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非判断题:1.粗氯化钠必须用称量纸称量。
(非)2.溶解粗氯化钠时,加入的20ml蒸馏水需要很精确。
(非)3.用玻璃棒搅拌溶解氯化钠时,玻璃棒不应该碰撞烧杯内壁。
(是)4.可以把粗氯化钠溶液配制成饱和溶液。
(非)5.粗氯化钠溶液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必须先将不溶性杂质过滤除去。
(是)6.可以用无毒的CaCl2代替毒性很大的BaCl2除SO42- 。
( 非)7.BaSO4刚沉淀完全就应该立刻过滤。
(非)8.待过滤的溶液都应该冷却至室温再过滤。
(非)9.除去SO42-、Mg2+、Ca2+、K+离子的先后顺序可以倒置过来。
(非)10.氯化钠溶液在蒸发结晶过程中可以不搅拌,直到蒸干为止。
(非)实验五硫酸铝的制备一、是非判断题:1. NH4HCO3的作用是为了调节溶液pH值,以便生成Al(OH)3沉淀。
( 是)2. Al2(SO4)3的结晶水合物只有Al2(SO4)3·18H2O一种。
( 非)3. 在生成Al(OH)3 的过程中要加热煮沸并不断搅拌。
( 是)4. 硫酸铝加热至赤热分解成SO3和Al2O3。
( 是)5. 停止减压过滤时,操作不当会导致自来水溢入吸滤瓶内。
( 是)二、选择填空题:1.在Al3+溶液中加入茜素的氨溶液,生成( A )色沉淀。
A.红色B.白色C.蓝色D.黑色2.Al2(SO4)3易与碱金属M I(除Li以外)的硫酸盐结合成(B )。
A.配合物B.矾C.混合物3.在蒸发皿中制备硫酸铝晶体时,加热浓缩至溶液体积为原来的(A )左右,在空气中缓慢冷却结晶。
A.1/2 B.1/3 C.2/3 D.2/54.硫酸铝可作净水剂,是因为与水作用所得的(B )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
A.结晶水合物B.氢氧化铝C.Al2(SO4)3胶体5.下面Al3+形成的配合物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D)A.[AlF6]3- B.[Al(C2O4)3]3- C.[Al(EDTA)]- D.[AlBr6]3-一、是非判断题:1.水中含有Na+、Mg2+、Ca2+、Cl-、CO32-、SO42-等离子。
( 是)2.水样的电导率数值越大,水的纯度越高。
( 非)3.净化过水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经稀酸溶液处理后再生。
( 是)4.蒸馏是分离两种以上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和除去有机溶剂的常用方法。
( 是) 5.用离子交换法净化水时,流出液的流速大小对水样的纯度没有影响。
( 非)二、选择填空题:1.在一定温度下,各种液体的(C )不相同,因而可用加热方法使混合液分离或提纯。
A.熔点B.密度C.蒸气压D.黏度2.经阴阳离子交换法净化而来的水叫( C )。
A.蒸馏水B.纯净水C.去离子水D.软水3.制备去离子水的流程是(A )。
A.自来水→ 阳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 混合交换树脂B.自来水→ 混合交换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C.自来水→ 阴离子交换树脂→ 混合交换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D.自来水→ 阳离子交换树脂→ 混合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4.检验净化过的水是否含有Mg2+可利用下面哪种试剂?( A )A.铬黑T B.NH3·H2O C.BaCl2 D.AgNO35.物质的电导率与下面哪种因素没有关系?(D )A.电导值B.长度C.截面积D.密度实验十一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是非判断题:1. 将移液管所取液体放入容器时,应将留在尖端的液滴吹出。
( 非)2. 酸式滴定管下端的玻璃球是为了控制滴定过程中溶液的流出速度。
( 是)3. 滴定用的锥形瓶也要用待装溶液淌洗。
( 非)4. 滴定管中留有气泡时会使滴定结果偏大。
( 是)5. 在盐酸滴定过程中,快到终点时,应用少量蒸馏水把锥形瓶壁的酸溶液洗下。
( 是)二、选择填空题:1.用HCl滴定NaOH溶液过程,滴定完后嘴内留有气泡将使其实验结果(B )。
A.偏高B.偏低C.不变D.无法判断2.溶液配制中量取25.00溶液,需用下面哪种容器?(C )A.量筒B.量杯C.移液管D.吸量管3.滴定管在装入滴定溶液前的洗涤顺序是(A )。
A.铬酸洗液→ 蒸馏水→ 滴定液B.蒸馏水→ 铬酸洗液→ 蒸馏水→ 滴定液C.铬酸洗液→ 蒸馏水→ 滴定液→ 蒸馏水D.滴定液→ 铬酸洗液→ 蒸馏水4.滴定时如酸溶液滴在锥形瓶内壁上,应用少量蒸馏水把酸溶液洗下,否则会导致结果(A)。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判断5.用HCl滴定NaOH时,应用(C)作指示剂。
A.pH试纸B.甲基橙C.酚酞试液D.石蕊试液实验十三醋酸电离常数与电离度的测定一、选择填空题:1.酸碱电离理论认为:凡能电离出(B)的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为酸;凡能电离出(A)的分子或离子为碱。
2.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G)的分子或离子为酸;凡能接受(G)的分子或离子为碱。
3.酸碱电子理论认为:酸是(D)的接受体,因此它必须有空轨道。
碱是(D)的给予体,因此它必须有孤电子对。
A.OH- B.H+C.电子D.电子对E.离子F.离子团G.质子H.酸味I.碱味二、是非判断题:4.碱性氧化物遇水生成碱。
难溶的碱性氧化物可溶于稀酸。
难溶的酸性氧化物可溶于碱。
既溶于稀酸又溶于过量氢氧化钠的氢氧化物,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是)5.酸的浓度、酸的强度和酸度三者是同一个概念,都是用来描述酸溶液酸度的大小。
(非)6.电解质的解离常数和解离度都可用来表示酸碱的强弱,但解离度与溶液的浓度平方根成反比,与解离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
(非)7.醋酸和氢氧化钠应以等摩尔完全中和,当醋酸完全被氢氧化钠中和时,反应终点的pH值应该正好等于7。
(是)8.采用酸度计测定一系列同一种电解质溶液的pH值时,测定的顺序按浓度由稀到浓或由浓到稀所得到的结果是完全相同。
(非)9.玻璃电极下端的玻璃泡为一层极薄和特种玻璃制成,切忌与硬物接触,一旦破裂,则完全失效。
(是)10.改变被测醋酸溶液的浓度和温度,醋酸的解离常数和解离度无变化。
(非)实验十五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一、是非判断题:1.碱金属能溶解在液氨中形成深蓝色溶液。
( 是)2.钾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 是)3.KNO3受热分解时产生亚硝酸钾和氧气。
( 是)4.硝酸钾可用了用来制造黑火药。
( 是)5.实验过程中,不搅拌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 非)二、选择填空题:1.如果实验过程中试管内的水显著蒸发,对实验结果(A )。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判断2. 实验中温度计应悬挂在(B)。
A.试管内B.紧帖试管C.任意放置D.烧杯中任意位置3. 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常随温度升高而(A)。
A.增大B.减小C.基本不变D.温度对其无影响4.实验中水的量取要准确至0.01ml,KNO3的称量要准确至(A)A.1 mg B.5 mg C.10 mg D.0.1 mg5.实验过程中可以不测定的物理量是(D)。
A.KNO3的质量B.水的体积C.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D.KNO3的熔点实验十九配合物的生成与性质一、选择填空题:1.[Cu(NH3)4]SO4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为(B )A. [Cu(NH3)4]SO4B. [Cu(NH3)4]2+, SO42-C. Cu2+, NH3, SO42-D. CuSO4, NH32. 衣服上沾有铁锈时,可以用下列哪种物质洗去。
(A )A. 草酸B. 高锰酸钾C. 汽油D. 盐酸3.欲使Fe(SCN)63-的红色褪去,可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 C )A. 草酸B. KCNC. NH4FD. NH3·H2O4.AgBr可溶于下列哪种物质。
(B )A. 水B. Na2S2O3溶液C. HCl溶液D. NH3·H2O5.配合物的生成对电对的电极电势(A )A. 有影响B. 无影响C. 无法判断二、是非判断题:1.FeCl3能够将I-氧化。
(是)2.Cu(OH)2不能溶于过量的氨水中。
(非)3.[FeF6]3-比[Fe(SCN)6]3-稳定。
(是)4.Ni2+在碱性条件下与丁二肟生成兰色沉淀。
(非)5.Cu2P2O7为白色难溶物质。
(是)实验二十一气体密度法测定二氧化碳的分子量一、选择填空题:1.凡是与物质分子的(A )相联系的关系式,都可以成为测量物质分子量的关系式。
A.摩尔质量B.性质C.体积D.密度2.在相同温度、压强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A )之比。
A.分子量B.原子量C.范德华力3.利用盐酸和大理石在启普发生器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含有杂质,必需通过( B )的洗涤和干燥才能净化。
A.水、生石灰、浓硫酸B.水、浓硫酸、无水氯化钙C.浓硫酸、高锰酸钾、浓氢氧化钾4.从启普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洗涤液时的流速以每秒(B )气泡为宜。
A.1~2个B.4~5个C.10~12个5.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的简单办法是(C )A.试纸检测B.火柴检测C.重复充气和称量二、是非判断题:6.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可采用排水集气法,集气瓶的开口向下的办法来收集气体。
(非)7.利用气体密度法测量二氧化碳气体时,(CO2+瓶+塞子)和(水+瓶+塞子)的质量都要在分析天平上称量,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
(非)8.在计算集气瓶的容积时不考虑空气的质量,而在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时要考虑空气的质量。
(是)9.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对气体的分子量测量精度没有影响。
(非)10.为了尽量减小气体分子量测定的误差,在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一定要充分洗涤干净并用蒸馏水淌洗后才能用于收集气体。
(非)实验二十五I B、II B元素—铜、银、锌、镉、汞一、选择填空题:1.I B、II B族元素中熔点和沸点最高的是(A );熔点和沸点最低的是(F )。
共价半径最大的是(C);共价半径最小的是(D )。
A.铜B.银C.金D.锌E.镉F.汞2.I B、II B族元素的中,人类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是(D ),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元素是(E )。
A.铜B.银C.金D.锌E.镉F.汞3.I B族元素的常见氧化数有(A ),II B族元素的常见氧化数有(B )。
A.+1 B.+2 C.+3 D.+4二、是非判断题:4.II B族金属的活泼性比I B族大,且每族元素都是从上到下活泼性降低。
(是)5.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锌既能溶解在酸中,又能溶解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因此它们都是两性氢氧化物。
(是)6.金与任何一种单一的酸都有不反应。
(是)7.锌是ds区元素中唯一能与碱反应的金属。
(是)8.银氨溶液不宜久置,否则可能生成易爆的AgN3。
(是)9.Cu+和Hg22+在水溶液中都不稳定,会发生歧化反应。
(非)10.Ag2S和HgS均不溶于浓盐酸,而溶于硝酸。
(非)实验二十六VI B、VII B元素——铬、锰一、是非判断题:1、在酸性介质中,H2O2可将Cr ( VI ) 还原为Cr ( III ) ;在碱性介质中,H2O2又可将Cr ( III ) 氧化为Cr ( V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