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转盘得运行管理
(一)生物转盘得投产
生物转盘与生物滤池同属生物膜法生物处理设备,因此,在转盘正式投产,发挥净化污水功能前,首先需要使转盘面上生长出生物膜(挂膜)。
生物转盘挂膜得方法与生物滤池得方法相同。
因转盘槽(氧化槽)内可以不让污水或废水排放,故开始时,可以按照培养活性污泥得方法,培养出适合于待处理污水得活性污泥,然后将活性污泥置于氧化槽中(如有条件,直接引入同类废水处理得活性污泥更佳),在不进水得情况下使盘片低速旋转12-24小时,盘片上便会黏附少量微生物,接着开始进水,进水量依生物膜逐渐生长而由小到大,直至满负荷运行。
生物转盘挂膜亦可按生物滤池培驯微生物得方法进行,这样可省去污泥培驯步骤,但整个周期稍长。
用于硝化得转盘,挂膜时间要增加2-3周,并注意将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控制在30毫克/升以下。
因自养硝化细菌世代时间长,繁殖生长慢,若进水有机物浓度过高,回使膜中异常细菌占优势,从而抑制自养菌得生长。
当水这出现亚硝酸盐时,表明硝化均在生物膜上已占优势,挂膜工作宣告结束。
挂膜所需得环境条件与前述生物处理设备微生物培驯时相同,即要求进水具有合适得营养、温度、pH值等,避免毒物得大量进入;因初期膜量少,盘片转速低些,以免使氧化槽内溶解氧过高。
(二)生物相得观察
生物转盘上得生物膜得特点与生物滤池上得生物膜完全相同,生物呈分级分布,第一级生物往往以菌胶团细菌为主,膜亦最厚,随着有机物浓度得下降,以下数级依次出现丝状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生物得种类不断增多,但生物膜量即膜得厚度减少,依污水水质得不同,每一级都有其特征性得生物类群。
当水质浓度或转盘负荷有所变化时,特征性生物层次也随之前推或后移。
通过生物相得观察可了解生物转盘得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正常得生物膜较薄,厚度约15毫米左右,外观粗糙,带黏性,呈灰褐色。
盘片上过剩生物膜得时脱落,这就是正常得更替,随之即被新膜覆盖。
用于硝化得转盘,其生物膜较多,外观光滑,呈金黄色。
(三)生物转盘得检修维护
为了保持生物转盘得正常运行,应对生物转盘得所有机械设备定期维护。
(四)异常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一般来说,生物转盘就是生化处理设备中最为简单得一种,只要设备运行正常,往往会获得令人满意得处理效果。
但在水质、水量、气候条件大幅度变化得情况下,加上操作管理不慎,也会影响或破坏生物膜得正常工作,并导致处理效果得下降。
常见得异常现象有如下几种。
1、生物膜严重脱落
在转盘启动得两周内,盘面上生物膜大量脱落就是正常得,当转盘采用其她水质得活性污泥
来接种时,脱落现象更为严重。
但在正常运行阶段,膜得大量脱落会给运行带来困难。
产生这重情况得主要原因可能就是由于进水中喊有过量毒物或抑制生物生长得物质,如重金属、氯或其她有机毒物。
此时应及时查明毒物来源、浓度、排放得频率与时间,立即将氧化槽内得水排空,用其她废水稀释。
彻底解决得办法就是防止毒物进入;如不能控制毒物进入时应尽量避免负荷达到高峰,或在污染源采取均衡得办法,使毒物负荷控制在允许得范围内。
pH值突变就是造成生物严重脱落得另一原因,当进水pH值在6、0-8、5范围时,运行正常,膜不会大量脱落。
若进水pH值急剧变化,在pH小于5或大于10、5,将导致生物膜大量脱落。
此时,应投加化学药剂予以中与,以使进水pH值保持在6、0-8、5得正常范围内。
2、产生白色生物膜
当进水发生腐败或含有高浓度得硫化物如硫化氢、硫化钠、硫酸钠等,或负荷过高使氧化槽内混合液缺氧时,生物膜中硫细菌(如贝氏硫细菌或发硫细菌)会大量繁殖,并占优势。
有时除上述条件外,进水偏酸性,使膜中丝状真菌大量繁殖。
此时,盘面会呈白色,处理效果大大下降。
防止产生白色生物膜得措施有:1、对原水进行予瀑气;2、投加氧化剂(如水、硝酸钠等);以提高污水得氧化还原电位;3、对污水进行脱硫予处理;4、消除超负荷状况,增加第一级转盘得面积,将一、二级串联运行改为并联运行以降低第一级转盘得附负荷。
3、固体得累积
沉砂池或初沉池中悬浮固体去除率不佳,会导致悬浮固体在氧化槽内积累并堵塞废水进入得通道。
挥发性悬浮固体(主要就是脱落得生物膜)在氧化槽内大量积累也会产生腐败、发臭、并影响系统运行。
在氧化槽中积累得固体物数量上升时,应用泵将其抽去,并检验固体得类型,以针对产生累积得原因加以解决。
如属原生固体积累则应加强生物转盘予处理系统得运行管理;若系次生固体积累,则应适当增加转盘得转速,增加搅拌强度,使其便于同出水一道排出。
4、污泥漂浮
从盘片上脱落得生物膜呈大块絮状。
一般用二沉池加以去除。
二沉池得排泥周期通常采用4小时。
周期过长会产生污泥腐化;周期过短,则会加重污泥处理系统得负担。
当二沉池去除效果不佳或排泥不足或排泥不即使等都会形成污泥漂浮现象。
由于生物转盘不需要回流污泥,污泥漂浮现象不会影响转盘生化需氧量得去除率,但会严重影响出水水质。
因此,应及时检查排污设备,确定就是否需要维修,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排泥次数,以防止污
泥漂浮现象得发生。
生物转盘
生物转盘又称旋转生物接触器或转盘式生物滤池,就是一种生物膜法处理设备
⑴工作原理
生物转盘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得机理与生物滤池基本相同,但构造形式却完全不同。
在生物滤池中,生物膜为固定式,但就是在生物转盘中,生物膜处于运动状态。
生物转盘得核心处理装置就是表面附有生物膜得盘片。
典型得生物转盘由安装在水平轴上得一系列间距很小得圆盘或多角盘片组成,约40%~45%得盘片面积浸没于半圆形槽得废水中。
生物转盘旋转时,生物膜与废水及空气交替接触。
生物转盘可以分为单级单轴、单级多轴与多级多轴等形式,级数得多少主要根据污水得水质、水量与处理要求来确定。
⑵生物转盘得工艺特征
①微生物浓度高。
②生物相分级,有利于微生物生长与有机物降解。
③污泥龄长。
④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⑤生物膜上得微生物得食物链较长,产泥量较少,运行时不需曝气与污泥回流,而且动力消耗与运行费用低。
⑥无生物量调节与污泥膨胀得问题,机械设备简单,便于维护管理
⑶生物转盘得构造
生物转盘主要由盘体、氧化槽、转轴以及驱动装置三部分组成。
①盘体
盘体作为生物膜得载体就是生物转盘最重要得部分。
它就是挂膜介质,应具有质轻、耐腐蚀、易于挂膜、不变形、易于取材、便于加工等性质。
盘片得形状有圆形或正多边形或多棱角形平板。
为了提高单位体积盘片得表面积,也可采用正多角形与表面呈同心圆状波纹或放射状波纹得盘片。
盘片直径一般为1~4m。
盘片得间距一般为15~30mm,这主要考虑不为生物膜增厚所堵塞,并保证良好得通风等条件而确定得。
②氧化槽
氧化槽又称曝气槽或接触反应槽,可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也可用钢板或塑料板制作。
为了避免水流短路及沉积与产生死角,氧化槽得断面大多做成与盘片外形基本吻合得半圆形。
③转动轴及驱动装置
转动轴就是用来固定盘片并带动其旋转得装置,一般采用实心钢轴或无缝钢管制成,两端固定安装在氧化槽两端得支座上。
转动轴得中心与氧化槽水面得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50mm,要根据转动轴直径与水力损失而定,并保证转动轴在液面之上。
加入收藏生物转盘得驱动方式分为电力机械驱动、空气驱动及水力驱动等。
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电力机械驱动。
驱动装置通过转动轴带动生物转盘一起转动,盘体得旋转速度对水中氧得溶解程度与槽内水流状态均有较大影响。
搅拌强度过小,影响充氧效果并使槽内水流混合不好,搅拌强度过大,会损坏设备得机械强度,消耗电能,使生物膜过早剥离。
因此,必须选择适宜得转盘转速。
⑷生物转盘得类型
随着生物转盘技术得发展,好氧生物转盘出现了多种形式,
①电力机械驱动生物转盘
这就是生物转盘得常见形式。
②空气驱动生物转盘
即利用空气作为动力来驱动转盘转动得。
在转盘得外周设有空气罩,在转盘下侧设有曝气管,在管上均等地安装扩散器,空气从扩散器均匀地吹向空气罩,均生浮力使转盘转动。
特点就是:氧化槽内废水溶解氧浓度高,在相同得负荷条件下,BOD得去除率较高;生物膜较薄,但有较强得活性;简化了驱动装置,并可通过调节阀改变空气流量,从而改变转盘
得转速;操作维护与管理方便。
③与曝气池组合式生物转盘
这就是一种效果好、效率高、比较经济得处理设备。
在曝气池上侧设生物转盘,转盘用空气驱动,盘片得40%浸没于水中,可提高原有设备处理能力与处理效率,减少占地面积,生物量高,活性强,污泥量少且易于沉淀,动力消耗少,而且附加设备费用低。
④藻类生物转盘
这就是为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得无机营养物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而提出得设计方案,主要特点就是加大了盘间得距离,增加受光面,接种经筛选得藻类,在盘片上形成菌藻共生体系。
藻类光合作用释放出得氧,提高了废水中得溶解氧,为好氧微生物提供了丰富得氧源,而微生物代谢所放出得二氧化碳则为藻类利用得主要碳源。
在菌藻共生得作用下,废水得到净化。
⑤水动生物转盘
这就是利用水流带动转盘旋转得形式,可通过废水落差驱动或射流带动生物转盘,不需要电能,可提高净化效率,节省动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