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正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一 种热处理工艺
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后在水、油等淬火 介质中快速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回火:将淬火后的工件重新加热到某一温度范围并保温后,在油中 或空气中冷却的操作称为回火
比强度:材料在断裂点的强度(通用拉伸强度)与其密度之比。 比模量:在比例极限内,材料弹性模量(通用拉伸弹性模量)与其
粉末冶金材料:不经熔炼和铸造而直接用金属粉末或金属与非金属 粉末作原料,通过配料、压制成形、烧结和后处理等工艺过程而制 成的材料,称为粉末冶金材料
第1章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2. 指出下列材料的主要应用,并说明其最终热处理方法 (或使用状态)。
Q235A:用于制造钢筋、钢板;制作小轴、拉杆、螺栓、螺母、法 兰等不重要的农业机械零件;可不热处理。
3.铁素体、珠光体、莱氏体中,哪个塑性最好?哪个抗拉强度最大? 哪个硬度最高? 答:铁素体塑性最好;珠光体抗拉强度最大;莱氏体硬度最高。
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强化金属方法主要有:第二相强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加工硬化、
热处理强化等。 (1)第二相强化:如铁碳合金中,碳的含量超过铁的溶解度能力时,多
提高其硬度。这种硬化现象,称为二次硬化,它是由于特殊碳化物 析出和(或)由于与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所致。 马氏体:碳含量与奥氏体相同的过饱和α 固溶体。是将钢加热到一 定温度(形成奥氏体)后经迅速冷却(淬火),得到的能使钢变硬、 增强的一种淬火组织。
第1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1. 解释概念
退火:退火是将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 热处理工艺
力液压筒、液压泵和滑阀的机壳等;可不进行热处理 QT600-3:。主要用于各种动力机械曲轴、凸轮轴、连接轴、连杆、
齿轮、离合器片、液压缸体等零部件;能通过各种热处理改变其性 能 KTH300-06:弯头、三通管件;一般采用退火热处理
第1章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KTZ450-06:曲轴、凸轮轴、连杆、齿轮、活塞环、耙片、万向接 头、棘轮、扳手、铸铁传动链条等;一般可不进行热处理。
余的碳与铁相互作用形成金属化合物。 (2)细晶强化:在常温下的细晶粒金属比粗晶粒金属有更高的强度、硬
度、塑性和韧性。细晶强化方法有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等。 (3)固溶强化:融入固溶体中的原子造成晶格畸变,从而使合金固溶体
的强度与硬度增加。这种通过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化的现象称为固溶 强化。 (4)加工硬化:金属材料经冷加工变形后,强度(硬度)显著提高,而 塑性则很快下降,即产生了加工硬化现象。 (5)热处理强化:对金属材料进行适当热处理可以实现强化金属材料的 目的。
RuT340:适用于制造要求较高强度、刚度及耐磨的零件,如带导 轨面的重型机床件、大型龙门铣横梁、大型齿轮箱体、盖、座、 刹车毂、玻璃模具、起重机卷筒、烧结机滑板等;
ZG200-400:主要用于制作各种机座、变速箱壳、锤轮、铁砧台、 工作温度450℃以下的管路附件等;
T8A:木工用铣刀、钻头、圆锯片、钳工工具、铆钉冲模等。
的钢球,直径25mm的滚柱等;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加低温回火。
第1章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T10:刨刀、拉丝模、冷锻模等;最终热处理为水淬 W18Cr4V:一般高速车刀、刨刀、钻头、铣刀等;淬火:1270-
1285oC油冷 ,回火温度:550-570oC。 45:连杆、曲轴、主轴、活塞杆等;调质处理 HT200:汽缸、齿轮、飞轮、齿条、底架、一般机床床身及中等压
第1章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5. 铜合金分哪几类?举例说明黄铜的代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用途。 答:铜合金按化学成分可分为黄铜、青铜和白铜三大类,期中以锌为主
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称为黄铜。黄铜又分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两大 类,期中普通黄铜也叫二元黄铜,是 Cu-Zn二元合金。常用代号有 H90、H80、H70、H68、H62、H59,“H”代表黄铜,后面数字代表铜 质量百分数其中 H70、 H68又称三七黄铜,由于它强度较高,塑性特 别好,大量用作枪弹壳和炮弹筒,故有“弹壳黄铜”之称,H62、H59, 常用于制造散热器、水管、油管、弹簧等 。 6.与普通黄铜相比,铝黄铜、硅黄铜、铅黄铜的性能特点如何? 答:为了提高普通黄铜的耐蚀性、切削加工性、力学性能,在铜锌二元 合金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所组成的多元合金,称为特殊黄铜。 常加入铅、硅、铝、锰、镍、锡等,分别称铅黄铜、硅黄铜、铝黄铜。 加入铝、锰、锡、硅可提高抗蚀性,加入硅还可改善铸造性能,加入 铅能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密度之比
第1章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1. 解释概念
结构材料:以力学性能为主,兼有一定物理化学性能的一类工程材 料。
功能材料:以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为主,兼有一定力学性能的一类 工程材料。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机 械工程材料
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 (1-100nm)的材料,它是由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体系之间的 纳米粒子所组成的新一代材料。
T10:刨刀、拉丝模、冷锻模等;最终热处理为水淬。 16Mn:矿山,运输,化工等各种机械;热处理:控轧,正火等。 20Cr:机床齿轮、齿轮轴、蜗杆、活塞销及气门顶杆等;淬火加低
温回火。 65Mn:渗碳零件、受磨损零件(犁铧)及较大尺寸的各种弹性原件
等;用于制造弹性元件通常采用淬火后中温回火工艺。 GCr15:壁厚大于等于14mm、外径小于等于25mm的轴承套,25-50mm
第1章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1. 解释概念
调质处理:是将金属或合金淬火后再经高温回火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淬透性:钢的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零件淬硬深度和截面硬
度分布的特性,表示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组织的能力。 红硬性:是指金属或合金在很高温度下仍然保持很高硬度的能力。 二次硬化:些铁钢铁材料(如高速钢)须经多次回火后,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