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信息化部长顾根华

中国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信息化部长顾根华

中国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信息化部长顾根华记者:欢迎收看本次访谈节目。

本次我们有幸邀请到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的信息化部长顾根华先生。

欢迎您,顾部长。

顾部长,您看,我知道建龙控股是国内一家发展非常迅速的民营钢铁企业,您作为建龙控股的信息主管来看,您是如何理解创新的?您是如何认识信息化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的?顾根华:应该说建龙这样一个民营控股公司走入钢铁行业为止,兼顾其他行业,就像大多数企业一样,俗话说就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我们成功的收获了很多企业。

这样的企业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有一个先进的企业模式来整合它。

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IT系统,对于我们建龙控股这样一个跨股经营的分布很广的钢铁控股公司来说,要管理好,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我想,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IT这种支持,属于跨行性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这是第一个。

第二的话,就是这种管理的创新,没有一个好的IT系统,就不能使我们管理的规范,作业的规范,还有我们食品的统一调送,以及我们采购、销售渠道的管理,都是无法做到。

所以我们说在董事长张志祥的远见卓识下,我们应该说是把IT 集中起来,根据我们学到先进的经验,我们再向台湾中钢学习,他们是我们的标杆,来做,所以说我们的体会就是一个好的标杆,向好的标杆学习是我们建龙的一个核心精神和领头计划。

记者:我知道建龙是一家民营企业,国内很多的大型钢铁企业都是国有的。

那么,从您个人来看,民营的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推动和国有的企业他们有没有什么不同,或者您个人理解来看,民营企业在IT应用上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和国有的相比。

顾根华:我是这么想的,民营企业在推动方式上可能更务实一些,我们起码讲了从技术驱动到创意驱动。

在民营企业里,在我们这样企业里,从一开始是我们驱动。

民营企业的话,无论从资金的压力,还是技术人才各方面人才的压力都是很大的,压力非常大。

毕竟是,实话说,我们花了真金白银,一定要看到效果。

可以说在这么一种模式上,从一开始就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的话,就是我们很多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我们把**系统的应用作为我们一种培训。

从具体上的应用开始说起,就是说很多企业,从核心业务开始,来实施这么一个信息化,由于涉及到的人比较少,他的培训过程拖的时间比较长,我们从咨询系统,从邮件系统,从OI系统,从人事系统,是一个量大面广大家用的系统,比如说操作系统,使大家认识到信息化的作用,这样对后续的业务系统的推动起到一个培训、认知,这样的话,再去做一个可行性的时候大家就没有什么障碍,使用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

就是我们从宁波钢铁开始实施,我们这边又继续实施,这一点我们认为是一个经验,也和其他企业做法不太一样的。

记者:您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建龙控股在信息化取得的效益,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些成果?顾根华:是这样,谈到效益,我觉得应该分几个方面。

我觉得对于我们这样的控股公司,跨行经营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的管理。

比如说企业有很重要的,我们体会国外的大型的所谓很强的一些公司,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它有很强的知识库。

重知识库并不是说很简单的,很笼统的一件事,而是基于我们大的面积的核心环节的知识。

那么重知识的话我们可以通过ERP系统把他固化下来,我刚才说的ERP系统是广义的。

很多的时候,IT届有很多的名词,我们把这些问题简单化,特别是我们做的这个以ERP为核心的系统,特别验证以后,我们通过特定的管理也好,其他的固定管理也好,广义的一个ERP系统大家就造成了很多的困扰。

那么我们把知识系统管理好了以后,民营企业就是缺人才,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他们很多的知识,特别是对我们关键业务环节的知识的价值。

第二个价值就是对我们这么跨行经营的一个企业,我们的运营成本方面,可以说有很多的价值。

我这方面举几个例子,我们以前在没有建立一个好的IT系统的时候,我们每一年的年度演算,光演练队伍拉来来去钱就很多,那么我们有了一个好的网络系统之后我们就可以做现场直播,就有专线,这些钱,大家可以看到,很实实在在的一种节省。

这个尽管是很小的一个方面,但是对大家的触动是会比较大的。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原先生产经营的时候,这个同事订阅了我们大量的信息资源,无论是期刊也好,还是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库也好,我们通过集中管理以后,资源得到了整合,并且我们通过我们控股公司里的人才扩建,使得我们在我们的每一个民营企业里面,在人才优势不是很明显的时候,能够使整体资源得到更好的发挥。

记者:您刚才提到建龙控股的信息化系统是自己开发。

我知道像宝钢,武钢也是以自我开发为主的模式。

那么您觉得这种方式对于建龙来讲,有什么好处吗?以后在面对系统升级换代的时候,你们又如何去更好的支撑它?顾根华: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我们控股公司信息化战略的问题,我们经过认真的讨论。

对我们这样一个快速成长,快速发展,组织多变,民营企业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灵活性,这样的一个企业,能够套用一种我们在成熟企业里比较成功的一种操作软件的模式,我们认为是很有难度的。

毕竟以前我们在子公司也试过,我们也知道了很多的经验,更多的可能是教训。

有建议提出就是我们通过专题会议,在方向上的决策,我们也花了充分的时间来讨论,从高层的话,取得了共识。

我们这样的企业一定是走自主开发的这条路。

记者:那么在自主开发的模式下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你需要有比较好的方式去稳定和吸引这种IT的人才,建龙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顾根华:这方面,对于我们一个跨行经营的公司,我认为有一条很适合和大家分享。

首先在我们分散经营的公司里面,都有信息化队伍。

我们把这些开发队伍结合起来,原先大家分散的大部分都是重复的工作,我们把这些资源集中起来,综合起来利用,那么我们共同做一个好的规划,进一步的开发,这样的话,我们避免好多大量重复的劳动。

同时的话,由于我们有这样一个好的环境,就是说IT骨干,愿意留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记者:我知道IT届本身发展也非常的快,那您是如何保证企业内部的IT人才能够持续稳定不断的跟着IT产业发展的节奏共同发展?顾根华:这个问题应该说也很难回答,每个企业有不同的做法。

在我们企业里,我们是这么考虑的,一个是企业里面最重要的是效益。

对我们来讲,我们从一开始采用的是J2EE 的JA VA架构,应该说还不错,起点选的比较好。

这样的话,我们从一开始就注重进入未来运行维护方面的便捷,考虑到IT人才队伍的供应因素,一开始的时候起码我们做的不是很好,一开始就面向所谓的架构——SOA,这样一个思想,尽管我们的队伍还处于成长期,但是我们管理的很到位,从一开始,市场的需求,到我们的设计到我们的编程到我们的发现问题的一些维护,都是比较好的制式管理的典范,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或许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其实,民营企业永远面临着一个矛盾,就是技术发展是无止尽的,那么企业的架构在一定时间是比较稳定的,同时,新技术和如何提高以前的效率,这些方面我们也要考虑,我们这方面也有感触。

刚开始我们用一个视频系统(会议系统)的时候,就可以在总部发一些ppt,新闻稿,在总部作为主中心来说,都能够看到。

随着我们企业项目之间的需求的增加,我们也采用了好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项目之间,不光声音、图像包括很多的文档,也同步在线的用。

我觉得,对企业来说,新技术的采用还是效益方面比较合格而不是盲目跟风,因为技术发展的太快。

记者:我知道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国有的大型钢铁企业他们通常会有很多的包袱,包括很多离退休的人员,员工人数也比较多,同时原有的管理体制、思维模式都比较陈旧,那么在这方面来讲,他们进行ERP实施通常流程从组的时候都会遇到很大的困扰,对于像建龙这样的企业时间也不是很长,而且也没有那么多历史包袱,是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像建龙控股这样的企业实施ERP有很多优势?顾根华:应该说我们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执行应该说是比较强大的,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面。

第二的话,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对于包袱方面我是这么看的,我们建龙钢铁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应该说在包袱方面,我们并不比国有企业差,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主干企业都是从国有企业转制过来的,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大家通常说的老人比较多啊,系统比较重。

我可以借此机会宣传一下,我们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去年我们的纳税在全国为第二名,我们的一家子公司,有记载这么一件事。

就是说我们讲我们这个企业诚信经营,一般纳税人的企业。

从包袱的角度来说,各个企业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民营企业机遇上的优势有利于我们实施信息化,事实上我们还有一个可以实施信息化的比较好的条件方面就是除了执行力强以外,我们采取了一些好的策略。

我印象比较深,在我们唐山建龙,我们核心的一家子公司,他们在实施销售系统的时候,就是以一个高中生,年龄比较大的一位老先生作为一个标杆,他操作系统做的非常快速、便捷,对系统掌握的比较不错。

我们信息化的一个副总经理吴总说,你们这些中层干部做不好,你看我们让这个高中生,这位老先生来教你们。

这样的话有了一个好的标杆,一个好的示范的话,大家也就能做好。

记者:我知道每一个大型的企业用户在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都需要和一些IT厂商进行合作,包括自己开发的模式也是需要和IT厂商进行合作的。

我就是想问一下,您作为信息主管,您希望IT厂商,在和用户合作的时候,您最希望他们做的是什么,您对他们最不满意的是什么?顾根华:我这样感觉,就是说先讲不满意的地方。

很多IT的服务商,我们讲个笑话啊,他都会把事情搞得很大很大,明明是做得比较合理的三级系统,他恨不得把二级囊括进来,把四级囊括进来,甚至把五级也囊括进来。

那么这样的话,他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方面反正我去了不少的IT供应商,他们片面的追求规模。

他不应该在这个项目里做的事,他通常会把相关的东西放进去。

如果规划的不好,IT的服务商这方面又不是非常负责任的话,对于后续的整合未来的划分以及后面的升级都会产生非常不好的作用,那么企业我是这么想,在IT厂商提供这种服务的时候,一定要很清晰哪些功能是冗余的,哪些功能是不应该放到这个单子里去的或者这一季的投资里去的,这一点的把握和清醒,这是我们和IT厂商合作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那么IT厂商也有好多很好的方面,应该说他们在3G领域里比我们想的多得多,开放的多,是吧!这方面的话,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听取他们的专业领域的经验,他们的一些好的想法,我们加一个正确的判断,我想我们双方的合作会非常的好。

这方面我们在和IBM合作过程中间,很多的专家,很多的领导很多的朋友给我们这方面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记者:我看有的很多的用户他在信息化建设的某一个项目实施的时候,他采用了引进监理公司的方式,你觉得这种方式,你是如何看待信息化工程的这种********,您觉得有没有必要?顾根华:应该说信息化在企业里讲,如果说工程建设是一个工程项目,实际上信息化建设也是一个工程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