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及各乐器的音色,能听辩出交响乐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及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
领悟音乐要素的变化对于音乐表现所起的作用;在欣赏过程中,能够运用已掌握的音乐要素表现作用来提升自己的欣赏领悟力;能说出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梗概。
2、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视听教学及教师指导欣赏分析法、学生自主学习探讨等方法,让学生能持续地保持学习兴趣。
3、情感与体验:学生乐于倾听,并愉快地参与“体验表演”的方式;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索;通过学习,建构起学生个体的体会,深层次体会真善美、假恶丑及团结能战胜困难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用不同乐器的演绎的音乐主题和与其相应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理解音乐的变化所表现的故事情境变化。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深层次的理解作品,并能用持久的兴趣来持续音乐学习。
准备:多媒体课件、人物表演头戴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知道什么是交响乐吗,听过交响乐吗?(学生回答)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交响乐的世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二、新课教学
1、认识了解交响乐
(1)、出示交响乐的概念
交响乐(不等同交响曲,交响乐与交响曲有区别也可以通用)是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
交响乐就是大型管弦乐套曲,从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变而成。
“交响乐”的名称源出于希腊语,意即“一起响”。
至十八世纪后半期发展成为独立管弦乐作品,通常包含四个乐章(有时冠以慢板引子),个别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的。
(2)、介绍交响乐乐队
弦乐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木管乐器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低音管(巴松管)交响乐乐队乐器通常分为四组:铜管乐器组: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大号)
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大鼓、小鼓、钹、锣、铃鼓、三
角铁、木琴、铁琴。
(3)、聆听每种乐器的音色,初步认知乐器的音色。
2、出示交响乐队排列图,使学生了解交响乐队的基本排列。
位次图
当管弦乐队集合时,每个乐器家族都有特定的座位,每种乐器的位置也都是固定的。
你能想象未经排列、随意乱待会造成怎样的情况吗?你会认为自己到了动物园,而不是在听音乐会……
下面是最常见的管弦乐队的位次图:
3、介绍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交响童话,顾名思义就是用交响音乐表现出童话故事。
《彼得与狼》就是由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普罗科菲耶夫(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1953)写作一部同名交响童话,讲述一个小男孩彼得与一只大灰狼斗智斗勇的故事。
交响童话里面,运用了各种不同的管弦乐器代表了各种不同的角色。
每种乐器都丰富的体现了各种角色鲜明的音乐形象。
(1)初次体验《彼得与狼》中的角色
分别播放各个角色的主旋律,并让学生拿出纸和笔画出来自己听出来的形象。
学还画完以后介绍乐曲刻画的童话形象。
使学生初次体验乐曲内容。
(2)完整听取乐曲,感受乐曲。
《彼得与狼》的乐曲结构共分为3个乐段:第一乐段呈示了各种乐器所演奏的七个主题形象,同时也呈现了一种安宁闲逸的气氛。
第一,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
使妈咪和宝宝犹如看见小鸟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叽叽喳喳地唱着歌,表示了小鸟的主题音乐。
第二,与唢呐相似双簧管的音色,和鸭子的叫声很像。
因此,在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具有悲歌性,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惨命运。
由于鸭子是善良可爱的,所以吹奏出的鸭子主题音乐也是优美动听的,表示了鸭子的主题音乐。
第三,猫在这部交响童话里是个调皮捣蛋的角色,所以,表达它的音乐,是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这样能够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并且表示了猫的主题音乐。
第四,由于老爷爷讲话的声音低,并且说起话和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又爱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所以就用音色浑厚的木管,徐缓地吹奏出较长的叙事音调。
使妈咪和宝宝仿佛看到老爷爷唠叨样子,以此表示出老爷爷的主题音乐。
第五,大灰狼是凶残可恶的,表达它的音乐是用三只圆号吹奏出来的,从音色、音量和音调上,都有一种阴暗的感觉。
妈咪和宝宝会感觉到这是反面形象的音乐,表示了大灰狼的主题音乐。
第六,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滚奏,表达猎人从树林一边走出,一边开枪,表示
了猎人开枪的主题音乐。
最后,乐队以弦乐奏出明快、进行性地音乐,生动地表达了活泼、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机智形象,表示了彼得的主题音乐。
第二乐段讲述了,大灰狼的出现,三只圆号浓重的和声效果,刻画出阴森可怕、凶残贪婪的大灰狼形象。
紧接着小鸭遇害,彼得和小鸟为小鸭报仇,运用机智和勇敢将大灰狼抓住。
最后一个乐段,猎人和老爷爷的出现,将大灰狼送往动物园。
这时,彼得的主题已带上了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而大灰狼的主题却变得那样有气无力、垂头丧气。
音乐逐渐推向尾声的高潮:欢笑声、嬉闹声合着行进的步伐,赞叹声、歌唱声辉映着漫天的霞光。
有趣的音乐童话,在凯旋曲的高潮声中全曲结束。
4、编创体验
找部分学生带上卡通头像编创演出《彼得与狼》的童话内容,进一步让学生聆听体验乐曲。
5、拓展
欣赏儿童绘本《彼得与狼》再次体验乐曲和内容。
6、总结
师:同时这个故事还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的斗争,就能战胜敌人。
少先队员应该不怕苦难,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
彼得是勇敢的,让我们和彼得一起分享这份胜利和快乐,把大灰狼抬回动物园吧!(自信活泼的走出教室,再次播放管弦乐演奏的凯旋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