增补接地极。
引下线在1.8米高度处设置断线卡。
地上接地线在焊接后,应除去焊药,刷防锈漆一道,银粉漆二道。
保护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无电气连接,与土建基础钢筋可靠焊接。
保护接地装置在与室外主接地网连接后,测量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大于1Ω。
接地线在穿墙壁、楼板和地坪等处用钢管加以保护。
4.7电气调试电气调整试验是变电所内在质量的保证,必须按设计要求、国家标准(GB50150-91)和制造厂的有关技术资料认真地进行,调整试验工作必须真实、全面,试验记录必须真实、完整、系统。
在电气安装调试工作全部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对变电所的孔洞进行封堵,以利于变电所日后的安全运行。
受电前施工单位应编制35KV变电所受电方案,以确保受电工作的顺利进行。
5.施工网络计划和人员安排5.1施工进度计划3月1日 4月1日 5月1日6月1日 7月1日*———————*———————*———————*————————*配合土建预埋 -----------------------变压器安装 -------开关柜,控制屏安装 --------------母线安装 ------电缆支架,桥架安装 --------------------电缆敷设 --------电气调试 -------------------------------------------------------------变电所受电------照明安装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 -------------------------条件:一. 土建条件:1.变压器室3月20日交付电气安装: 墙面、屋顶和地面工作结束,门装好,坑内无杂物.2. 35KV开关室,10KV开关室,控制室和电容器室以及电缆夹层4月1日交付电气安装:门窗玻璃齐全,屋顶、地面和墙面工作结束,电缆沟内无杂物.二.甲供物资进场计划:1.两台主变压器3月20日到达现场。
2.照明配电箱和事故照明配电箱3月5日到达现场。
3.35V开关柜,10KV开关柜,电容器柜,控制保护屏,直流屏和所用电屏等4月1日到达现场。
电缆沟内支架材料,照明灯具4月1日到达现场。
4.母线,电缆桥架4月10日到达现场。
5.电缆5月1日到达现场。
三.外线条件35KV变电所外线电源6月25日具备送电条件。
5.2人员安排月份 2 34 5 6电工人数 3 515 15 106.质量保证措施6.1设计问题的处理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电气和土建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在一起核对图纸,检查土建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是否能满足电气工程的施工要求,并在施工中密切配合。
在和土建专业核对图纸后,施工单位电气专业在工程开工前将施工图上的设计问题提交甲方,甲方代表应及时处理或联系设计院及时解决。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问题,甲乙双方代表应及时予以处理,处理方案应立刻形成书面材料,由甲乙双方代表签字,作为施工和工程验收的依据。
不宜以口头通知方式处理设计问题。
根据需要,甲方可以直接请设计及时解决设计问题,设计单位代表应及时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问题以书面的形式予以澄清。
6.2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班组和质量保证工程师各负其责,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班组自检、互检和专职检查、专业间工序交接相接合的原则,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电工应熟悉本工序的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坚持按施工图和技术签证进行施工,并做好自检记录。
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到工程上。
电工班长负责组织本班组的自检、互检工作,不合格的工序不交接。
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指导班组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
对工程质量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监控,参加专业间的工序交接检查,侧重质量预控和隐蔽工程检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质量目标: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变压器安装,母线安装,盘柜安装和电缆线路等重要的分项工程质量均应达到优良,电气分部工程质量应达到优良。
7.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2)电工和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3)不准从高处向下,或从低处向上抛掷任何物件;4)高处作业(离地面2米或2米以上)不得穿高跟硬底鞋,工具和小型材料应放在工具袋5)内,禁止任何物件从高处往下掉落;6)现场的孔洞、开口、临边都应设有围栏或盖板;7)及时清理施工拉圾,保持工作环境整齐清洁;8)现场电动施工机具的金属外壳应接零保护;9)起重物和起重机吊臂下严禁站人,设备吊挂时,吊挂绳之间的夹角应小于120度;10)用撬棍撬拨重物时,支点要选用坚固构件,不得用易滑动、易破碎或不规格的物体,以免因打滑而伤人。
多人同时作业时,必须有统一指挥;11)同一重物下所用滚扛的规格应一致,两端应露出不少于15cm的长度,并应避免滚扛挤手、压脚;12)焊接操作地点与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不小于10米的距离,必要时应设围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