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是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的必考课程,是培养和检验考生有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以家庭教育现象和家庭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课程。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三足鼎立”,相辅相成,构成了教育的基本面。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家庭教育的实际操作方法和原则。
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懂得家庭教育的规律、内容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实践指导能力,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重视家庭教育,科学实施家庭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指导学前儿童家长配合幼教机构的教育工作。
2、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基本要求:(1)掌握家庭教育的内涵和性质;了解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过程。
(2)认识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父母遗传、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与个体成长的关系。
(3)熟悉家庭教育产生的过程;了解各社会阶段家庭教育的特点;理解家庭教育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变革之间的关系。
(4)了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掌握家庭教育的优势;明确其局限性。
(5)理解家长的期望对子女教育的影响;掌握家庭结构的类型及形式;了解不同家庭结构家庭的教育特点;掌握家庭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其内容。
(6)认识家庭教育目的的客观性及确立依据;明确家庭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的任务和内容。
(7)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教养态度;掌握理智施爱,爱而不娇的内涵;明确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实践意义;理解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理解态度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
(8)了解各种家庭教育方法的概念;明确各种家庭教育方法的实施要求和注意事项;能综合运用各种家庭教育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9)了解各种家庭教育艺术的内涵;理解其实施要求。
(10)掌握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环境的特点;明确独生子女教育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1)了解超常、低常儿童的概念、成因;掌握超常儿童的教育措施;理解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及预防措施。
(12)明确家长教育子女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家长建立和维护威信的措施;理解家长教育子女要理智施教。
(13)掌握指导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明确办好家长学校的具体要求。
(14)明确我国家庭教育的新形势;掌握家庭教育改革的内容。
本课程的重点:家庭教育的特点,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家庭教养的态度,家庭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的艺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自身修养。
3、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掌握一定的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
第一章家庭教育学是怎样的一门科学(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广义及狭义家庭教育的内涵2.家庭教育的性质3.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4.家庭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二)学习要求学习本章,要了解家庭的内涵和特点;明确广义及狭义家庭教育的内涵;掌握家庭教育的性质;了解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过程。
本章重点:家庭教育的内涵和性质。
本章难点:家庭教育的性质。
本章教学时间安排:讲授内容3课时,习题课1课时,共需4课时。
(三)考核要求第一节什么是家庭教育1.识记:①广义与狭义家庭教育的概念;②家庭教育的性质。
2.领会:家庭的内涵和特点第二节什么是家庭教育学1.识记:家庭教育学的任务和内容。
2.领会: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应用: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家庭教育学和其它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家庭教育学的发展过程领会:国内外家庭教育学的发展过程。
(四)章节作业1、辨析广义和狭义家庭教育的概念。
2、简答如何认识家庭教育的性质?第二章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考核知识点1.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的关系3.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二)学习要求学习本章,要了解遗传、家庭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理解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点理解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发展的影响。
本章重点:家庭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本章难点: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本章教学时间安排:讲授内容3课时,习题课1课时,共需4课时。
(三)考核要求第一节父母遗传和个人成长领会:父母遗传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第二节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领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第三节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1.领会:家庭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2.应用: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分析家庭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节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领会: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章节作业1、结合自己成长的过程,谈谈家庭教育在人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2、父母遗传、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人个体成长发育中各发挥什么作用?三者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第三章家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考核知识点1.家庭教育产生的过程2.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发展及不足3.社会主义社会家庭教育的现状、特点(二)学习要求学习本章,要了解家庭教育产生的过程;理解我国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优点及不足;掌握社会主义社会家庭教育的特点,并能理解家庭教育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变革之间的关系。
本章重点:各社会阶段家庭教育的特点。
本章难点:家庭教育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本章教学时间安排:讲授内容3课时,习题课1课时,共需4课时。
(三)考核要求第一节家庭教育产生的过程领会:①家庭教育不是最原始的教育形式;②家庭教育的产生。
第二节奴隶社会的家庭教育领会:①奴隶社会家庭教育的特点;②奴隶社会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1.识记: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特点。
2.领会:①国内外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历史变迁;②我国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优点与不足。
第四节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教育领会:资本主义社会家庭教育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第五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教育识记:社会主义社会家庭教育的特点。
(四)章节作业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家庭教育带有哪些时代特征?2、封建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有哪些影响和流毒?第四章家庭教育的特点(一)考核知识点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2.家庭教育的优势3.家庭教育的局限性(二)学习要求学习本章,要了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掌握家庭教育的优势;明确其局限性所在,能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局限性。
本章重点: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性。
本章难点: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本章教学时间安排:讲授内容4课时,习题课2课时,共需6课时。
(三)考核要求第一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领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
第二节家庭教育的优势1.识记:家庭教育的优势。
2.领会:①家庭教育的针对性;②家庭教育的继承性;③家庭教育特殊的权威性。
第三节家庭教育的局限性1.识记: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2.领会:家庭教育易感情用事的表现及克服措施。
(四)章节作业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父母闲暇了,高兴了,子女就是有不好的事,也纵容他;忙不过来了,不高兴了,子女就是有好事,也瞎骂一阵,乱打几拳。
这又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了。
”请指出案例中家庭教育的问题所在,并加以分析。
2、结合自身接受家庭教育的经历,分析我国家庭教育较好的发挥了哪些优势?第五章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一)考核知识点1.家长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2.家长的期望对子女教育的影响3.家庭结构的类型、形式及不同家庭结构家庭的教育特点4.家庭生活方式的概念、内容及其对子女的影响5.家庭社会环境对子女发展的影响(二)学习要求学习本章,要掌握家长的人生观和思想品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理解家长的期望对子女教育的影响;掌握家庭结构的类型及其形式;了解不同家庭结构家庭的教育特点;掌握家庭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其内容;理解家庭生活方式、社会背景对子女的影响。
本章重点:家庭生活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本章难点:家长的期望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本章教学时间安排:讲授内容4课时,习题课2课时,共需6课时。
(三)考核要求第一节家长自身的素质1.识记:家长的文化素养的概念。
2.领会:①家长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②家长的文化素养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家长对子女的态度1.领会:家长对子女热爱、关心的程度和方式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2.应用:结合“皮革马利翁效应”,分析家长的期望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家庭生活环境1.识记:①家庭结构的概念、形式及类型;②家庭生活方式的概念、内容。
2.领会:①不同家庭结构家庭的教育特点;②家庭生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
第四节家庭的社会背景领会:社会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影响。
(四)章节作业1、家长的期望对子女的教育有什么影响?如何发挥期望的积极作用?2、试述家庭生活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3、结合你所居住的地区,分析社会环境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第六章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一)考核知识点1.家庭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2.家庭体育的任务和内容3.家庭德育的任务和内容4.家庭智育的任务和内容5.家庭美育的任务和内容(二)学习要求学习本章,要理解家庭教育目的的客观性及确立依据;明确家庭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并能形成科学、明确的家庭教育目的。
本章重点:家庭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的任务和内容。
本章难点:家庭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的任务和内容。
本章教学时间安排:讲授内容4课时,习题课2课时,共需6课时。
(三)考核要求第一节家庭教育的目的1.识记:①家庭教育目的的客观性;②家庭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2.领会:家庭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第二节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1.识记:①家庭体育的任务和内容;②家庭德育的任务和内容;③家庭智育的任务和内容;④家庭美育的任务和内容。
2.领会:家庭劳动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四)章节作业1、简答家庭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2、试述儿童、青少年家庭美育的任务和内容。
3、分析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任务方面有何偏向。
第七章家庭教养的态度(一)考核知识点1.家长实施家庭教育时应遵循的指导原则2.理智施爱,爱而不娇原则的内涵3.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实践意义4.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的关系5.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原则的内涵(二)学习要求学习本章,要掌握家长实施家庭教育时应遵循的指导原则,形成正确的教养态度;掌握理智施爱,爱而不娇的内涵;明确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实践意义;理解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态度一致与教育统一的关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判断分析当前家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本章重点: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理智施爱,爱而不娇。
本章难点: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本章教学时间安排:讲授内容4课时,习题课2课时,共需6课时。
(三)考核要求第一节理智施爱爱而不娇1.识记:理智施爱,爱而不娇原则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