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现实命运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现实命运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现实命运摘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上,张爱玲称的上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她的作品以描写女性人生命运为主,大都充满了悲情色彩,又流露着对人性和社会的反思,而成为时代的经典。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她的作品中阐释其思想态度很有代表意义的一篇。

描写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上海:古老的家族、神秘的大宅、浓重的吴音,弥漫着永远抹不去的怀旧心绪;同时又夹杂着洋场的灯火、变幻的风云、各国的来客、无时无刻不在躁动的人心。

这两种环境共同影响下的上海,男女的爱情也时刻充斥着无奈。

因而她小说中的人物永远生活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构筑了一片永恒的苍凉风景。

通过对《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主人公佟振保这个深受传统文化包裹的现代青年的抽丝剥茧的分析,通过他人性深处的真情实感,展示出他病态的人性和变态的心理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传统意识;现代意识一、绪论“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很年轻的时候就被上面那段话倾倒。

以为绝世明言,盖世妙喻。

一见生情,再见幻灭,热情不够一首歌长。

在这个物质泛滥,精神萎缩,思想文化转型下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们时常遭受着种种心理上的困扰,而这种困扰多以婚姻困扰居多。

历代的文学作品都对其有着数不尽的分析和描述。

但是对其有独到见解和深刻反思,并用文学的语言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的实属不多,《红玫瑰与白玫瑰》便是张爱玲这种生存状态下的产物,也印证着张爱玲独到的思想。

①这种独到的思想更多的在于对传统和现代以及由传统意识和现代思想冲突带来的婚姻困境的种种反思。

她的文字,温润如玉,却也如玉般清明寒冷。

她的故事,远非男女情爱,而是人世的无奈,人性的无奈。

讥诮嘲讽的同时,也不免同情。

最精彩的莫过对人物的塑造:典型的两种女人,典型的中国男人。

谁都知道,可只有她写了出来。

这并不是脸谱化的划分。

红玫瑰也有真爱,白玫瑰也会偷情。

没有什么绝对。

二、《红玫瑰与白玫瑰》内容分析小说的主人公选得巧妙:男主人公佟振保,一个留学归来,一心向上雄心勃勃的男子,足以代表绝大多数的男性;女主人公王娇蕊,天生美丽,最擅长的是爱情游戏。

这样的两个人碰在一起,落网的应该是男子,谁知偏偏是女人中了招儿。

原因是,在真正的爱面前,女人不顾一切,甘愿自投罗网;男人却退了,为了名声、前程。

我们且看这部小说里,张爱玲是如何玲珑剔透地描摹男女主人公的心理的。

她写振保先交代了他的从前,他有嫖妓的经历,也有坐怀不乱的初恋,他时时克制自己,因为他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对”的世界。

碰到娇蕊,男人的天性被激发,振保的心就乱了:娇蕊溅到他手背上的肥皂沫像是个小嘴吮着他的手;他看她罩在宽大衣服里的身体,一寸一寸都是活的;浴室里她的头发牵牵绊绊,他捡起又扔下……这样的描写,活脱脱地将男人对女人的欲望写了出来。

但振保不敢造次,他努力克制自己,在两个人的关系没有明了之前,男主角是被动的,在暗处怀着贪婪的心窥视着。

相反,娇蕊的表现却处处主动,在她爱上振保之前,她是一个任性、风情、甚至放荡的女人。

她背着丈夫约会别的男人,又为了振保失约于人,而这一切都是当着振保的面,这种率真倒让人不能责怪她的善变,也不忍从道德的角度批评她。

在张爱玲的许多小说里,男人是苍白孱弱不成器的,振保却是一个拼命想有所作为的人,他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建立自己的世界,一个众人称道的合乎理想的世界。

娇蕊的爱与这①余斌.张爱玲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06-15.个世界是不相容的,他几乎没有犹豫就舍弃了。

当他按照理想的标准选择了合适做妻子的女人,却发现一切都不对,一个要强要面子的男人,娶到的是不称心的女人。

他也曾耐心地经营过,却没有效果。

当无意中发现他弃之如履的妻子竟然与裁缝勾搭时,他所有的忍耐达到了极限,他开始可怜自己,于是他开始放纵:“砸不掉他自造的家,他的妻,他的女儿,至少他可以砸碎他自己”。

终于有一天,他在公共汽车上巧遇了他生命中的“红玫瑰”娇蕊,她已是一种中年人的俗艳了。

岁月无情,花开花落,在泪光中,振保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已是一种现实中的幻影。

旧日的善良一点一点地逼近振保。

回到家,在一番歇斯底里的发作后,振保又重新变成了一个好人。

②三、内容分析的结论——无奈从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不管是白玫瑰、红玫瑰和还是振保,他们当时的选择无疑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结局总是带有一种遗憾和悲凉。

(一)女人的无奈《白玫瑰与红玫瑰》中的女性是传统与现代的两个典型化身。

然而,无论是白玫瑰还是红玫瑰,尽管她们代表的是两个不同的极端,等待她们的都是悲剧。

如果说白玫瑰的悲剧是由于传统意识过重,那么红玫瑰的悲剧则缘于现代意识过重。

传统意识对女性的要求永远是贤妻良母,处于被控制被奴役的地位,没有一丝的生机和活力,这样的传统女性已落伍于时代。

她们的平庸、自我压抑、顾影自怜、婢妾似的怨愤远远不合当时男权社会的要求,只是作为男性购置的花瓶,或当作旧时的屏风,摆设而已。

所有的这一切使白玫瑰们对传统产生了怀疑,有了一丝摆脱的渴望。

对于红玫瑰们来说,她们的热烈、自由、奔放、西化的生活方式、不顾一切大胆的追求很能满足沉湎于物欲与情欲之中的男权社会,不过,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男权世界大多表面维持着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通常把这类西化的女性当作生活的调剂,闲暇时的玩物,构筑一番天长地久的爱情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样的现实,这类女性或堕落、或毁灭,或者再回到传统之中。

(二)男人的无奈女人在传统意识与现代意识冲突面前无能为力,男人同样也是如此。

只是与女性不同,男性多了一些自由权。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男主人公振保从表面看来似乎能在传统和现代女性之间游刃有余,他是有始有终,有条有理的。

他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纵然他遇到的事不是尽合理想的,给他自己心问口,口问心,几下子一调理,也就变得仿佛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

”不过无论如何潇洒,张爱玲传奇中的男性依旧是享受着现代文明但却摆脱不了传统的人:一方面,现代生活的侵入让他们感受到了婚姻与爱情的自由;另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依旧像巨蟒一样箍紧他们,他们同样要面对现代和传统的不可两全的局面。

振保出生微寒,如果不自己争取自己,便“一辈子死在一个愚昧无知的小圈子里”。

后来他出洋得了学位并赤手空拳地打了天下,因而有了体面的工作、古典的妻子、众多的亲戚朋友,表面热热闹闹地周旋于现代与传统之间,其实内心深处永远潜藏着深深的贫乏与无奈。

后来他在娇蕊面前痛哭一场,完全暴露其内心的苍白。

在处理与女人的关系上,振保也保持着现代与传统的中庸: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

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

对于娇蕊,尽管他十分留恋,但却不愿对抗传统,对伦理与社会传统的顾忌,不得不使他离开娇蕊,他选择了烟鹂,又无法忍受传统的死板与琐屑,于是变得比以往更放荡,他最终成为了自己的奴隶。

四、无奈的根源(一)在父权制的文化构建里女人无奈的根源男人要的是世界,不单单是一个女人,当然他的世界里要有女人,那个女人是摆在那里②张爱玲.张爱玲作品.哈尔滨出版社,2006.第45页.的,和其他属于他的要协调一致,否则,如果她破坏了这种协调,甚至影响了这个小小世界的格局,哪怕她再好,他也会毫不心疼地舍弃;女人要的是男人,遇到可意的男人,他便是她的世界了,她可以放弃现世里的一切,只要和他在一起。

男权制度下,女人必须依附男人,而男人不仅需要一个温情的女人,更需要树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形象。

这是男女对待生活的视角下的一个矛盾。

女人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男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满足男人的愿望,要按照男人的逻辑塑造自己的人生角色。

所以作为女人大概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就是成为红玫瑰一样的荡妇,一种选择就是做白玫瑰一样的天使。

而这两种角色,任意一种都不能完全满足男人的愿望,也就注定了女性生活的永恒苍凉。

男人理想中与荡妇有婚姻外的寻欢作乐,从她们身上他们体会到了冒险与征服的刺激快感。

她们给予他们感官上的极大享受,并使之充分发挥男性个体的主动性和支配欲。

这种感觉正是他们一直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

天使在婚姻中坚固稳定,家庭天使要奉行顺从和忘我的妇道,无私和奉献乃是她的本分和职责,她必须让丈夫从充满竞争的社会上回来之后能在家中找到避难所和安乐窝。

她们的生活中没有故事可讲,要一直处于无知无识的状态。

总之,男人需要荡妇的时候,天使的温存就是拘束。

他们需要天使的时候,荡妇的诱惑就是威胁;男性并不打算把这种矛盾的理想集中在某一个体之上,所以女性在发现了自己被分裂的形象之后暗暗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她们被派给的角色与她们想成为的角色之间冲突与挣扎。

最终,她们在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

(二)在父权制的文化构建里男人无奈的根源其实,当类似红玫瑰与白玫瑰这样的女人在婚姻中显得无奈时,像振保这样的男人也是无奈的,甚至可以说,男人无奈的根源就是女人无奈的根本所在。

在男权社会中,男人不仅需要给自己生活增光添彩的女人,更需要获得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因为凭着这个政治和经济基础,男人才可能成为生活的支柱,才有可能养活起一个家庭。

而往往男人要有能影响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就必须遵守当时社会的道德伦理纲常以及顺应当时的婚嫁制度。

这种旧式婚姻在社会的上层常常表现为两个家族的政治联姻和经济联姻。

自古以来是以门当户对为婚姻的首要条件的。

与婚姻的动机相应的婚姻方式是普遍的买卖婚姻和包办婚姻。

由于婚姻完全是或首先是一件关系两个家族经济利益的事情,所以它是一笔货真价实的交易。

家族为这件大事认真商讨,权衡利害,却不大顾及婚姻当事人的意愿。

所以这里的“合二姓之好”之意并不是依男女本人的意志,只要二姓的家长同意于其子女的结合,经过一定的仪式,婚事便就此成立。

法律与社会承认男性直系尊亲属有绝对的权利命令他的子女与任何一定的人结婚。

不容子女反抗。

即使男女已成年,婚姻也要由男性尊亲属决定。

违者按当时律法予以刑罚。

③虽然《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写作背景是上海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外思想的传入,给人们带来了重视个人价值、自立自强等新观念,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开始更多地向个人倾斜,家庭伦理观念逐渐从“家庭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

人们开始以鲜明的主体精神出现在家庭中,追求个人在家庭中的独立地位和自主发展,注重个人权利和人格尊严,要求家庭重视每个成员的需要和利益,为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由此形成了现代家庭观念。

五、结语——永恒的苍凉风景男女的不幸看似彼此双方造成的,却隐藏着深层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与文明间的错位使得人与人之间美好纯真之情荡然无存,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心灵建造一个牢笼。

相关主题